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女王的电音膜拜
Madonna《Ray Of Light》
流行女王的电音膜拜
Björk自出版首张个人唱片十几年后的2007年,以怪异的《Volta》冲入美国Billboard排行榜前十。事件重点不在于她作为一个外乡人的身份进入美国唱片工业,或者幕后拥有Timbland这样的本土当红制作人的宣传热点,而是真正的电音能否被主流接纳呢?Billboard的销量排行也许能从一个相对客观的方面反映接受范围。而真正能让保守的美国人集体猛烈接受电音,第一次应该是1998年Madonna发表的个人第七张录音室专辑《Ray Of Light》。而这次The Billboard 200专辑榜单亚军位置,美国本土超过400万张的销量(欧洲更多)则说明了更多东西。
Madonna屹立流行乐坛最高峰二十多载,若说她靠的是身体本钱,早该歇菜回家当社会名媛去了。而这位当年19岁心怀芭蕾梦和仅有的35美元即跑到纽约闯天下的坚毅女孩,还有极其灵活的脑瓜、尖锐的时尚触角和超前的音乐品味,这些都成就了Madonna独到的眼光(Alanis Morrisette亦是由她的Maverick公司培育出来的)。Madonna完全掌控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在此不涉及电影方面),除了有时不安份得过份的动作让她后悔不已……上世纪90年初期到中期是Madonna最受争议的一段时间。即使《Erotica》、《Bedtime Stories》、《Something To Remember》都取得Billboard好成绩,一本离经叛道的《Sex》写真集的出版,让她受到社会谴责和抵制,一度陷入事业低潮。接着尴尬的转型并未吸引回足够的关注,Björk创作的“Bedtime Stories”不如Babyface制作的“Take a Bow”受欢迎。
所有那些闪光灯前的出位“表演”极其容易让人忽略了Madonna物质女郎形象下的音乐本身。没有哪张她的唱片缺少自我创作的成分,为她赢得Sire Records一纸合同的首支单曲“Everybody”即由她本人创作。但是在1980年代和MTV一同成名的Madonna,深韵包装、公关、媒体形象在如今世代的重要性。一切都必须变化,新鲜才能吸引人!1996年,影片《Evita》出炉,女儿Lourdes出生。荣升为母亲的Madonna在体会喜悦的同时,变得更加成熟优雅。所以《Ray Of Light》不同以往的内敛张力,并非横空出世。电子音乐的全面介入,才是最破格的。
Madonna一直是一位敬业,且密切关注音乐发展的流行舞曲艺人。1990年代中期,彼岸的英伦大陆电音与摇滚当道,Trip-hop音乐刚起步发展。1995年Madonna引进名声鹊起的Massive Attack。是次除了1980年代合作过的老拍档Patrick Leonard,还召来大她两岁,但在主流乐坛建树无多的英国多面乐手、制作人William Orbit,挖来Björk的幕后智囊Marius de Vries。
William Orbit精通多种乐器,特别是键盘,作品里的氛围乐风(Ambient)浪漫温婉。有着极好的古典音乐修为,这可以从他2000年的专辑——用电音的方式翻玩萨蒂、贝多芬等人的作品——《Pieces in a Modern Style》中体会(这是后话了)。Madonna为何选取了他?这就难以知晓了。惊喜的是,William Orbit带来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总体以Ambient为底,层次纷繁,满布着东方异域风情;严肃低迴的气氛,带有宗教神性的味道。缓拍(Downtempo)或者本身定义模糊的Trip-hop节拍,部落节拍(Tribal),Techno舞曲重拍,架构出很强的律动感。独特的电子声响,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空间里的各个角落;而其以严格的排列组合方式出现,呈现出笨拙且过耳难忘的效果。这些成了William Orbit以后在主流乐坛的制作印记(想想All Saints的“Black Coffee”)。说不上真正的实验,但电音的迷人之处便是无尽的想像力,这一切再结合Madonna的美妙旋律,William Orbit成功了。
从开场曲《Drowned World / Substitute For Love》响起的前十秒,即引起听者的蠢蠢欲望和好奇要听下去:幽暗绝美,犹如听见深蓝的夜空里滑过一颗颗流星。Madonna哀怨但坚定的声音唱着不再追逐名利,我要改变。接着的《Swim》的歌词有承前启后的功能,依然内省但抽象,“I can't carry these sins on my back…Let the water wash over you, wash it all over you…So that we can begin again.”自导,喻世。而总体编曲刚硬与油滑感并济,使得歌词中“water”的隐喻带着某种神秘又神圣的感觉。
