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出走》:远走高飞十二年
今天是一月十三号,北京的这个冬天正处在三九四九的中间点。一次席卷大江南北全国性的降温天气,让正午的阳光黯淡了许多。自己围上厚厚的羽绒服,就像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电脑中,尹吾在唱着:各人各披上各的雨衣,在漆黑的夜里,各自逃走。这样寂静的冬天傍晚,有种想要出走的冲动。
摆在电脑旁边的,也正是一张名为《出走》的CD。黑白封面上,一个女子,昂首如风般行走。
上个星期无意中竟然在当当上看到了这张碟,于是便急忙下了订单,在这周二重新听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声音。转天,将MSN上的签名档更换为:“十二年后,重温《出走》”。惊讶的是,还是有两个朋友跟我说:原来你喜欢陈晓娟,我也始终记得那句幽远的“Sometimes I Wanna Fly Away”。。。
去年从天津带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到北京。所谓“珍贵”,便是在那些笔记本中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我在中学时代独家制作的如Billboard般的排行榜。这些文字,见证着我的字体由劣转优的全过程,同时也通过在那个月份自己喜欢的歌回想起彼时的心情与生活。如今自己热衷于博客,同样也是为了留下人生中的每点真实记忆罢了。
在一九九六年的笔记本中查找陈晓娟,可知:五月,“远走高飞”;六月,“我的眼泪是一根线”;七月,“逃亡”;八月,“我被困在你的城里”。从那个盛夏开始,到那个秋天来临,陈晓娟和这张《出走》,划过我的心。
始终知道一九九六年夏天的自己在做些什么。奋斗了多年后才终于考进了班里的前十名;听两着个好朋友分别倾诉对对方的衷肠;一场大雨过后学会了“青春无悔”与“B小调雨后”;不眠不休地看家里那台小电视机中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直播,以至于对大黄石破天惊的那句“球进啦!”印象极深。感谢音乐,始终让我能留住对那段称不上美好但却足够怀念的日子有着深深的眷恋。
记得是在九六年四月底,于天津电台周末早上十点的流行都市中听到的这曲“远走高飞”。那两位主持人,平克与可欣。前者是我和同龄人热衷电台节目的领路人,而后者以一篇曾刊于天津日报中的作文而成为彼时优秀学生的楷模。十二年之后,这两位早已天下闻名。而当年听节目的我,亦远走高飞,近十二年矣。
依稀还有对于那年夏天看到的“远走高飞”MV的印象。一片绿色青葱的森林,一幅朦胧感十足的画面,一声从远处传来的呢喃,一句让我觉得感伤的轻叹。我在笔记本中记下了MV最后显示的歌者名字:“陳晓娟”。数日后的一堂混乱的文科班自习课中,某标榜文艺的青年突然也蹦出了一句“鼓着勇气远走高飞”。而在高考后,他考取了我期望的中文系,而我却阴错阳差地去读了他热衷的金融专业。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周二拿到CD后听了许久,心潮起伏。那个年头像陈晓娟这样的声音,是绝无仅有的。就算是十二年后的今天,她独特的风格也照样卓尔不群。能娴熟地使用王菲般的声线,并用自己的方式完美诠释,陈晓娟能始终被我记住且留在心上的一个重要位置也便是理所应当的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的名字和声音,已经作为那段时光的纪念,再也不会遗忘了。
一九九七年秋,我开始了北京十年的日子。作为一个歌者的陈晓娟已不为人知,而作为一个杰出的幕后音乐人她却是那么耀眼。在大学的日记本中,我曾经写下过她的名字。越是想念,却越是渐行渐远。
时光流转。二零零六年,超级女声比赛现场。尚雯婕一曲唱毕,袁惟仁眼角微红。自此,我才知道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句笑谈背后是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出走》的CD内页中,尽是那个真实的陈晓娟的样子。十二年,感谢伟大的购物网站,能让我重温多年前的记忆,让我对于他的记忆再度清晰可见。
当年,无论歌者还是听者的心中都堆积着这些词:出走、逃亡、流浪、私奔。多年后的你和我,是否依旧呢?
