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角巷乐队以华丽的英式摇滚横空出世,用华语市场中少见的风格让听众进入对角巷所创建的迷幻世界中

即便英式摇滚式微,在不同时期依然有些乐团死守英摇的血脉,然而在亚洲市场中却极少有英摇风格的乐团,无意间听到对角巷乐队的作品,确实让笔者耳目一新,四位团员从学生时期组团,琢磨六年后推出首张专辑《对角巷》,承袭了英式摇滚的精细旋律,以及保的生命力,让乐队在市场中显得突出。
乐队与专辑名在台湾应称斜角巷,因两岸翻译不同变成对角巷,但在台发行依然使用对角巷,笔者觉得海蝶应因地制宜,音乐风格与团名相称,带点魔幻闪亮的编曲,平易近人的旋律,造就出专辑的可听性和娱乐性,虽仅是首张专辑,但在制作上显得洗炼,而主唱高亢扎实的声音更让增添音乐的厚度,相当值得一听。
专辑中将英摇发挥到极致的<在日月的璀璨间闪耀>、<飘雪城市的夜晚>,在Bass手与鼓手的鼓噪下,让听众沉浸于节奏中,而主唱王艺丰穿透力十足的音色搭配和声托起歌曲的空间感,同样闪亮迷人的<Tonight>、<Shining Star>更注入复古的血液,充满速度感的节奏多了一丝油渍摇滚的气息,歌曲过半以连续三次副歌做为收尾,成功强化了歌曲记忆点,也若有似无的致敬了过去的经典作品。而放在开头的气势十足的<去新世界>运用效果器与和音制造出滂沱的层次感,树立了乐团的风格。
专辑中几首诗情作品,适度的缓和了专辑节奏,全英文的<Need Some Time>缓慢慵懒的吉他使歌曲显得轻盈可人,也让人联想到60年代流行节拍。在<是你>、<晚安昨日>则凸显了主唱的音色,也展现出乐团在欢快、浓烈外的单纯。烟雾迷漫的<列车>则让吉他手有足够的空间表现,歌曲以两拍式的节奏缓缓推进,营造出西部气息在华语作品中相当少见。最终的<在路上>毫不避讳地致敬了Jack Kerouac的作品,笔者认为在首张专辑最末相当合适,从歌词、旋律到编曲,如同听见过去垮掉的一代的吼声,热血的同时也非常走心。
对角巷乐队的《对角巷》让笔者对华语的英式摇滚有不同的期待,不只华丽的旋律,包含复杂的编曲充满躁动的节奏都成为对角巷在华语音乐中独一无二的外衣,然而部分歌词似乎过于浅白,加上大量的效果器轰炸似乎有点过于流行,或许也因为如此才能吸引到新一代的乐迷吧,也才能把英摇特有的躁动与明亮呈现给更多听众,虽然讯息量略少,但专辑热血青春相当值得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