感官刺激的“Ray Of Light”大快人心,加上积极正面的内容,于2001年被微软相中,成为Windows XP的代言曲。《Candy Perfume Girl》、《Skin》、《Nothing Really Matters》、《Sky Fits Heaven》、《The Power Of Good-Bye》这几首是专辑里的快歌,均有着从静谧到爆发的戏剧发展和切换。歌词纯洁自信,简单的语言不时出现如“Nothing takes the past away Like the future”、“Freedom comes when you learn to let go”等生活哲学式句子。而唱片里上Billboard各榜单的5首歌有4首均出自这部分,显然大众更接受这些直接、大气的表达。
《Candy Perfume Girl》、《Frozen》、《To Have And Not To Hold》则是偏慢或说无舞曲的固定节拍的部分。最出色的莫过于《Frozen》。Marius de Vries与Patrick Leonard的超酷节拍设计和安排,加上Craig Armstrong的弦乐(他亦负责《The Power Of Good-Bye》的弦乐部分),十足经典。同样成为典故的还有Chris Cunningham在加州莫哈维沙漠拍摄的异色MV。若说《Frozen》的魔幻在于出其不意节奏和数码影像,《To Have And Not To Hold》此曲的诡异,则转化成歌词中难以琢磨,无法道明的爱情,和回旋式的低调编排,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曲目。
《Shanti Ashtangi》是13首最特别的,因为Madonna用在英国学会的梵文演唱,词作出于《Yoga Taravali》。而对Madonna个人而言,最特别的,应该是献给宝贝女儿的《Little Star》。明亮轻盈的碎拍,行云流水般陪伴在这最温馨的一刻,听者都能感受到她的幸福和爱意。
末曲《Mer Girl》放在《Little Star》之后,听似有些多余。从喜悦再回落恐惧告白,却是剥开自己的内心最深处,为了寻找真正的自我。《Mer Girl》被William Orbit编排得淡然而透明,是一种承受生命重量的轻。Madonna演绎得像一位童话森林中的独身公主,困难和痛苦全隐藏在乐符背后。
褪去狂放不羁,Madonna同样性感——成熟低调的韵味,就像时尚摄影师Mario Testino掌镜的唱片封套(1998年得Grammy最佳唱片包装奖,除了艺术指导Kevin Reagan,怎么说也有他的功劳吧),她笑得很灿烂,健康。这也能解释《Ray Of Light》冒险的小众音乐,反而销量高的神奇原因,和Madonna的个人魅力分不开。(By Evan for HIT 2007-08)
source: http://dinz.blogbus.com/logs/10131048.html
流行女王的电音膜拜
Björk自出版首张个人唱片十几年后的2007年,以怪异的《Volta》冲入美国Billboard排行榜前十。事件重点不在于她作为一个外乡人的身份进入美国唱片工业,或者幕后拥有Timbland这样的本土当红制作人的宣传热点,而是真正的电音能否被主流接纳呢?Billboard的销量排行也许能从一个相对客观的方面反映接受范围。而真正能让保守的美国人集体猛烈接受电音,第一次应该是1998年Madonna发表的个人第七张录音室专辑《Ray Of Light》。而这次The Billboard 200专辑榜单亚军位置,美国本土超过400万张的销量(欧洲更多)则说明了更多东西。
Madonna屹立流行乐坛最高峰二十多载,若说她靠的是身体本钱,早该歇菜回家当社会名媛去了。而这位当年19岁心怀芭蕾梦和仅有的35美元即跑到纽约闯天下的坚毅女孩,还有极其灵活的脑瓜、尖锐的时尚触角和超前的音乐品味,这些都成就了Madonna独到的眼光(Alanis Morrisette亦是由她的Maverick公司培育出来的)。Madonna完全掌控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在此不涉及电影方面),除了有时不安份得过份的动作让她后悔不已……上世纪90年初期到中期是Madonna最受争议的一段时间。即使《Erotica》、《Bedtime Stories》、《Something To Remember》都取得Billboard好成绩,一本离经叛道的《Sex》写真集的出版,让她受到社会谴责和抵制,一度陷入事业低潮。接着尴尬的转型并未吸引回足够的关注,Björk创作的“Bedtime Stories”不如Babyface制作的“Take a Bow”受欢迎。
所有那些闪光灯前的出位“表演”极其容易让人忽略了Madonna物质女郎形象下的音乐本身。没有哪张她的唱片缺少自我创作的成分,为她赢得Sire Records一纸合同的首支单曲“Everybody”即由她本人创作。但是在1980年代和MTV一同成名的Madonna,深韵包装、公关、媒体形象在如今世代的重要性。一切都必须变化,新鲜才能吸引人!1996年,影片《Evita》出炉,女儿Lourdes出生。荣升为母亲的Madonna在体会喜悦的同时,变得更加成熟优雅。所以《Ray Of Light》不同以往的内敛张力,并非横空出世。电子音乐的全面介入,才是最破格的。
