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我

逍遥游小虎队/1989
1.第一张属于小虎队的正式专辑,不是之前与“忧欢派对”拼盘的《新年快乐》,而是这张1989年4月发行的《逍遥游》。
2.那个年代港台流行歌曲依旧有延时效应,小虎队的歌从上海电台“上录音乐万花筒”里传来已是1989年的11月,数月后中唱上海分公司引进的磁带做了曲目的改动,减去“今天看我”伴奏音乐版,留下9首歌外加上《新年快乐》专辑里借壳试水的2首半“青苹果乐园”、“彩色天空彩色梦”、“新年快乐”,无疑成就了一张超值经典组合。
3.遇见这张引进版磁带的往事,至今难忘。学生时代经历了无数次的磁带交易,难得如此空前绝后的“卖疯掉”盛况。海宁路的音像店柜台前,店员动作就像赌神里的发牌机器一样,眼睛一眨音像店都纷纷挂起了售罄的告示牌。据说音像公司加班加点再版了,那些年的上海磁带界从没有这么起蓬头“涨停”过。学校里谁拥有了这盒引进版谁就很有腔调,通过头势清爽的同学帮忙从隔壁班搞来的磁带,兴奋地在四喇叭里完成拷贝,再忙着抄歌词。这盒磁带贴了原版引进的标签,更是一代人的青春的标签,毕竟那段快乐的记忆和我们的学生时代是同步的。
4.彩色印刷的正反面歌词纸是一张独特的正方形,正方形的歌词上面附有三只小虎的介绍和照片,一些女生八卦的看点都集中在忧郁的不苟言笑的吴奇隆,以及长的酷似Leslie的小帅虎。几十年后再当年的同学偶然聊起三只虎的话题,原来有人念念不忘的还是乖乖虎。
5.主打曲“今天看我”翻唱自同门师姐“星星月亮太阳”三人女子组合的1988年代表作“我有自己的路走”。陈乐融拿回来稍许改动了歌词,成就了这首正能量且励志的“小虎队队歌”。不管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时势造偶像,“忧欢派对”和“星星月亮太阳”无独有偶都为“小虎队”的“出道即巅峰”做了嫁衣。相比较原曲女声略显拖沓的演绎方式,小虎队三人干净利落的男声合唱明显高出一筹。拍的MV也很有偶像剧剧情,三人分别的“模拟人生”,在剧里角色扮演,镜头里的三个小虎一个洗车工、一个送报员,还有一个咖啡师。
6.如果是中唱上海分公司的那盒引进版,最受欢迎前三一定有“青苹果乐园”和“新年快乐”。回到这张原版,自己尤其对“爱情变化球”和“季节改变”曲有独钟,为前者作曲的新加坡音乐人Ricky Ho(何国杰),后来他在电影原生音乐领域达到了事业的高峰,于2011年第48届金马奖获得了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赛德克·巴莱》。回到这首描写“棒球爱情全垒打”的那段前奏只想用三个字来形容“开挂了”。后者作曲的是飞碟“五陈”之一陈耀川,没想到后来在“隐藏的歌手”、“中国达人秀”嘉宾老师席上老资格老江湖的陈老师也曾经“阳光灿烂过”,编曲同是Ricky Ho,当时这两位三十岁不到的音乐人擦出了“青春”的火花。如果再加上一首陈秀男作曲、画面感饱满的“探险风筝”,也是由Ricky Ho负责编曲,这三首可圈可点的旋律与整张专辑的阳光、活力、积极向上的定位相得益彰。
7.“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这张《逍遥游》整体以中快节奏“带动”大家,三个小虎也是全部以合唱的形式来演绎。快歌有延续了大热“青苹果乐园”的“逍遥游”、宝岛全运会开幕式的歌曲“燃烧青春火焰”、如一阵旋风般刮过的“我的爱正年轻”等。慢版抒情歌曲仅有“你的眼睛下着雨”、“星星宝贝”两首。中快歌的明显占了主导,同时飞碟唱片将歌曲变身,“双重身份”又成为了机车广告,咖啡广告歌曲,随后乘胜追击展开的“逍遥货柜小虎队”巡回演唱等都将这股追星热潮锦上添花,不得不服飞碟唱片对当时市场方向的把握,对“少年偶像团体鼻祖”的成功包装和精准定位。
