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the dawn.
黑白灰的色调,再鲜明不过的个人特色。尤其喜欢《我不知道》开头单手随意弹的那几声,和扶话筒前的几声低吟。琴声一响,感觉一颗心静静沉向湖底,不禁想闭上眼睛。
昼夜本色,该是怎样一种可供想象的场景呢。黑白琴键在指尖跳跃,你穿着黑色的衣服,我眼前也是黑白色。背景被虚化,只有你,只有琴,只有麦克风。简简单单地唱一首歌。就好像,我们在收拾地下室,搬掉一箱又一箱子的杂物,扫去墙角的蜘蛛网。窗子里透过来的光刚好照在一架搁置了很久的钢琴上。然后你笑着扭头说:
“想听什么?给你弹一首。”
“这么随意吗,你知道这钢琴有声儿没声儿。”
“有琴就能弹。听什么。”
“我不知道。”
所有喧嚣都沉寂了,你的每一句都在提醒我,音乐多美好。黎明前气温最低,也最安静。整个城市还未苏醒。昼与夜的更替处,我在听你唱歌。Before the dawn, 是黑白的底色,是为第一束晨光铺设好的。你闭着眼睛弹琴、唱歌,我戴着耳机,你的声音离我很近,就像在我耳边。此时此刻我看不到周遭的缤纷多彩,只在这一首歌里,在昼夜本色中,安静、温柔的融化,等待日出时第一缕阳光。
“伴着短暂的骄傲,伴着无边的喧嚣,也可以把一颗心变得更好。”
“星星和月亮一起闪耀,驱散了孤独和寂寥,洒向黑暗的每一秒”
“也会把你照耀。”
6.10 出现又离开
“什么最令你恐惧?被误解、爱的人不在身边、坐过山车、直视自己的内心、蜘蛛,还是深夜里猫的眼睛。”
“不是要继续唱歌吗,说这有的没的。”
“说说,好奇。我是坐飞机。”
“…有人…出现又离开。”
初见这首歌,爱尔兰风笛响起,紫红色的灯光笼罩舞台,一束蓝色的追光从你头顶倾泻,镜头拉远,竟感到令人窒息的浪漫。穿着西服挎着吉他,黑与黑之间的呼应,恰到好处。开口,发声,便知道歌如其名,会是首藏满心事的情歌了。右手垂在吉他旁边,身体伴随节奏微微晃动,大多数时候是闭着眼睛的。因为情绪是从歌里传递的,那就不需要从表情神态里解读些什么。记得很清楚,唱到“每一个未来,都有人在”,镜头切到毛毛的reaction,就是屏幕外的我本人。早该习以为常了其实,每一次你站在舞台中央,都是意料之中的enjoyable,却又是猝不及防的令人沦陷。这话说的矫情肉麻,然而是无法否认的真实想法。一位歌手的魅力,我想不到除此之外还从哪里感受过。
回归到琴房里属于你自己的出现又离开,简洁利落的转场,没有多余信息,一句 “Time to listen to me.” 足以概括。这首歌我听了太多遍,然而今天听到,感觉像听第一遍。如果把它的初次登场比作一场华丽精心最终爱而不得的爱情电影,那昼夜本色这个版本,像是主人公内心戏的一个片段。没有色彩,没有旁观者,没有与你感同身受的看客,也没有竭力想要挑出毛病的耳朵。风笛的婉转在整个演播间里悠扬、缠绕;干净直接的琴声和随意的低吟只在我的耳机里彼此拥抱。这七分多钟里,感觉又有了一次机会逃离喧嚣。
“那你无需感慨 我别徘徊”
“因为谁也没有想过再更改”
“谁也没有想过再想回来。”
6.17 男孩
爱屋及乌,汉语成语,意思指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出自《尚书大传·大战》。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提起你的名字,“男孩”一定是排名前三的关联词,无论是在-歌手-返场表演中的一曲风靡,还是毕业典礼穿着学士服坐在电子琴前弹唱;还是在公交车上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隔壁的KTV包厢撕心裂肺的大合唱。看起来,是这首歌把你重新带回了公众视野。那个青涩又distant的少年随着火遍那个夏天的综艺节目和我们告别,再次相逢时,你没有食言,我们在歌声里重新认识。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又说不上是哪里变了。
