马思聪的无奈,思乡曲,唯有音乐才能表达
听这张唱片,其实只是因为家父的一句话。
早年家父那一拨人是知青,因为时代的原因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他很喜欢听音乐,有一次看到电视台里在放演奏会,就说一句,思乡曲其实很好听的,但是因为马思聪出逃,再也听不到的。我说,思乡曲很有名吗?马思聪是谁?家父缓缓说一句,出名的音乐家,可惜出逃了,再也不能回来了。
我想很多人提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那位王少爷。但这个思聪,不是马思聪。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某位名人的后代?有一个匿名回答说,自己的奶奶是马思聪的侄女,但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很低调,所以也是不折不扣的名人的后代。这位应该是广东海丰陆丰的知乎用户。为何匿名?很简单,很久的时间内,马思聪是不能提的禁忌。在和他同时代的大家,被人屡屡提到的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甚至后辈殷承宗。只怕殷承宗不会提到,马思聪的一位亲人是他的恩师,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吧。
出于好奇,我细细查了马思聪的资料,发现真的是大有来头。论出身,他是一个富家子弟。海丰陆丰,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那里,除了大海,出名的美食,就是一个革命的摇篮。著名的彭湃,就是海丰陆丰人。而那里走出的大人物里,最复杂也最具悲剧性的人,只怕就是马思聪。
马思聪家多有钱呢?说一句家世,很多人只怕都会觉得,他是少爷。他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子弟,父亲和当时的军阀陈炯明是老相识,而且收入丰厚,家大业大,不然何以养得起众多孩子,还能培养出一众杰出人才。马思聪的家族,类似湖南的黎锦晖八兄弟,个个都是人才。他是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二哥是文化人,娶了一位法国太太。家里除了他,还有一位是殷承宗的老师。熟悉民国的人都知道,民国时代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很难的,而马思聪家都是人才,甚至连姻亲都是学问人,普遍是高级知识分子,不然何以有海外关系,在香港美国都有亲戚?那些都是有势力的人。
如今,有海外关系,是好事。但是,这个好处在某种环境下,就是挨打的理由。马思聪本人年少成名,后来去巴黎留学,之后经历过家族破产中断学业,但好在后来又得以继续。马思聪本人在那个帅哥多多的时代,年轻时代的颜值也是不输给明星的,明显就是一枚气质帅哥。用时髦的话说他是无数少女的梦,也不为过。但是这么帅气的音乐明星,早就结婚了,而且还是一个他事业上的好搭档。而且说一句,姐弟恋,在民国也不稀奇,他太太王慕理,是当时著名的钢琴家,也是他的学生,出身大家闺秀,搞笑的是,比老师还大两岁。但是照片看,两人郎才女貌,看不出年纪差,不得不说,也是天赐良缘。他一般只和太太搭档演出,唱片里的伴奏也是妻子。有一张他年轻时代和太太的合照,相当郎才女貌。两人育有二女一子,女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儿子也是和老爸一起演出的人。你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好丈夫。有文章回忆,他的一位内弟是医生,家里因为被他出逃牵连,还双双夫妻做牢。老爷子乐呵呵,还在香港行医。你就可知道,他的家里多彪悍了。
他为何要出逃呢?那就从思乡曲开始说起。
