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的时代
在没有数字消费时代,要是听到路人轻轻哼唱的一句很想知道是哪首歌就会一直重复记很久然后去搜寻。在街边听到一首好歌会蹲很久直到把整首记住回去把歌词抄在本子上。喜欢的歌手发专辑往往要等一两年,得到预告到音像店上架最少个把月,这段时间无限期待中辗转反侧心心念念。那时的人,可能拥有很少,于是真的一句歌词就能安慰。那时是音乐最好的时代。一首专辑伴你读书伴你漫步伴你赶路伴你入眠…音乐的意义弥足珍贵。
而数字时代让一切等待失去意义。
无论是对某一首歌曲还是某个偶像的兴趣,都在数字的快速传递中迅速更迭。流量带来的价值吸引来商业的深入。而商业的深入所带来的贪婪催生了流量明星的复刻以求继续去压榨更大流量的价值。大众对音乐的消费如同分分钟直达手中的快餐外卖,迅速地被填饱,又迅速地失去食欲。很难有人真心被这些歌曲再打动,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歌曲是复刻的流量在卖梦想,而粉丝疯狂在买梦。
于是于是,流量和歌手分野成两大阵营中间隔着很难翻越的壁垒。流量的歌只有粉丝在买单,为了帮偶像创造数字奇迹,粉丝更鸡血地包揽销量。因为这样就能凸显偶像的商业价值,就能接更多代言,在娱乐圈也有更多机会。近年来这股风气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粉丝砸锅卖铁借债打白条扼杀自己的生活去为偶像买单。而部分偶像更是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主动催销量在活动现场拔毛。(请勿对号入座)
与此同时,很多专业歌手的日子难过了。专业歌手没有那么大的商业价值,没有流量,而在这个时代不想在家抠脚就得去各种综艺节目靠刷脸去赚外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想,每天被海量的信息包围,被巨大的工作量压着,被不由自主地推着走——每天追赶生活却只是活着,咖啡不是用来品味而是用来熬夜,这样的滋味是如此乏味。
作为初代流量(先于商业发现和吸引流量的偶像),尽管在粉丝支持下做了很多尝试,很多尝试都是在做实验音乐。但鹿晗很不同的是很清醒地知道:强极则辱。人无千日好,鹿晗作为开创微博超话的流量偶像,在粉丝极其追捧的巅峰时期,在别的明星对绯闻讳莫如深努力维持优质偶像营业的时候,他已经知道如何做选择:一句话介绍让网络瘫痪,一日之间粉丝梦碎,一夜之间流量散尽。尽管有无数的嘲笑声,但是能做到如此清醒的明星少之又少。
回归正题
创3听过咖啡,80s这版咖啡让人觉得这俩好像完全不是一首歌,真的不错!前面那版有点魔音,仿佛手机没电借你咖啡店插座给手机充电似的,虽然周边都是咖啡,但是不记得什么咖啡味。只有电流洗脑。80s这版咖啡一下回到那个布满涂鸦的咖啡店,里面有留着长卷发穿着垫肩衣服的键盘手正面无表情看着你。如果不是前面那版的烂,就没有现在珠玉在前。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慢慢这首歌刚一进来的那个吉他的调调很动人,整体风格是简单轻松,整个都在中音区,节奏明快但是不复杂,应该是一首符合大众听觉习惯而且非常容易上口的小曲,可爱讨巧。要是歌词能再多点意境而不是完全现在这样的直白,编曲中间再加一两个突破点应该能更上一层楼。这张比之前那些国外流行风格的歌曲好了很多!希望鹿晗能做多点适合自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