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在北京
车从阔大的长安街上驶过,窗外像影子一样扫过的是这个城市的霓虹灯,流丽之极。这一夜,在北京。
一架白钢琴,背景是幽黄的墙。她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容洁净,没有一丝尘土气,雪白长裙松松套在身上,并不明晰的灯光下,她精灵般,吉他声与她唇齿间划过的灵远芬芳的声音创造出一种匪夷所思的美妙。于是,乱纷纷的世间就这样静了下来,静得让人想在如流如逝的人生中,极力抓住这一刻不能磨灭的永生。
她侧脸望身边的男子,男子也望她,眼神交汇,会心一笑,都是懂得的。
遇到他那年,她20来岁,乌发红唇,双眼如闪亮钻石。她逢见他,在她最好的年龄,遇到了最值得遇到的人。
没有钱,他们租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以在酒吧唱歌为生。我想问他们这十多年的过往,但,从哪里问起呢?这么多年,这么多飘荡无终的日子,这么多困苦与磨难后,他们仍静静地坐在那里,音乐响起,舞台便是全部,一室如同一国。而十多年前那些与他们同样在音乐路上寻梦的年轻人,走到现在的怕也乏善可陈了。
我进去的时候,他们正演奏一首极蓝调的曲子,见我,微微一笑,客气的,但真诚可见。找了个离他们最近的位置坐下。这就是那个我曾在网上见过听过她歌的女子吗?
相片上,她头戴花环坐在耀目的灯光下,浅白长裙,宛若传说中的天使,圣洁美好。心被狠狠撞了一下,为这张相片,更为相片后的音乐。那干净空灵而又悠长的声音啊!
你爱听什么?我唱与你听。她问我。
心一阵狂喜。《红雪莲》,我脱口而出。台下有熟识的朋友对她说:小娟,我想听你们原创的《晚霞》和《窗外》。
好,她微笑着答应。
弦乐骤起,漫山遍野都是。遥远的天山,净白的雪莲,那怎么望也望不到边的蓝。大风中的女子,素裙翻飞。扭望身边的他,他微笑着,抿嘴,扬眉,点头。她亦笑了。
我坐在那里,几乎不能动弹,忍不住眼一热。
神仙眷侣如是。
《红雪莲》是我此前来最想听到的曲子。但当我听完《晚霞》和《窗外》后,我知道我错了。她沉静寂寥的声线和着他的吉他声,如同梵音在尘世上空滑过,清而轻地俯视着众生。瞬间觉得一切就这样停止吧,在万般美好中,就让我这样旁若无人的沉溺。
很多人说齐豫的声音静渺空灵,她的声音,比齐豫的更要灵远静空。
中场休息,他细心地摘去背在她身上的吉他,细心地拿来拐杖(她行动不便),细心地搀扶她走下很低的台阶,细心地为她拉开椅子,而后又细心地为她倒好茶。她象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心安地望着他为她所做的一切。
一起10多年了,吵架吗?我问。
当然吵,人前人后都吵过,不吵是不正常的。他说。
我笑了,眼前的他们,与所有普通的夫妻并无甚不同。
她起身去洗手间,他紧随其后。回来时她的手中多了两个梨。递一个给我。
很甜的,尝尝看,她说。
她低头大大的咬了一口,惬意地嚼着。真的很甜哦!她扭身望我,孩子般的神情,就差没陶醉的“唔”一声。我又笑了,与他们一起,是真的快乐。
还想听什么歌,我给你唱。
想听什么歌?想听什么歌呢?此般情景,我几乎记不起任何一首歌的名字。
旁边有朋友说歌迷见到偶像了,自是脑中空白。歌迷?对,我从不认为自己是谁的歌迷,但今晚,我愿意做这个叫小娟的女子的歌迷。
重新上场,他依旧是细心地扶着她,细心地为她挂上吉他,细心地为她调好话筒。台上台下都是那般自然美好,叫人心中倾羡不已。
她唱英文歌,一段曲子的重复或终了他会用神情示意。她莞尔一笑,告诉他,她明晓。
呵,这一夜声色。
我并没有问太多他们的音乐创作,他们的情爱生活。我甚至已经忘了此行去是想帮朋友写一篇关于他们的稿子。
他们93年相识,97年结婚。94年出了第一首歌的小样,歌名叫《美丽的魂魄>>,如今他们已有十多首属于自己的歌,正在筹划着出专集,有了房子,车子,生活温馨而美好。
仅是如此,我知道,凭这些是无法写出一篇很好的常规意义中的稿子的,但我不打算再问。我固执地认为,再美好的文字也无法表达出他们在台上的那种匪夷所思的美妙。于是,坐着闲聊的时候我更多是倾听,看他们的喜乐笑闹。背景英文音乐,大家闹哄哄地猜是白人还是黑人唱的,猜是男声还是女声。猜对者兴奋地拍桌敲椅,热闹得紧。
台上的他们就如同禅语中所述的那般:银碗中盛雪,而台下的他们则是市井芸芸。两种完全不搭的境界,他们转换得如此之好。
凌晨一点多,与他们告别。车从阔大的长安街上驶过,窗外,是一轮亮白的圆月。我从包中拿出她送我的梨,大大地咬了一口。真的很甜。想起此前她孩子般的神情,我又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个叫小娟的女子,和她眼中的世上最好的吉他手小强,还有那个能把鼓敲得风声水起,唱歌时微皱眉间的于宙,以及能吹一口好口哨的晓东,送给我一个如此美妙的夜晚。
这一夜,在北京。夜微凉,人正欢。
一架白钢琴,背景是幽黄的墙。她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容洁净,没有一丝尘土气,雪白长裙松松套在身上,并不明晰的灯光下,她精灵般,吉他声与她唇齿间划过的灵远芬芳的声音创造出一种匪夷所思的美妙。于是,乱纷纷的世间就这样静了下来,静得让人想在如流如逝的人生中,极力抓住这一刻不能磨灭的永生。
她侧脸望身边的男子,男子也望她,眼神交汇,会心一笑,都是懂得的。
遇到他那年,她20来岁,乌发红唇,双眼如闪亮钻石。她逢见他,在她最好的年龄,遇到了最值得遇到的人。
没有钱,他们租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以在酒吧唱歌为生。我想问他们这十多年的过往,但,从哪里问起呢?这么多年,这么多飘荡无终的日子,这么多困苦与磨难后,他们仍静静地坐在那里,音乐响起,舞台便是全部,一室如同一国。而十多年前那些与他们同样在音乐路上寻梦的年轻人,走到现在的怕也乏善可陈了。
我进去的时候,他们正演奏一首极蓝调的曲子,见我,微微一笑,客气的,但真诚可见。找了个离他们最近的位置坐下。这就是那个我曾在网上见过听过她歌的女子吗?