我知道这首曲子,是曾经在电视里听过,但不久再也没有听到。后来看一个场景,张学良在台北过生日,请饭店里的小提琴手拉了思乡曲,听得老泪纵横。但是我从来不知道思乡曲那么出名,才知道,原来这首曾经在对外广播时经常放的曲子,是世界名曲。但是,当风暴来袭,他那个家族里的海外关系让他家里一个个受到牵连,当他二哥被逼自杀,只是因为他是留过洋的,留下了太太和儿女。太太是外国人,可想而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自杀。女儿劝他逃,他有过矛盾,但最后还是听了女儿的话,出逃。如果不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那种乱和无奈。家父家母无法完成学业,最好的青春都在农村接受再教育。一大批知识分子被下放,做劳苦大众。记得窦文涛说起过,他提到陈梦家受不了自杀,真的太恐怖了。但是想想,无数知识分子被迫下放,出身世家的人,比如陈寅恪先生被打断了腿,晚年双目失明,如果不是妻子和助手的帮助,也写不出柳如是别传。陈寅恪先生是俞大维先生的表兄和同学,但俞大维则是对岸蒋经国的儿女亲家,可想而知为何会如此受苦,他祖父是陈宝箴,封疆大吏,他是陈三立的儿子。如果不是遭到精神上的迫害摧残,堂堂当时音乐界大佬,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在北京有宽敞的四合院,有学生和家人,如何会想到逃离自己的祖国?除非是真的要保命,只怕谁也不会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他对祖国的爱,如同他写的“思乡曲”一样,很细腻深刻,让人叹息不已,久久不能忘怀。
听这张唱片,感觉马思聪的提琴技艺,真的是大师级别。论技艺,一点都不输给帕尔曼。想想,曾经音乐届的大佬,刘诗昆的老师,逃离了自己的祖国,我想,唯有他自己才知道,这其中的无奈。思乡曲,是他的杰作,却不料,自己的命运也和这首曲子紧紧相连,最后也是思乡至极。甚至有人说,思乡曲,竟然是无意中预言了马思聪的命运:想念家,想念祖国,却又不得不远离,有苦说不出。
马思聪从香港出逃,到了美国。但真正到了美国,担任教职,他真的开心吗?我也只能从资料里去分析。美国人把他出逃的事情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何尝不知道,他无法保护他,也知道,他是无奈:假若他不出逃,最后只怕会如同那些老朋友那样了断了自己性命,或是被活活折磨。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自然了,他出逃了,留在国内的家人就惨了,姻亲和亲人,自然受到了牵连,简直就是无妄之灾。知乎里有提到,他的小舅子是牙医,夫妻两都被关入了监狱。落实政策后被放了出来,又来到香港,在香港行医。有人提到他九十多岁还帮人看病,儿女都到了国外,可见都是人才。而后来,他来到美国,儿子虽然也是搞音乐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单身,好容易可以回国了却得了重病。有文字写到,马思聪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子女却或多或少受苦。他突然去世,直到后来夫人回到了国内,才得以回到祖国。而他想回国看看的愿望,也因为突然过世,成了遗憾。
思乡曲,只怕,这么多版本,这个唱片算是最经典的之一吧。说一句或许不太中听的话,听过吕思清的版本,始终没有马思聪本人的版本演绎的那般缠绵悱恻。说到命运,有时真的是会一语成谶,一曲成谶。人的命运,有时就是如此。马思聪当年出逃,就是知道,对外广播的曲子不再是思乡曲,而是东方红。艺术家对政治的敏感度,有时是常人都难以理解和想象的。思乡曲,几乎是他的代称,却也几乎成了他最后人生的基调。在美国,他还继续创作音乐,也是东方式的。某种程度上,他思乡,甚至都没有想到,躲过了文革的灾难,却让自己更加思念家乡,甚至还以为自己会再次回到中国,尽管那个时代,他已经得到了平反。
但可悲的是,还没有完成回国的心愿,他就突然去世了。好在妻子完成了他的心愿,让他最后魂归故里。或许正如一篇文字所言,马思聪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思乡曲,却也预言了自己多灾多难的人生。顺便提一句,马思聪也培养了不少人才,盛中国就是他发掘的,刘诗昆的好成绩有他的功劳。但因为他的出逃,几乎都不提他。只能说一句,很多时候,真的是很残酷。作为大佬背后的真正大佬,真的不该忘了这个人。他要离开是逼不得已:如果不走,他可能就真的是我们的一大损失。这或许就是时代的悲剧。某种程度上来说,思乡曲注定是要马思聪来写。而他的无奈,注定只有音乐才能表达。总之一句话,这张唱片,真的是值得珍藏的好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