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 How I miss> 的一些相关

写下这些文字之时,距离我初次听到这张专辑已经18年了,光阴如梭之感涌上心头。
这张专辑的歌曲承袭了阿哲以往的情歌演绎和调调,有些歌曲初听上头,但回味时会有点腻——如《爱情余味》《等风的旗》,有些歌开始感觉一般,后面越来越感到深刻——如主打《我好想》《舍不得对不起》《某某某》,有些歌的悲伤之感现在还难以言表——如《雾中机场》,总之,是一张复杂的专辑。情感复杂,曲风复杂,制作复杂(猜想)。
这是我第二喜欢的阿哲专辑,第一张是1999年发行的《回来》,《回来》那张专辑个人认为制作水平已达到顶级,融合了台湾当时顶尖的创作和制作团队,是心里难以复制的经典,即便是后来的《信仰》,也有点背靠《回来》的热度,风格相似度也是较高的,而再后来这张《我好想》,基本就是换了个风格类型。
歌曲就不一一赘述了,每个人就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就说说一些感慨吧,时间久了很多记忆已不是那般清晰,在尚能记起一些的时候写下来,给以后的自己慢慢回味吧。
1. 这张专辑是原新力哥伦比亚音乐(SONY) 改名为“新索音乐”在大陆发行的第一批音乐专辑,卡带也是从原来的9.8元翻了倍达到学生时代难以接受的18元/盒,装帧精美不少(这应该是发行商上海声像的功劳),在此以后新索音乐的所有专辑都是18元。
2. 这张专辑估计是发行量较少,或者音乐相关版权的问题,几乎没有被再版过,如果想淘到大陆发行版或者台湾版CD,价格也许要大几百元,令人唏嘘。
3. 《我好想》专辑一改以往柔情情歌的风格,令很多哲迷无法接受,直呼这张专辑“太烂”,钱花的不值。但其实这也是 一种大胆尝试,在此以后的《下一个永远》专辑之后,感觉阿哲就没有能被人记住的专辑了,能记住的只有部分单曲。
4. 《爱就一个字》和《某某某》几乎就是拿来充数的,老酒装新瓶,这也是唱片公司一贯的做法,就像很多阿哲的专辑和精选里总会不时放入《爱如潮水》《别怕我伤心》《过火》这些烂大街的歌了,这些歌已经变得口水化和KTV化,早已脱离了好听的范畴。
不由感叹时间流逝之快,当年一起买卡带一起听歌的那些小伙伴们,也早已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各自忙碌着,也不是很有时间能回想起往昔的一点一滴,一切的一切早已随风而逝,就像这张专辑的一首歌《Goodbye Yesterday》,在记忆里一点点回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