错愕于第三集的选题,又觉得在意料之中。钢琴是它的本体,伤感是它的底色。不知道你当时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不知道你在看到它风靡街头巷尾口口传唱时,又会怎么想。并不想过多探索揣度你的内心世界,仅仅停留在这首歌里你想要表达的,就足够了。声音有点哑,让吟唱更加令人心碎。难怪,情歌永远是是榜首的热门。因为人们总渴望共鸣,习惯于分享悲伤,喜欢以一种艺术的形式让回忆变得凄美,热衷于在别人的故事里面寻找自己。你唱得动情,我听得也是。
你说音乐不是救世主,说生活的难题永远不能与精神层面的疗愈相提并论,说自己早就过了那个富有仪式感有阶段性意义的年纪。说很庆幸没有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听你说话,听你唱歌,听你打比方,看你紧张,看你憋着笑意,看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每一个你都相似又不同,就像你的一首首作品,就像这部“昼夜本色”,拥有不着痕迹的美感,也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最后说一点温暖的话。音乐是契机,也是纽带,你在彼端。谓因此而惜彼,我分不清彼与此。
“像躺在阳光下的海。”
6.24 日落大道
“ 有没有觉得,夜晚正变得漫长。”
“ 夏至一过,昼便会越来越短了。太阳自然落得早。”
“ One loves the sunset, when one is so sad.”
“ 不,它是金黄色的,耀眼的,瑰丽的。虽然是一场落幕。我会把它带到你眼前。”
当我读到小王子对飞行员说他曾经在一天中看了四十四次日落,那本The Little Prince在我眼中就不再是童话了。当我在为小王子感到难过,觉得凄凉,我也就知道我不再是小孩子了。于我而言,看一场日落,无异于一次自我折磨。看着光散去,地平线在一瞬间变得清晰,然后再黯淡下去。没有影子的事物让我没有安全感,而这一刻,路灯还没来得及亮起,一切被笼罩在混沌中。随之而来的孤独、不安,让每个长夜都变得沉重而脆弱,然后只好等待下一个白昼来临。
将这篇文章起名为Before the dawn, 是因为同样作为昼与夜的交替处,黎明总是令人神往,因为光终会刺破混沌;而日落之后,你知道,只会继续暗下去。每次鼓声响起,你两手空荡荡,金黄的灯光笼罩人群,像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郑重其事地说再见。盛大的谢幕令人很难适应欢腾褪去后的寂静,又有什么办法呢。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那就闭上眼睛,听你拨弄那把黄色TELE,迟点,迟点迎接黑暗。
昼夜本色版本的日落大道,我并不想看第二遍。太容易被强烈的情绪感染,也没有勇气独自去面对一场日落。时常在想,这个时候的北纬66.34应该是最适合我的地方,太阳永远不会落,低头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许在那里,我能心平气和享受这首歌,无法引申,没有共情,不用害怕睁开眼却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
“每当黄昏阳光把所有都渲染”
“......” (虽然这首歌主体是Sunset Strip,但我还是立足于个人理解,勿怪。)
7.1 你一定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
“ 我们已经把自己都丢了
在每次需要的时候
当你大声呼喊 声音也在发抖
却看不见有人向你挥手 ”
——《迷路》梁博
很奇怪,听到钢琴版的那个人,第一时间想到这首歌。自然而然地打开网易云,点开列表最底端的那首,翻一翻评论区,都在感叹少年的成长,最热的评论都停留在14、15年。2017年上海你穿红色外套的那场演唱会,你弹着琴,整个舞台漆黑只有一束光,它落在你身上。
