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源头的探询

我是点燃一切火花的至高无上的炽热力量……我以智慧为翼,盘旋于天。我是天主本体的燃烧的生命,我的燃烧胜于旷野之美景,我自深渊中散发光明,并灼烧日月星辰。
—— 宾根的希尔德嘉德
如同圣女贞德一样,希尔德嘉德也曾听见过“圣言”——她坚信她的音乐作品都是由天主所传授。但她的经验更加栩栩如生——她的神视展现出一番幻想般的元素所组成的充满活力且丰富多彩的情境,以及在瑰丽景象中的生命。
早年,希尔德嘉德仅仅将其所见的神视透露给了尤塔修女与修士弗玛(Monk Volmar,?——1173),后者日后成为了她一生的秘书与挚友。希尔德嘉德从未怀疑过自己所见神视的神圣来源,她更希望这些异象能够得到教会的认可。当希尔德嘉德对她的神视开始第一次记录时,她得到了教宗尤金三世(Pope Eugenius iii,1145——1153在位)的支持,由此她迅速成为一位灵修名人。关于教宗的支持,得益于圣伯尔纳铎(St. Bernard of Clairvaux,1091——1153),其同时代的另一位灵修大师。1146年,当希尔德嘉德给其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的境遇并希望接受后者的祝福时,后者回信表示鼓励,次年,便呈现其著作于教宗。有了教宗的认可,希尔德嘉德终于完成了其第一部著作《认识主道》(Scivias,1151),后来又陆续出版了《生之功德书》(Liber Vite Meritorum,1163)及《论主的工程》(De operatione dei,1173)。
希尔德嘉德因神视而声名鹊起。她的神视景象绚烂而多样,主要由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元素构成——空气、水、土和火。而在这些元素中,火与光的异像显得特别频繁而热烈。匿名四人组的这张《火之源头:宾根的希尔德嘉德的音乐与神视》(The Origin of Fire: Music and Visions of Hildegard von Bingen)意图囊括希尔德嘉德的神视与音乐两者,在希尔德嘉德的音乐中,带领聆听者一同探询火之源头。
众所周知,在圣教会中,圣神(Holy Spirit)常以火的形象展示。根据宗徒大事录2:1-11中的记载,复活节后五十日的五旬节当日,圣神如火舌般降下,停在圣母与诸圣宗徒的头上,他们便充满了圣神。毫无疑问,在希尔德嘉德的神视与圣咏中,她所指的火就是那从天而降、如火舌般的天主圣神。
匿名四人组将整张专辑,按照“创世之火、上智、赐生命之圣神、爱”这四个与圣神密切相关的主题,划分为四大版块。对于每一个主题,她们都选取了两段希尔德嘉德著作中的语句作为引入相关神视主题的摘要。她们以两种源于中世纪德国的吟诵调吟唱每一主题的两段语句——第一段使用日课的序经调,第二段使用瞻礼读经调,前者为单声部,后者采用的则是一种复调手法。虽然后者成型于更往后的12世纪至16世纪,但这种带平行五度润色的吟诵调所呈现出的古风仍然是与前者和谐相通的。
专辑中的两首——《圣神之火,灵魂的慰藉者》(O Ignis Spiritus Paracliti)与《愿光荣归于火之圣神》(O Ignee Spiritus)是整张唱片的重中之重,这两首热情洋溢的圣咏堪称希尔德嘉德和谐交响之代表作。另外,唱片的首尾饰以两首圣神降临瞻礼的传统赞美诗——《圣神请降临》(Veni Creator Spiritus)和《蒙福的我们充满喜悦》(Beata Nobis Gaudia)。这两首赞美诗都采用了瑞士德语地区的一份12世纪手稿的版本。同时收录在唱片中的,还有取自这份手稿上的另一首继抒咏《永恒的圣神,请降临》(Veni Spiritus Eternorum)。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中圣咏的拉丁文发音,采用的是精心考证过的早期德式拉丁文发音方式,可谓源汁源味,将本真的做派发挥到了极致!录音同样优秀!可惜的是,这是四位有着动人歌喉的女歌者的最后一张唱片,之后匿名四人组便宣告解散。当然,她们向听众保证会继续保持彼此间的合作,所以依然令人期待!
