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如果把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喻为一座殿堂,那么有两位圣徒为它守护大门:一位是史怀泽*,一位是瓦尔哈。
但史怀泽是全能型的人物,有许多场子要赶。他得在拯救世界的空余才去弹奏和研究管风琴。巴赫对于他,并非重中之重。
瓦尔哈则无处可去。一岁时一次不走运的疫苗注射,使他花了15年时间,从视力严重损坏,到完全失明。此后,他走进教堂,留驻在管风琴和巴赫的世界里,那里有众声喧嚣之乐而无目迷五色之虞,只需抱元守一,端然抚键,便可不为岁月的流矢所伤。对于一个瞎子,神的厚赐,除了令他开眼,或许,就是让他迷上巴赫、迷上管风琴。
瓦尔哈在25岁上决心背奏巴赫,这花了他和变瞎一样长的15年。母亲(后来还有妻子)用钢琴为他一遍遍地弹出每一个声部,瓦尔哈则把它们全部背下并在脑中拼成总谱。巴赫,是母亲教他的歌**。所以,我代瓦尔哈草拟了一句谢词 :“感谢上帝、巴赫和母亲(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有人说,还要加上老师拉敏(Gunther Ramin)。
也许,还应该再加上DG公司。DG Archiv延请瓦尔哈录制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是一个时代的巨制和至今仍称权威的演绎。不过,敬畏之余,许多人并不喜欢这套录音,嫌他木讷而缺乏歌唱性。我也有同感。他斩截的分句和随处皆是的休止常常影响音乐的自由流动。但我曾试过闭着双眼走在马路的盲道上,虽止片刻,照样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此,细想一下,还是能体谅他持竹探路般的一字一顿-虽然有些笨拙,却终能履险如夷、走过万水千山。“他背下了,他都弹了,他都录过”,这等福分,岂不比“叫瞎眼的看得见”更丰盛、更圆满?
每一年,从圣诞到新年的这段时间,作为仅属个人的“传统”,我必会重听若干张唱片,其中就包括Archiv的“大禾花版”这张瓦尔哈演奏的巴赫管风琴作品精选。它选自上述全集录音。我尤爱反复播放唱片中的六首“舒伯勒众赞歌”,巴赫应学生舒伯勒的出版之约而作,每一首的旋律来自他的一部宗教康塔塔。***从琅琅上口的第一首《醒来吧》开始,或高吟或低语,或鲜明或混沌,最后收结于救主降临的佳音传报。瓦尔哈的配栓似乎较为俭省,不象明眼人库普曼那样机变百出,却审慎厚重,自有一派法相庄严。我或会冥想:巴赫写这六首众赞歌,是随意挥洒、任它们各自成峰成岭,还是起承转合之间本有照应,只是那草蛇灰线太也细入无间?多少次,我放它一念而过,只因自知无力探究。
瓦尔哈则穷其一生在探究管风琴和巴赫的玄奥。他曾说过(大意是)目盲使他更能深入巴赫管风琴作品的内部结构。我长以不谙琴艺为恨,但若试问,可肯拿眼目之娱去换操琴之能?那是万万不肯的。故此,相信他此说,毋宁是在为自己宽解。
然而不管情不情愿,肉体的不幸成了他精神摆脱羁绊的机缘。没有黑眼睛的黑夜茫茫无边,千百根音管的呼啸里,他找不到光明,却找得到心宇的澄明。“...用琴弹幽雅的声音,...本为美事”****,这美事,值得耗费一生。
时维新历元月之初,论节气已过小寒。冬深,南国的风也侵骨。红的、粉的、白的,各色的羊蹄甲犹自肆无忌惮地开满枝条;风过,又挥霍无度地落得一地都是。在街巷间踏花穿行,我眼看,看不尽;心里回味着瓦尔哈奏出的曲调,仿如耳听,更听不足。
来,我也感谢:感谢巴赫、管风琴和瓦尔哈(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神学家、哲学家、医生、管风琴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著有《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并录制过大量巴赫管风琴作品。
**《母亲教我的歌》,艺术歌曲,德沃夏克作于1880年,《吉普赛之歌》第四首,后被改编为多种演奏形式。
***它们分别是:1,《醒来吧》,出自第140号康塔塔;2,《我们逃往何处?》(出处不详);3,《只服从神的人》,出自第93号康塔塔;4,《我的灵魂崇拜主》,出自第10号康塔塔;5,《啊,主耶稣基督,请和我们在一起》,出自第6号康塔塔;6,《耶稣,今天你在地上降临》,出自第 137号康塔塔。
****见:《圣经·诗篇第92》
(本文刊于2008年2月《音乐爱好者》)
