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翻维基上曲目相关资料
"Theme":
- John Lydon (1978):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当你从宿醉中醒来以后,看看周围这个世界然后想‘饶了我吧,我宁可去死!’”
- Keith Levene (2001): “有一天贝斯手Jah Wobble弹了一条bassline然后我和鼓手Jim Walker就加入了,于是就有了'theme',第一次合奏的时候我完全震了。到了我们正式录制的时候已经是大概第三次演奏了,那就是最终呈现的效果,真正演出的时候效果也很棒,我们都很喜欢这个调调。John Lydon即兴想了这个歌词,不过也有可能他秘密得藏着一堆歌词。。。他那会想出来的很多点子都特别完美,就像这首歌,他第一次唱就很完美。”
"Religion I":
- Keith Levene (2001): “我以制作人的身份把只有人声的'Religion'这首歌加进专辑里。我认为这是必须得做的事,所以我那时跟John说试试吧。事实证明这是个好点子.”
"Religion II":
- Sid Vicious (1978): “评论新歌的时候说到:“是的,我们有一首关于上帝的歌,那会是一个劲爆的歌,那是照着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写的。”(And it's played to the Death March.)
- John Lydon (1978/89/92/94): “为了表达他们如今把宗教弄成的样子,我在美国期间开始着手写这首歌。当我在巡演巴士上把歌词拿给Sid, Paul和Steve看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只有惊呼WHOA! 我们当时到达圣安东尼奥的演出地点的时候非常早,所以我们有了点空闲,我想让他们听听我的成果,但他们都表示不管怎样都不愿意演出它。我知道我是说服不了Steve和Paul了。想象这么一幅画面吧,当时我们都坐在舞台上面,Sid拿着贝斯,我告诉他该怎么做,而Steve坐在后面。我和Sid在演奏我写的'Religion',剩下的人都很嫌弃这首歌。他们笑着说这歌太糟糕了,我们不能演这首,人们该不喜欢我们了。乐队经理Malcolm McLaren也说不行,这对公众形象影响不好,我们不能演这个,类似的也不行。”
- Joe Stevens (性手枪随队摄影师, 2011): “他们当时需要写一些新歌给厂牌发过去。他们试着写一首叫'Sod in Heaven'的歌,不过最后没能写成。”
- Paul Cook (1988): 当被问及你是否参与过排练'Religion'的时候回答道:“没有。本来是有这个想法的,John想写首关于宗教的歌,不过最后也没腾出时间来实行。”
- Keith Levene (2001): “'Religion'这首歌吧,我们把器乐的部分搞定了,叫John去写点词。他当时把词是写好了,就是不知道曲调该怎么安排。”
- Jah Wobble (2012): “我认为John早就把词写好了,我最后也不喜欢这首歌。我不喜欢隐藏在这首歌背后的感性,我也不喜欢宗教的概念被敲打。在录音棚我克制着没有生气,倒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只不过是这歌怪怪的不合我的胃口。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首歌,Keith倒是挺喜欢的。”
"Annalisa":
- John Lydon (1978): “这是关于那个叫Anneliese Michel的女孩的歌,她的蠢比父母认为她被魔鬼占据了身体,于是就把她活活饿死了。”
- Jim Walker (2007): “录制的时候我们想要一个更加现场灵动的鼓声,于是我们就用上了那间老旧的台球室。他们摆了我一道,当天只有我跟John两个人大眼瞪小眼,我打鼓他唱歌。”
"Public Image":
- John Lydon (1978): “别管媒体上那些错误解读的说法,这就不是一首关于歌迷的歌,这只是对我曾经在乐队里遭遇的破事的一个感悟。队友从来不听我他妈的到底在唱什么,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歌词写的是什么。他们从来不听,那情形总是有了一段曲子以后我被要求围绕着写点什么词。我认为这特别让我生气,那让我感觉我纯粹在浪费我的时间,如果你跟不和你在一个水平,往一块想的人一起工作,你就做不成任何事。乐队其他成员和经理从来不在乎我到底能不能唱,他们只是拿我当一张名片,一个公众形象。在这么基本的事上,他们就是这么没劲。过了整整一年他们还是会说:‘你今年何不染个这个发色?’ 我都疯了,我一直都是在对牛弹琴,说了这么久他们一点也不明白。”
- Jah Wobble (2009/12): “这是我弹给John和Keith听的第一条bassline,也是我们一起排练的第一首歌。那是一条起手开放E弦接停顿转B的乐句,我一直挺喜欢这一条。我在家开了个头的然后带到录音室并在那完成。开始还有一条bassline我不确定最后有没有用上,好像最后变了个形式放进了'Religion'里。”
"Low Life":
- John Lydon (1978/99): “Malcolm McLaren可以评价总结为中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而'Low Life'这首歌是关于Sid的,还揭示了他是怎么变成最糟糕的那种摇滚明星的。”
- Keith Levene (2001/07): “John有这么一个老朋友Kenny MacDonald是个时尚设计师,帮我们做了西装,让我们这帮人穿着他的作品让他脸上有光。他可不是什么慈善家,正好当时John觉得自己是明星了也想体面点。于是John特别在我们的第一张专辑的这首歌里提了他的名字。理论上来讲这歌是关于Malcolm McLaren的,但有时我想它可能是关于John的校友John Gray的,John经常跟人有过节,然后他就会把让他不爽的人写进歌里。”
- Jah Wobble (2009): “这也能算摇滚吧,就是感觉怪点。”
"Fodderstompf":
- John Lydon (1978): “你真该看看Branson听见这歌时的脸,他都气疯了。”
- Jim Walker (2001): “这歌太讨厌了,都不能称之为歌曲,它撕裂了我们的歌迷群体,每回想到我都免不了胃里一阵翻涌。”
- Tony Dale (巡回乐队管理员, 2004):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首主要是Wobble在演奏,用他的假声、小聪明和滑稽天赋。我记得Wobble走进控制室抽烟,It's the engineer [Mark Lusardi] who's 'Suspicious', not me, I am accused of not realising that 'Love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
- Jah Wobble (2005/09):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歌精神上就跟Funkadelic的歌似的。它拥有完美的funk bassline。Keith初次录制的时候没能来,所以就只有我、Jim和John。”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林北不往南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