寒冷的冬夜,伤感与倔强依旧暗涌。明天的早晨,也依然会零下八度。
但我相信,自己依然会唱着那首歌。鼓着勇气,远走高飞。
摆在电脑旁边的,也正是一张名为《出走》的CD。黑白封面上,一个女子,昂首如风般行走。
上个星期无意中竟然在当当上看到了这张碟,于是便急忙下了订单,在这周二重新听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声音。转天,将MSN上的签名档更换为:“十二年后,重温《出走》”。惊讶的是,还是有两个朋友跟我说:原来你喜欢陈晓娟,我也始终记得那句幽远的“Sometimes I Wanna Fly Away”。。。
去年从天津带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到北京。所谓“珍贵”,便是在那些笔记本中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我在中学时代独家制作的如Billboard般的排行榜。这些文字,见证着我的字体由劣转优的全过程,同时也通过在那个月份自己喜欢的歌回想起彼时的心情与生活。如今自己热衷于博客,同样也是为了留下人生中的每点真实记忆罢了。
在一九九六年的笔记本中查找陈晓娟,可知:五月,“远走高飞”;六月,“我的眼泪是一根线”;七月,“逃亡”;八月,“我被困在你的城里”。从那个盛夏开始,到那个秋天来临,陈晓娟和这张《出走》,划过我的心。
始终知道一九九六年夏天的自己在做些什么。奋斗了多年后才终于考进了班里的前十名;听两着个好朋友分别倾诉对对方的衷肠;一场大雨过后学会了“青春无悔”与“B小调雨后”;不眠不休地看家里那台小电视机中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直播,以至于对大黄石破天惊的那句“球进啦!”印象极深。感谢音乐,始终让我能留住对那段称不上美好但却足够怀念的日子有着深深的眷恋。
记得是在九六年四月底,于天津电台周末早上十点的流行都市中听到的这曲“远走高飞”。那两位主持人,平克与可欣。前者是我和同龄人热衷电台节目的领路人,而后者以一篇曾刊于天津日报中的作文而成为彼时优秀学生的楷模。十二年之后,这两位早已天下闻名。而当年听节目的我,亦远走高飞,近十二年矣。
依稀还有对于那年夏天看到的“远走高飞”MV的印象。一片绿色青葱的森林,一幅朦胧感十足的画面,一声从远处传来的呢喃,一句让我觉得感伤的轻叹。我在笔记本中记下了MV最后显示的歌者名字:“陳晓娟”。数日后的一堂混乱的文科班自习课中,某标榜文艺的青年突然也蹦出了一句“鼓着勇气远走高飞”。而在高考后,他考取了我期望的中文系,而我却阴错阳差地去读了他热衷的金融专业。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周二拿到CD后听了许久,心潮起伏。那个年头像陈晓娟这样的声音,是绝无仅有的。就算是十二年后的今天,她独特的风格也照样卓尔不群。能娴熟地使用王菲般的声线,并用自己的方式完美诠释,陈晓娟能始终被我记住且留在心上的一个重要位置也便是理所应当的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的名字和声音,已经作为那段时光的纪念,再也不会遗忘了。
一九九七年秋,我开始了北京十年的日子。作为一个歌者的陈晓娟已不为人知,而作为一个杰出的幕后音乐人她却是那么耀眼。在大学的日记本中,我曾经写下过她的名字。越是想念,却越是渐行渐远。
时光流转。二零零六年,超级女声比赛现场。尚雯婕一曲唱毕,袁惟仁眼角微红。自此,我才知道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句笑谈背后是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出走》的CD内页中,尽是那个真实的陈晓娟的样子。十二年,感谢伟大的购物网站,能让我重温多年前的记忆,让我对于他的记忆再度清晰可见。
当年,无论歌者还是听者的心中都堆积着这些词:出走、逃亡、流浪、私奔。多年后的你和我,是否依旧呢?
寒冷的冬夜,伤感与倔强依旧暗涌。明天的早晨,也依然会零下八度。
但我相信,自己依然会唱着那首歌。鼓着勇气,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