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玉》中国气质的西方表达
张艺兴的《玉》有一种古典又妖冶的气质  这种气质植根于中国的古老文化——宏大悲怆,同时,《玉》又因为西方音乐元素的加入,展现出了耐人寻味的丰富和新鲜,仿佛埋藏千百年的玉佩经过岁月的打磨,在阳光下展现出了独有的温润光泽。  这种气质既来源于玉的意象本身的丰富性,是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惆怅;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强;还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一眼万年。质朴又充满质感的玉,每一块都有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或是完璧归赵的斗智斗勇,或是情定三生的爱怨痴缠,玉代表着中国人雅然自在,含蓄不惑,又洒脱自在的气质。 这种气质同样来源于霸王别姬故事的所承载的历史感。无论是诗词描绘的情境: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还是戏曲千百年来的吟唱,国仇家恨,霸王美人,生死诀别,刎颈自戕的凄婉与四面楚歌的悲壮。乃至是张国荣在电影演绎的风华绝代的虞姬。 所以,当歌曲响起戏曲前奏的时刻,五千年的历史的血脉像基因一样刻写在生命的每一个细胞里。丰富又难以言喻的怅然,仿佛一下子经历了整个岁月,又仿佛焦灼地等待戏的开场。 葫芦丝悠婉的韵律像戏曲旦角抛出的水袖,古筝的复调韵律则像电影的蒙太奇镜头,又仿佛拉着灵魂一同堕入云牵雾扰的梦境,一同穿越时空…… 英文的歌词是霸王的内心独白,是西方戏剧方式对东方经典戏剧的交错表达。 中文的歌词是现代诗,用简单直接的意象叠加造成视听冲击,玉是什么呢?不仅承载着文明,更有原初生命的力量感。 英文歌词以戏剧的形式展现,而中文歌词以诗歌的形式展现。戏腔的部分出现在英文部分,虞姬的言辞应答了霸王的内心独白,成就了戏剧故事最终的完整性。 而结尾部分的余音绕梁,缓缓将我带出这场戏,这场梦,玉的意象就这样深深地刻写在记忆里…… 如羽,如虞,如玉,如你。  张艺兴四胎的理念是并蒂莲,不仅是佛魔一念间,也是中西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文字与文字的裂变,是男性剖白与女性的应答,是诗歌与旋律的盛宴。 《玉》成熟地展示了张艺兴一直以来推崇的M-POP,熟悉又新鲜,也许一个崭新音乐时代的帷幕,就要被这个追梦少年隆重开启。  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