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资本的矛盾——艺术的商业化
我在听华晨宇今天的两首歌的时候感觉奇怪又矛盾。我感觉到他想说很多,也好像明白他想说什么,我看到了他的挣扎,看到了他的矛盾。
华晨宇自身有创造出艺术的出色的客观条件。他身上还有一种难能可贵的东西——通感能力,这应该也是他身上灵气的来源。
然而最近,我听到身边很多朋友说:“以前还挺喜欢华晨宇的,但是越来越欣赏不来了,听多了都是一个感觉。”网络上的骂声也不少,今天想要说说我对这件事的想法。
什么是艺术?我的答案是:批判现在,描绘未来。就像华晨宇本人说的,“创作的进步是推动一切的进步。”他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不幸的是,诸如华晨宇、李宇春等“异类”歌手在模糊批判性的概念和范围(还有很多例子)。这意味着那可能的批判力像是对现今社会的一记重拳,猛击上了一滩软绵绵的肥肉又弹了回来。
我并不是在否定华晨宇的优秀,从某种意义上,他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我只是质疑,他想要表达的东西,粉丝真的明白吗?他自己真的明白吗?如果他真的在创造艺术,那他一定不想看到自己的作品沦为商品,自己沦为商品。但是遗憾的是,他已经沦为商品了。助推者是我们所有人。这也是我今天看《歌手》时矛盾感的来源。
艺术被商业化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你打开微博就可以看到,在很多话题下,很多博主评论下,充斥着无数模版化的、空洞的粉丝控评——“华晨宇牛逼!”,“啊啊啊好炸!”甚至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允许相悖的观点出现。艺术期待这般饭圈文化的附着吗?
我对于他近期作品的感受是:形式大于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
华晨宇的新专辑涉及抑郁症、强迫症、多重人格等“猎奇”内容和话题。细思恐极的是,这被可怕的商人利用,愈演愈烈地为他打造一种“独特”人设。这也更像是商人们打着一种聪明的吸睛擦边球,(类似于暴力、性爱这些可以激起人类本能兴趣的东西)。
拿新作《好想爱这个世界啊》举例。朋友说,华晨宇让大家开始关注起抑郁症话题了。对。也许他本人初心是写这样的歌能给予抑郁症群体关爱,我也不否认很多抑郁症患者能够从其中获取力量。但是有一个可怕的社会效应容易被大家忽视。随着该单曲销量的日益高涨,【抑郁症】这三个字,走进了大众视野,其意义变得简单化和日常化。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把抑郁挂嘴边,有事无事说自己快抑郁了。这就是其意义简单化日常化的一个体现。这样的风气更是对抑郁症本身的亵渎。甚至还会让部分成长中的青少年觉得,抑郁症好酷啊。(类比美国政客/歌星用lgbt文化做噱头吸引自己的支持者)
由于拥有天才的洞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艺术家们有可能批判和开拓。为了唤醒沉睡的人,或是单纯发泄自己的头脑风暴,他们开始尝试创作,并有幸收获了一批忠实受众。而当代有当代的新变化,当代商业以及文化工业存在并持续发展。画风清奇,有利可图的东西,商人怎能放过。批判被商人拿去进行了模式化、固定化、批量化生产。批判变得软弱无力。想要批判的人都掉进了资本那甜蜜的棉花糖里。当小众变成了大众,边缘文化沦为了吸睛方式和噱头。艺术家们收获了名利,尝到了甜头。他们的初心是改变世界,包括现在他们依然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但是温水煮青蛙一样,他们的批判被模式化、正统化、合理化了。他们自己可能都弄不懂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了。
今天所有的风言风语,都是时代啊。逃不出去的。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该停止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