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與直覺和理性,超然與感官和思考
現代音樂產業的流行樂大多是指那些經過層層打磨,多重製作,經歷一套完成又成熟的體系,為結果做出擔保和預測後而完工的音樂。就像是chalie XCX最新的專輯,說是她最近的feeling,感官體驗和sentiment,但實則都是成熟的工業體系凝視下的熟思和不斷打量。
相反,所謂experimental,underground,indie,punk和alternative rock尋求的效果則與pop工業截然相反。這類音樂往往是通過情緒的直觀宣洩,對建制派,工業和體系的否定而誕生。但走類似非主流DIY路線並不意味著高尚或是前衛。前衛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樂隊是前衛,但是如果無法獲得市場最基本的肯定,那麼這種一味的前衛和否定的宣洩是毫無意義的(像是某cudi的大專)。
那麼,作為一個非主流的樂隊,獲得成功的要素是在規則和破壞中找到一條可行的準則,並超越於其二者中的對立性。如果要找類似的例子,那麼這張sonic youth的專輯,應該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尋常的節奏和變調,廉價的樂器,非業界的錄音和製作。焦躁不停歇的掃弦讓人感到不安惱怒與煩躁,無邏輯的歌詞讓人陷入自我意識的漩渦。Kim嘴裡喃喃著無意義的話語,那並不是思考而去訴說的言語,而是潛意識比自我更深的發聲體的轟鳴;不切實際的幻想被焦躁感具化,如同cover art中的蠟燭般永恆的搖搖欲滅。反復對短語和音樂句界的重複很好的將情感積攢,並通過一種隨心所欲的方式而釋放。
音樂在超脫了意義表達的意義,以一種以人自主意志為準則的方式自動的存在。對與錯,被認可與否以不再是挾著樂手的理由,在感覺到來的一瞬間,時間的意義也已經被磨平。恐怖成了心理真實的釋放,而被釋放的恐怖便成了可敬的存在。一切隨意的偶然與刻意的必然已經被超然,正確的答案就是釋放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