注:公教之圣神,即新教之圣灵。
—— 宾根的希尔德嘉德
如同圣女贞德一样,希尔德嘉德也曾听见过“圣言”——她坚信她的音乐作品都是由天主所传授。但她的经验更加栩栩如生——她的神视展现出一番幻想般的元素所组成的充满活力且丰富多彩的情境,以及在瑰丽景象中的生命。
早年,希尔德嘉德仅仅将其所见的神视透露给了尤塔修女与修士弗玛(Monk Volmar,?——1173),后者日后成为了她一生的秘书与挚友。希尔德嘉德从未怀疑过自己所见神视的神圣来源,她更希望这些异象能够得到教会的认可。当希尔德嘉德对她的神视开始第一次记录时,她得到了教宗尤金三世(Pope Eugenius iii,1145——1153在位)的支持,由此她迅速成为一位灵修名人。关于教宗的支持,得益于圣伯尔纳铎(St. Bernard of Clairvaux,1091——1153),其同时代的另一位灵修大师。1146年,当希尔德嘉德给其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的境遇并希望接受后者的祝福时,后者回信表示鼓励,次年,便呈现其著作于教宗。有了教宗的认可,希尔德嘉德终于完成了其第一部著作《认识主道》(Scivias,1151),后来又陆续出版了《生之功德书》(Liber Vite Meritorum,1163)及《论主的工程》(De operatione dei,1173)。
希尔德嘉德因神视而声名鹊起。她的神视景象绚烂而多样,主要由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元素构成——空气、水、土和火。而在这些元素中,火与光的异像显得特别频繁而热烈。匿名四人组的这张《火之源头:宾根的希尔德嘉德的音乐与神视》(The Origin of Fire: Music and Visions of Hildegard von Bingen)意图囊括希尔德嘉德的神视与音乐两者,在希尔德嘉德的音乐中,带领聆听者一同探询火之源头。
众所周知,在圣教会中,圣神(Holy Spirit)常以火的形象展示。根据宗徒大事录2:1-11中的记载,复活节后五十日的五旬节当日,圣神如火舌般降下,停在圣母与诸圣宗徒的头上,他们便充满了圣神。毫无疑问,在希尔德嘉德的神视与圣咏中,她所指的火就是那从天而降、如火舌般的天主圣神。
匿名四人组将整张专辑,按照“创世之火、上智、赐生命之圣神、爱”这四个与圣神密切相关的主题,划分为四大版块。对于每一个主题,她们都选取了两段希尔德嘉德著作中的语句作为引入相关神视主题的摘要。她们以两种源于中世纪德国的吟诵调吟唱每一主题的两段语句——第一段使用日课的序经调,第二段使用瞻礼读经调,前者为单声部,后者采用的则是一种复调手法。虽然后者成型于更往后的12世纪至16世纪,但这种带平行五度润色的吟诵调所呈现出的古风仍然是与前者和谐相通的。
专辑中的两首——《圣神之火,灵魂的慰藉者》(O Ignis Spiritus Paracliti)与《愿光荣归于火之圣神》(O Ignee Spiritus)是整张唱片的重中之重,这两首热情洋溢的圣咏堪称希尔德嘉德和谐交响之代表作。另外,唱片的首尾饰以两首圣神降临瞻礼的传统赞美诗——《圣神请降临》(Veni Creator Spiritus)和《蒙福的我们充满喜悦》(Beata Nobis Gaudia)。这两首赞美诗都采用了瑞士德语地区的一份12世纪手稿的版本。同时收录在唱片中的,还有取自这份手稿上的另一首继抒咏《永恒的圣神,请降临》(Veni Spiritus Eternorum)。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中圣咏的拉丁文发音,采用的是精心考证过的早期德式拉丁文发音方式,可谓源汁源味,将本真的做派发挥到了极致!录音同样优秀!可惜的是,这是四位有着动人歌喉的女歌者的最后一张唱片,之后匿名四人组便宣告解散。当然,她们向听众保证会继续保持彼此间的合作,所以依然令人期待!
注:公教之圣神,即新教之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