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咋就给人家分类到流行里去了?
我还是认为摇滚和摇滚乐是两码事。
摇滚是面对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内核;而摇滚乐单纯只是演绎方式,是一件外衣。
打个比方:野孩子虽然是民谣乐队,但他们非常摇滚。
再打个比方:萧敬腾,他的音乐大多数时候也是以摇滚乐形式呈现,但他不摇滚。
好的摇滚乐,一定具备摇滚属性。比如真实,浪漫,革命性和诗意。
《近人可读》发了几天了,简单聊一聊:
若你心年轻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腰乐队上一张专辑《相见恨晚》的拥趸,这里《若你心年轻》作为第一首歌,熟悉的吉他音色出来,和着主唱刘涛小镇厂工与工友在牌桌上说骚话般的嗓音,第一反应就是:“嗯,是这个味儿”。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自视跋涉于烈火中的人,当你听到“若你心年轻,主角就是你,你将不够理性,其实属不易”。这种话就是火上浇油,一击即中。这是一封自带光环的邀请函,希望你是近人。
革命词
《请坚信他曾经坚信的诗篇正在短波中消散》
“请坚信他曾经坚信的诗篇正在短波中消散
请把无辜空凳转出无声视线
从有生的正面转向侧面 最好背面
请隐匿碾过肉身的野史 如当扑火之夜 我等隐匿远方
请就温酒热席边目送害群之马迎向力士围堵
请将那贻笑罪过以逐字吟咏
如对冰川投以游丝般倾诉
请铁打的问号来判决挺身而出这条路 是否 终必穷途
孤独复兴时代孤独的谋逆者们 已经就此
坚如磐石般的死去 其男子汉的身姿
当然 就此栩栩如生在爱人 不可告人的回忆”
这首歌的歌词今天在网易云上已经看不到了,所以我全打了出来。正如《公路之光》里唱的:“艺术永远是这个国家里,最普遍的那一种便秘”。正如那些一起突然间被搜不到的同类,它们一同被藏进了令人害羞的礼品堆里。
这就是革命词。
悼亡诗
《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
这首歌有网友说是写给跳楼自杀的90后打工诗人许立志。
许立志,高中毕业后即开始打工生涯,大部分诗作于富士康流水线工作时完成。他于2014年10月1日坠楼身亡,年仅24岁。2014年10月15日,他的骨灰被撒入深圳南澳的海水。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轻轻一响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个相同的夜晚
有个人掉在地上”
——许立志《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歌的后半段刘涛高八度的嗓音一出来,就好像看到他从戏谑的牌桌上突然站起来,变成了一个牧师,在宣读手里的悼文。
我们是不是也刚刚目击了谁的一跳?
希望也有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四年级的缪可馨,你的读后感写的很棒。
愿天堂没有正能量。
狂欢曲
微博有一个叫作“自然男孩儿”的视频剪辑博主,擅长用一些猎奇,幽默,抑或“土味”的碎片,配上音乐(他曾做过腰乐队《一个短篇》的视频可以搜到),让你边看边笑,边笑边哭。听完最后一首《无题》,我脑子里全是这种画面:地中海式秃顶大叔在风中骑摩托;西游记师徒四人装扮者在街头跳舞;两兄弟在暴雨中的烧烤摊淋雨喝酒battle…如果不用审丑的体位看这些,其实这种强烈错位感带来的快乐,原由是我们和它一起戏谑了生活。
我特别喜欢《无耻之徒》,它就总带有一种强烈的错位感。Monica葬礼结束的那晚,所以有人回到了那所房子里,开了一场party。他们总在狂欢,在狂欢中和解。大概这才是那种看清了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吧。
《无题》放在《近人可读》的最后一首特别合适,再苦不要忘了狂欢。天空下着雨,我们喝着威士忌。
痛苦和快乐到底哪个更真实?
我觉得是痛苦。
现在我们可能太不缺快乐了,可能太会制造快乐了,以至于常常刹不住快乐的惯性。一旦刹住了,甩出的就是真实。
顺着这个点,聊聊我以为的寸铁的编曲哲学。
整张专辑不考虑歌词,只看编曲,我觉得大部分其实都是轻松愉悦的。风格沿袭了《相见恨晚》,没有宏大的管弦和复杂的乐器堆叠,主要是吉他和键盘的交替反复。单论编曲个人最喜欢《无题》和《我所感受到的是你的悲伤吗》。后者的吉他音色和编排,风格化让我联想到了些许DireStraits。所以如果歌词深邃带一点悲怆,但编曲又轻松诙谐,就会产生一种迷人的真实感。就好像我们从来没有忘记生活的沉重,但我们永远可以笑着面对。是不是你没那么需要抖音,反正我只会听着音乐抖腿。
关于诗意
“旅人恋晨风
与鸡犬相逢”
-《若你心年轻》 “夕阳真好看再见了夕阳
陪你入眠的是温柔的闪电
看着你落下的人和人间
随着这声响全部烂成碎片”
-《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
“现实的花园每天都在劈杈
然而最美的花是不存在的啊
同追梦人们挤在厮杀长镜
尘土和泥浆你觉得哪个更糟呐”
-《旅途愉快》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
在安全的雨中相见
比起睡着 你更喜欢片面的醒着”
“我们基本不怕黑暗
只怕黑暗出演光明
带着哭脸 身后都是重创的山巅”
-《道别时想说些什么》
“我来到你的身边 因有一事相欠
从今与你同在 无论火中游行
水漫过头顶
亲爱的 永远别忘记 万恶都会哭泣
而且还有声音”
-《无题》 手无寸铁,心有泥石
没啥多余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