你说,“ 这首歌我们还要一起唱。”
你似乎一直很坚定,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许多深刻通透的人生道理,我甚至不觉得这首歌跟你有什么关系。因为看起来,你心里就只有一个方向,这一路上,连指南针都用不着。或许是一种警醒吧,害怕会迷路,与理想中的远方背道而驰,害怕向现实不停的妥协。然而如今的这一首,歌名都如此直白地揭晓了答案,像是想对过去说声,“放心。你看,我还不错。” 又像是对未来的期许,调整一下规划好的路线,抬头继续走下去。
成为想成为的人,差不多是每个人碌碌一生中的白月光吧。毕业时的同学录,这句话永远不会缺席。真的好难,比想要摘下北山那边的星星还要难。那就先单纯的相互祝福好了,至于能否如愿以偿,或早或晚,总会有个答案的,对吧。
*其实对这倒数第二期挺有感触的,但觉得写出来还是像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人生也没有那么多鸡血需要打。听歌儿就得了,纯享受,听完好好干活儿。
“ 你说他是一个你没在意的人
一个见过几次就没见过的人。”
7.8 给我一点温度
“ 天快亮了,再唱最后一首。”
“ 这么快吗,听不够啊。”
“ 唱了一个昼夜更替,得歇会儿。”
“ 你知道吗,高中时候地理老师说,黎明前后是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候。就现在。”
“ 冷吗。那我唱首应景的。”
大事发声那版温度的尾奏当了好一阵儿的手机铃声,致使那段时间经常错过电话,就因为舍不得打断。于是换成早晨的起床闹铃,结果就是享受地听完翻个身做个更有意境的美梦。害我不浅。吉林春晚的版本是单曲循环最久的,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每次听的时候都摇头晃脑,想把现场观众席里的大爷大妈们拉着一起跳舞。其实那版还挺冷的,让我想到冰天雪地的什刹海。但我还是喜欢在关了灯的黑房间里播放,衬着窗外忽明忽暗的灯光,不顾姿态地左右摇摆。
听钢琴版的温度,接近尾声时总感觉警报声要响起,你潇洒地站起来,走向台中间的立麦,挎上熟悉的小黄fender,开始用危险的语气唱自己“没那么危险”。然后灯光绽放,周边温度急速上升,全场沸腾。而昼夜本色呢,一如往常,永远一反往常。没唱几句,却把我牢牢圈在你的氛围里。应该说是我自己深深陷入更为妥当,你本无此意。字幕出来的时候,真感觉自己看了一部长长的电影。有一个月那么长,比一个月更难消化。
光落在你眉眼间,明暗中映着回家路上的灯火。走进房间再离开,打开琴盖然后合上,短短的六首歌,我却写了这么多。音乐带给你我的,绝不止它本身。一曲终了,你坐上回家的车,终于可以收工休息;我仿佛看到日出,微弱明亮的光轻吻脸颊, warm and moist.
“ 在美梦里
也留不住的春天。”
“ 在吹醒他的冷风中
一片朦胧。”
写在最后
我在六月出生,可从未被这个月份善待。每年的六月,都令我不愿面对然后自认倒霉的熬过去。怪得很。很感谢你,很感谢这台Yamaha钢琴,很感谢这个略显杂乱但很有意境的房间,很感谢每一个为这个节目付出努力的人。你发现了吗,我在学你,乐于表达感谢。(开玩笑,真心的。
虽然过去的一个月也并没有变得有多好,但至少一直在发生惊喜,一直存在暗暗的期待。只猜中了一次下期歌曲,就是第二期出现又离开,之后都是完美避开。从没想过会对着一档音乐节目自娱自乐。(笑
2020已经过去一半,什么时候听到你的现场呢。心的颜色不指望,衣服的颜色倒是挺想看看。
Director: Bruce Liang
Producer: Bruce Liang
Never Change by Bruce Liang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