但史怀泽是全能型的人物,有许多场子要赶。他得在拯救世界的空余才去弹奏和研究管风琴。巴赫对于他,并非重中之重。
瓦尔哈则无处可去。一岁时一次不走运的疫苗注射,使他花了15年时间,从视力严重损坏,到完全失明。此后,他走进教堂,留驻在管风琴和巴赫的世界里,那里有众声喧嚣之乐而无目迷五色之虞,只需抱元守一,端然抚键,便可不为岁月的流矢所伤。对于一个瞎子,神的厚赐,除了令他开眼,或许,就是让他迷上巴赫、迷上管风琴。
瓦尔哈在25岁上决心背奏巴赫,这花了他和变瞎一样长的15年。母亲(后来还有妻子)用钢琴为他一遍遍地弹出每一个声部,瓦尔哈则把它们全部背下并在脑中拼成总谱。巴赫,是母亲教他的歌**。所以,我代瓦尔哈草拟了一句谢词 :“感谢上帝、巴赫和母亲(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有人说,还要加上老师拉敏(Gunther Ramin)。
也许,还应该再加上DG公司。DG Archiv延请瓦尔哈录制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是一个时代的巨制和至今仍称权威的演绎。不过,敬畏之余,许多人并不喜欢这套录音,嫌他木讷而缺乏歌唱性。我也有同感。他斩截的分句和随处皆是的休止常常影响音乐的自由流动。但我曾试过闭着双眼走在马路的盲道上,虽止片刻,照样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此,细想一下,还是能体谅他持竹探路般的一字一顿-虽然有些笨拙,却终能履险如夷、走过万水千山。“他背下了,他都弹了,他都录过”,这等福分,岂不比“叫瞎眼的看得见”更丰盛、更圆满?
每一年,从圣诞到新年的这段时间,作为仅属个人的“传统”,我必会重听若干张唱片,其中就包括Archiv的“大禾花版”这张瓦尔哈演奏的巴赫管风琴作品精选。它选自上述全集录音。我尤爱反复播放唱片中的六首“舒伯勒众赞歌”,巴赫应学生舒伯勒的出版之约而作,每一首的旋律来自他的一部宗教康塔塔。***从琅琅上口的第一首《醒来吧》开始,或高吟或低语,或鲜明或混沌,最后收结于救主降临的佳音传报。瓦尔哈的配栓似乎较为俭省,不象明眼人库普曼那样机变百出,却审慎厚重,自有一派法相庄严。我或会冥想:巴赫写这六首众赞歌,是随意挥洒、任它们各自成峰成岭,还是起承转合之间本有照应,只是那草蛇灰线太也细入无间?多少次,我放它一念而过,只因自知无力探究。
瓦尔哈则穷其一生在探究管风琴和巴赫的玄奥。他曾说过(大意是)目盲使他更能深入巴赫管风琴作品的内部结构。我长以不谙琴艺为恨,但若试问,可肯拿眼目之娱去换操琴之能?那是万万不肯的。故此,相信他此说,毋宁是在为自己宽解。
然而不管情不情愿,肉体的不幸成了他精神摆脱羁绊的机缘。没有黑眼睛的黑夜茫茫无边,千百根音管的呼啸里,他找不到光明,却找得到心宇的澄明。“...用琴弹幽雅的声音,...本为美事”****,这美事,值得耗费一生。
时维新历元月之初,论节气已过小寒。冬深,南国的风也侵骨。红的、粉的、白的,各色的羊蹄甲犹自肆无忌惮地开满枝条;风过,又挥霍无度地落得一地都是。在街巷间踏花穿行,我眼看,看不尽;心里回味着瓦尔哈奏出的曲调,仿如耳听,更听不足。
来,我也感谢:感谢巴赫、管风琴和瓦尔哈(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神学家、哲学家、医生、管风琴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著有《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并录制过大量巴赫管风琴作品。
**《母亲教我的歌》,艺术歌曲,德沃夏克作于1880年,《吉普赛之歌》第四首,后被改编为多种演奏形式。
***它们分别是:1,《醒来吧》,出自第140号康塔塔;2,《我们逃往何处?》(出处不详);3,《只服从神的人》,出自第93号康塔塔;4,《我的灵魂崇拜主》,出自第10号康塔塔;5,《啊,主耶稣基督,请和我们在一起》,出自第6号康塔塔;6,《耶稣,今天你在地上降临》,出自第 137号康塔塔。
****见:《圣经·诗篇第92》
(本文刊于2008年2月《音乐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