相片上,她头戴花环坐在耀目的灯光下,浅白长裙,宛若传说中的天使,圣洁美好。心被狠狠撞了一下,为这张相片,更为相片后的音乐。那干净空灵而又悠长的声音啊!
你爱听什么?我唱与你听。她问我。
心一阵狂喜。《红雪莲》,我脱口而出。台下有熟识的朋友对她说:小娟,我想听你们原创的《晚霞》和《窗外》。
好,她微笑着答应。
弦乐骤起,漫山遍野都是。遥远的天山,净白的雪莲,那怎么望也望不到边的蓝。大风中的女子,素裙翻飞。扭望身边的他,他微笑着,抿嘴,扬眉,点头。她亦笑了。
我坐在那里,几乎不能动弹,忍不住眼一热。
神仙眷侣如是。
《红雪莲》是我此前来最想听到的曲子。但当我听完《晚霞》和《窗外》后,我知道我错了。她沉静寂寥的声线和着他的吉他声,如同梵音在尘世上空滑过,清而轻地俯视着众生。瞬间觉得一切就这样停止吧,在万般美好中,就让我这样旁若无人的沉溺。
很多人说齐豫的声音静渺空灵,她的声音,比齐豫的更要灵远静空。
中场休息,他细心地摘去背在她身上的吉他,细心地拿来拐杖(她行动不便),细心地搀扶她走下很低的台阶,细心地为她拉开椅子,而后又细心地为她倒好茶。她象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心安地望着他为她所做的一切。
一起10多年了,吵架吗?我问。
当然吵,人前人后都吵过,不吵是不正常的。他说。
我笑了,眼前的他们,与所有普通的夫妻并无甚不同。
她起身去洗手间,他紧随其后。回来时她的手中多了两个梨。递一个给我。
很甜的,尝尝看,她说。
她低头大大的咬了一口,惬意地嚼着。真的很甜哦!她扭身望我,孩子般的神情,就差没陶醉的“唔”一声。我又笑了,与他们一起,是真的快乐。
还想听什么歌,我给你唱。
想听什么歌?想听什么歌呢?此般情景,我几乎记不起任何一首歌的名字。
旁边有朋友说歌迷见到偶像了,自是脑中空白。歌迷?对,我从不认为自己是谁的歌迷,但今晚,我愿意做这个叫小娟的女子的歌迷。
重新上场,他依旧是细心地扶着她,细心地为她挂上吉他,细心地为她调好话筒。台上台下都是那般自然美好,叫人心中倾羡不已。
她唱英文歌,一段曲子的重复或终了他会用神情示意。她莞尔一笑,告诉他,她明晓。
呵,这一夜声色。
我并没有问太多他们的音乐创作,他们的情爱生活。我甚至已经忘了此行去是想帮朋友写一篇关于他们的稿子。
他们93年相识,97年结婚。94年出了第一首歌的小样,歌名叫《美丽的魂魄>>,如今他们已有十多首属于自己的歌,正在筹划着出专集,有了房子,车子,生活温馨而美好。
仅是如此,我知道,凭这些是无法写出一篇很好的常规意义中的稿子的,但我不打算再问。我固执地认为,再美好的文字也无法表达出他们在台上的那种匪夷所思的美妙。于是,坐着闲聊的时候我更多是倾听,看他们的喜乐笑闹。背景英文音乐,大家闹哄哄地猜是白人还是黑人唱的,猜是男声还是女声。猜对者兴奋地拍桌敲椅,热闹得紧。
台上的他们就如同禅语中所述的那般:银碗中盛雪,而台下的他们则是市井芸芸。两种完全不搭的境界,他们转换得如此之好。
凌晨一点多,与他们告别。车从阔大的长安街上驶过,窗外,是一轮亮白的圆月。我从包中拿出她送我的梨,大大地咬了一口。真的很甜。想起此前她孩子般的神情,我又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个叫小娟的女子,和她眼中的世上最好的吉他手小强,还有那个能把鼓敲得风声水起,唱歌时微皱眉间的于宙,以及能吹一口好口哨的晓东,送给我一个如此美妙的夜晚。
这一夜,在北京。夜微凉,人正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