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Contact
写在前面:阿睿我其实并未接触过很多泡菜摇滚甚至电子乐,对我来说是一个极为陌生的领域(想必未来某个时间点我会接触到的),我大概是在听迷幻摇滚阶段接触到这张专辑的,所以我只好以欣赏实验音乐的角度来听这张专辑。
众所周知,60年代后期的迷幻摇滚运动几乎把摇滚乐的可能性迸发到“炸裂”,你几乎可以在迷幻摇滚年代听到任何你想要听到的东西,随意举例出来都是一大堆风格形形色色、无比精彩的乐队,这是过去与未来交织在一处的年代。而在音乐本身,除了对过去的音乐形式的回溯,还有相当一部分思想前卫、怀揣勇气的年轻人试图用全新的方式去描绘一副异于过往的音乐画卷,他们的探索也为未来的音乐发展提供了孕育的土壤,他们自制乐器,甚至别人眼里的废品都可以成为他们手里的发声工具,他们一齐搭建未来的图景。
Silver Apples(银苹果)乐队无疑是在这股浪潮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由来自纽约的鼓手Dan Taylor和合成器乐手Simeon组成——没错,他们抛弃了传统摇滚乐的配器、掀翻了演奏器乐的概念,他们演奏的乐器甚至通过他们自己组装,他们的合成器包括12台振荡器以及一系列的声音过滤器、电报键、收音机零件、实验室设备以及大量二手电子材料;他们的鼓击十分诡异,有着巧妙的节奏韵律,他们是真正的走在时代前沿的开拓者。1968年,一张名为《Silver Apples》的唱片正式面世,这张同名专辑甚至在排行榜上停留了长达10周之久,它无疑给彼时音乐概念以强大的冲击,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音乐制作征服了听过它的所有乐迷,从此Silver Apples这个“电子摇滚”乐队有了些许名声。
次年,他们发行了第二张专辑《Contact》(连接),整张专辑延续了上一张专辑的风格,且在音乐形式上有了更加成熟的表现,得以它的质量以及Silver Apples长久积累而来的名声,他们开始了巡演之旅。可眼望着一起都步入正轨之时,一个疏忽却把他们直接拖入谷底:《Contact》唱片封面的右上角,分明有着泛美航空公司Pan Am的logo,这一疏忽让乐队及其发行公司Kapp被告上法庭,这一场官司的败诉直接导致了公司破产,乐队不得不解散,就连正在进行录音的新专辑《Garden》(花园,后在1998年意外找到重新发行)母带也遗失。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压倒性的。
单看《Contact》的专辑封面及封底,也是很有科技感的:封面的Dan Taylor(右)和Simeon(左)仿佛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内,迷幻的服饰与繁多的仪器按钮形成了巧妙的融合;而封底上,Simeon抱着曼陀铃,Dan Taylor坐在其身边,背后是无尽的残骸,远处模糊的太阳照耀着稀疏的树木,俨然一种末世的科幻感。
他们所做的电子乐要早于泡菜摇滚浪潮,作品在今天听来也足够前卫,而这样富有实验性的音乐作品终究算不上是成熟的(例如整张《Contact》的风味太过统一,略显单调,可处在那个阶段也算是可以理解),它仅仅代表着一种音乐上的探索期,可尽管如此,像《Contact》这样满怀勇气的探索期作品也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在我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我就被它吸引,在它之中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作为专辑开场,《You And I》(你与我)有着相当让人耳目一新的处理方式,稀稀疏疏的嘈杂声,像是一架飞机试过,合成器的声响随后而来,如乘坐飞船穿梭于不同行星间,整首歌里的合成器音色可以堪称诡异,而鼓击也犹如恶浪袭来般让人喘不过气,人声与鼓击叠在相似的两处,突显出一种极为奇怪有神奇的节奏感,如年糕般的演唱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位乐迷。整首歌能够非常好的代表Silver Apples的音乐风格,也只有在Silver Apples这里才能听到如此奇妙的旋律。