8.整张专辑全部原创,没有舶来曲的改编。幕后团队同样集齐了飞碟制作精英,“五陈”、丁晓雯等悉数助阵,《逍遥游》也离不开香港乐坛中坚音乐圈的“跨岸相助”,从歌词的音乐人列表里见到了排名不分前后左右的各位香港的朋友:JOEY V 菲律宾籍吉他老法师(太多次香港哥哥姐姐们演唱会上的吉他首席,2011年离开了我们)、ANTHONY SUN“张立基沧海遗珠作曲音乐人”键琴师孙伟明、GARY TONG来自太极乐队的唐奕聪、TOMMY HO著名爵士吉他演奏家&编曲师何永坚、Eugene Pao“香港第一位跟国际制作厂牌签约的爵士乐手”包以正、Dave Packer香港Jazz界口琴大师,正是他献上了“你的眼睛下着雨”中1:36秒时的那一节“惊鸿一瞥”的口琴SOLO。
9.那一年,横空出世的“小虎队”填补了那时歌坛青少年偶像团体的空白,其实香港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有一支唱粤语的“香港小虎队”,不过局限于当年天时地利等各种因素,华星唱片推出专辑不是和梅艳芳拼盘,就是和吕方拼盘,终究“香港小虎队”还是难逃各自为战的解体宿命。也是由飞碟“小虎队”后,才有了“红孩儿”等雨后春笋般连队员名字也很难一一记牢的各款男团,同期的香港歌坛“草蜢”也是媒体拿来比较的组合。毕竟之前歌坛大家听的都是叔叔阿姨辈,很难想象他们会唱这款青春洋溢的歌,同样由那些毕业多年的“社会人”去哼唱的所谓“校园歌曲”,其实也有一种角色的错位。什么年纪唱什么歌,年轻阳光的优势不言而喻。想起后来一次去外滩二十二号拍某韩星的化妆品代言活动,遇见同行摄影师提及不久前国内三个BOY之一在静安寺那边的活动,粉丝的疯狂场面。外滩当天的活动也是如此,数百粉丝堵门、黄牛倒卖假票、韩星失约、老派镇场、那一晚差点转型成案件聚焦记录摄影师。年轻时,谁没有疯狂过呢?上海电台里披露九十年代初有人卖血换万体馆演唱会的门票,几十年过去了,好像这个记录还没有被后浪们打破,望着外滩二十二号门前那些装备着价值不菲的摄影器材设备粉丝,那些被黄牛骗掉几千元一张门票的粉丝,也许物质不在是追星的主要矛盾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也有他们一代人的偶像。
10.问我什么是青春,好像很难回答。但这张原版的《逍遥游》其实就是,至于那张引进版更是可以给满分的标准答案。想起几年前,一次深夜加班叫了辆出租车,崇明口音司机大叔一路上都在车载收音机里播小虎队,自己目测这位60、70后年纪的司机也是听他们的歌长大的,后来得知,他已是三代同堂的爷爷了。那一瞬间,突然觉得听“小虎队”的人都老了,这群八十年代末共同走过青春岁月的人,对“小虎队”三个字的感觉,还是想留却留不住的集体回忆。这些年陆陆续续从网络上得知他们三人各自近况,仿佛是曾经一起朝晚相见的同学,毕业后陌路上各自寻着自己找方向。同学少年都青春,就算见或不见,你们年轻的模样都留在记忆里,有些时光怀念就好,远远的欣赏也很美,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愿彼此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