Madonna一直是一位敬业,且密切关注音乐发展的流行舞曲艺人。1990年代中期,彼岸的英伦大陆电音与摇滚当道,Trip-hop音乐刚起步发展。1995年Madonna引进名声鹊起的Massive Attack。是次除了1980年代合作过的老拍档Patrick Leonard,还召来大她两岁,但在主流乐坛建树无多的英国多面乐手、制作人William Orbit,挖来Björk的幕后智囊Marius de Vries。
William Orbit精通多种乐器,特别是键盘,作品里的氛围乐风(Ambient)浪漫温婉。有着极好的古典音乐修为,这可以从他2000年的专辑——用电音的方式翻玩萨蒂、贝多芬等人的作品——《Pieces in a Modern Style》中体会(这是后话了)。Madonna为何选取了他?这就难以知晓了。惊喜的是,William Orbit带来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总体以Ambient为底,层次纷繁,满布着东方异域风情;严肃低迴的气氛,带有宗教神性的味道。缓拍(Downtempo)或者本身定义模糊的Trip-hop节拍,部落节拍(Tribal),Techno舞曲重拍,架构出很强的律动感。独特的电子声响,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空间里的各个角落;而其以严格的排列组合方式出现,呈现出笨拙且过耳难忘的效果。这些成了William Orbit以后在主流乐坛的制作印记(想想All Saints的“Black Coffee”)。说不上真正的实验,但电音的迷人之处便是无尽的想像力,这一切再结合Madonna的美妙旋律,William Orbit成功了。
从开场曲《Drowned World / Substitute For Love》响起的前十秒,即引起听者的蠢蠢欲望和好奇要听下去:幽暗绝美,犹如听见深蓝的夜空里滑过一颗颗流星。Madonna哀怨但坚定的声音唱着不再追逐名利,我要改变。接着的《Swim》的歌词有承前启后的功能,依然内省但抽象,“I can't carry these sins on my back…Let the water wash over you, wash it all over you…So that we can begin again.”自导,喻世。而总体编曲刚硬与油滑感并济,使得歌词中“water”的隐喻带着某种神秘又神圣的感觉。
感官刺激的“Ray Of Light”大快人心,加上积极正面的内容,于2001年被微软相中,成为Windows XP的代言曲。《Candy Perfume Girl》、《Skin》、《Nothing Really Matters》、《Sky Fits Heaven》、《The Power Of Good-Bye》这几首是专辑里的快歌,均有着从静谧到爆发的戏剧发展和切换。歌词纯洁自信,简单的语言不时出现如“Nothing takes the past away Like the future”、“Freedom comes when you learn to let go”等生活哲学式句子。而唱片里上Billboard各榜单的5首歌有4首均出自这部分,显然大众更接受这些直接、大气的表达。
《Candy Perfume Girl》、《Frozen》、《To Have And Not To Hold》则是偏慢或说无舞曲的固定节拍的部分。最出色的莫过于《Frozen》。Marius de Vries与Patrick Leonard的超酷节拍设计和安排,加上Craig Armstrong的弦乐(他亦负责《The Power Of Good-Bye》的弦乐部分),十足经典。同样成为典故的还有Chris Cunningham在加州莫哈维沙漠拍摄的异色MV。若说《Frozen》的魔幻在于出其不意节奏和数码影像,《To Have And Not To Hold》此曲的诡异,则转化成歌词中难以琢磨,无法道明的爱情,和回旋式的低调编排,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曲目。
《Shanti Ashtangi》是13首最特别的,因为Madonna用在英国学会的梵文演唱,词作出于《Yoga Taravali》。而对Madonna个人而言,最特别的,应该是献给宝贝女儿的《Little Star》。明亮轻盈的碎拍,行云流水般陪伴在这最温馨的一刻,听者都能感受到她的幸福和爱意。
末曲《Mer Girl》放在《Little Star》之后,听似有些多余。从喜悦再回落恐惧告白,却是剥开自己的内心最深处,为了寻找真正的自我。《Mer Girl》被William Orbit编排得淡然而透明,是一种承受生命重量的轻。Madonna演绎得像一位童话森林中的独身公主,困难和痛苦全隐藏在乐符背后。
褪去狂放不羁,Madonna同样性感——成熟低调的韵味,就像时尚摄影师Mario Testino掌镜的唱片封套(1998年得Grammy最佳唱片包装奖,除了艺术指导Kevin Reagan,怎么说也有他的功劳吧),她笑得很灿烂,健康。这也能解释《Ray Of Light》冒险的小众音乐,反而销量高的神奇原因,和Madonna的个人魅力分不开。(By Evan for HIT 2007-08)
source: http://dinz.blogbus.com/logs/1013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