而在接下来的《Water》(水源)里,标志性的合成器音效如缥缈在半空的细沙,而斑驳的人声也环绕着它,那如锈蚀的锯条般的声效把整首歌的气氛推向更为诡谲之处,它像是游戏的背景音乐,又像是在某个不痛苦的噩梦里出现的场景,种种声响像警笛一般,而鼓击却错落有致,似乎企图用节奏为旋律铺开一条通向神秘的某处的路径,临近结尾处的拍手声听上去也有些心不在焉,配合末尾的人声,很容易引导听众们的好奇心。
《Contact》作为Silver Apples的第二张专辑,他们也在专辑里做出新的尝试——例如这一首《Ruby》(卢比),在电子合成器与鼓击之外,他们加入了曼陀铃,我们总算知道封底的曼陀铃出现于何处了,曼陀铃像是一位循规蹈矩的老者,竭尽全力的与合成器的新颖音色做抗争,而碰撞而出的情绪又在鼓击的陪衬下显得忧虑,他们简直在用合成器与曼陀铃、用开拓与守旧来浇出一首属于Silver Apples的乡村歌曲,而拉长的人声在这一切的引领下又显得独具风味,如村落里正吆喝着的商人。
随着粗粝的声效伴着冷酷的人声念白,《Gypsy Love》(迷途的爱)就此拉开序幕,它一样有着Silver Apples招牌式的奇妙韵律,而合成器点缀的声效如浑浊之中的明星,颤抖的声效把情绪抖落又拾起,洒落满地,人声的呐喊和念白式的演唱把整首歌的情绪推向更阴冷之处,它仿佛把迷惘刹那间转为愤怒,向迷惘的现状以及错综复杂的命运发出质问。
像是与梦境为伴,不愿醒来一般,我们任凭《You’re Not Foolin’ Me》(你并未拿我做笑柄)的闹铃声喧嚷着,它是整张专辑时长最冗长的曲目,而这一系列音乐实验如一条通向某处的狭长的轨道,我们透过合成器、鼓击与铃声交织而成的网几乎可以窥见外部灿烂的银河,它时而扭曲又时而清晰,在器乐消失遁入黑暗之后,铃声仍旧没有消失,还在本本分分地催促着你,唤你清醒。
别被《I Have Known Love》(我已了解爱)老套的开头所欺骗了——它有着整张专辑最为迷人的旋律,和声的加入使本就迷离的旋律更为悦耳,鼓击依旧维持着它的本职工作,而合成器却像是给人声提供养分般,这里没有突兀的情绪,跟随歌词仿佛脑海里的意象与内容融汇在一处,你几近接近太阳,你仿佛那感受到它耀眼的光辉逼得你无处可躲,你眼睁睁看着自己孤单的心在此处燃烧。
而《A Pox On You》(你身上的疫病)却像是提醒你整张专辑诞生在那个迷幻年代一般,Silver Apples以他们的方式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迷醉感,颤抖的合成器与鼓击交响,把你置身于空灵的幻境里,你已无法分辨这是酒精的催化还是情绪的酝酿,你心怀满足的无助,你深陷其中,已不知该向何处。
临近结尾处,《Confusion》(混乱)再次动用传统的曼陀铃,在杂乱的人声(甚至带有几句讥笑)之前为你上演,像是一出怪诞的舞台剧,如机械般的鼓击依然持续,而合成器却无影无踪,这显然是Silver Apples结合传统民谣与新式电子摇滚而产生的奇妙作品,甚至在曲目结尾处像是飞船撞击星球,却远没有那般惨烈,倒是有着几分滑稽。
《Fantasies》(幻想)作为整张专辑的收尾曲目,整首歌几乎是在唱诵,仅仅是跟着节奏,而和声又科幻感十足,与错落有致的鼓击与圆滑的、富有Funk风味的合成器演奏相映成趣,仿佛整张专辑就是一场有趣的梦境,仿佛它并不存在哪里,他在唤你回家,它在唤醒你这颗死气沉沉的心。
在60年代末,Silver Apples为世人交出了一份如此有趣的答卷,尽管他们短暂的音乐生涯并未激起过多的浪花,可他们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启发无疑是无法估量的。他们的音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而他们也成为了可能性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