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短评有字数限制的被迫“乐评”……
昨天在气味小组的帖子里翻到了自己几年前的老豆瓣账号,点进动态无比羞耻地发现自己曾对这张CD发表了“自杀时一定会带上的唱片”的傻逼评论……高中的中二期真的羞耻度爆棚。更绝的是当年的我根本没听完过这张碟,每次一放到《我的祖国》的部分就自行跳回德九的第四乐章,斯美塔那都要落泪了好吗。而且当时买这张CD也并不是因为有多喜爱卡拉扬,仅仅是因为德九所有版本中这张CD的封面最金碧辉煌…… 高中时代的我听歌仿佛盲人摸象(不要乱用成语啊喂),我不知道这些曲子的背景,不知道它们遵循着怎样的规制,也不明白它们在结构上有多么精妙绝伦,只是单纯地听着。可即便如此我的喜好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鲍罗丁的《鞑靼舞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大二在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讲民族乐派的名单上见到这些熟悉的名字我简直大吃一惊。 但是十几岁时我对这些一无所知,即使是当时很喜爱的《自新大陆》,也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这是德沃夏克到达美洲后做的曲子,以及那首改编自此的歌曲《念故乡》。实不相瞒到现在一提起德九,我的第一反应也还是“念故乡”的旋律;初学长笛的时候曾经学过这一小段,当时又惊喜又疑惑。惊喜是因为这是那本教材书里我唯一知道的曲子,疑惑的是我没想到那段旋律竟然如此简单,以至于可以作为我这种超级新手的练习曲。搞不好这和五言绝句有点像呢,明明只有二十个字,却可以包罗万千意象。 不同于如今对念故乡这段哀远乡愁的慢板旋律的怀恋,高中时代的我最偏爱的其实是第四乐章,尤其是开头恢宏的铜管。当时最喜欢弗里茨•莱纳指挥(印象里好像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版本,仅仅是因为该版铜管组的声音格外明亮。睡前在CD机里打开第四乐章,闭上眼听铜管恢宏至此,又一转黑管抒情悠远长而绵,仿佛在俯瞰整片美洲大陆生机勃勃繁华竞现(后来才知道好像第四章写的其实是作者想象中和家人团聚的情景hhh)。 卡拉扬这版的CD在自新大陆后还附加了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的选段。但由于当年对德九的偏爱过高,每次一放到这里我就立刻跳回德九,以至于一直到大二那堂音乐鉴赏课我才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了《伏尔塔瓦河》,并且为其写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乐评(因为期末考试考的就是这首……)。原本对这首曲子只觉得好听的我,在考场上写着清泉相汇一路奔流,穿过叶茂之森,岸边村落传来的婚礼舞曲、月光下起舞的仙子、水拍岩碎的怒吼、穿过大河宽阔处遥遥得见的布拉格城堡向天际流淌、回荡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历史厚重的激鸣,听着管乐交相变化时,竟然感动到无以复加。可见思绪一经整理,往往能发现内心深处的感息。 以及,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何等重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