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虎记-《马勒第一交响曲》的中国式聆听

(一)
听说,老虎的眼神有71种。因此,即便它静若处子,偃卧不动,眼波也依然慑人。
在欧洲,有一支童谣,同样也被多种语言传唱。有人说它源于法国,有人说它源于拉脱维亚,...莫衷一是。但歌词大意都差不多,仅以英语为例:
Are you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ing Dong,Ding Ding Dong.
(你在睡吗,你在睡吗?
约翰弟兄,约翰弟兄?
晨钟敲响,晨钟敲响,
叮叮咚,叮叮咚。)
约翰弟兄(在法国叫雅各弟兄,在德国叫雅各布弟兄)似乎是一个贪睡的年青修士,晨钟都已敲响,他还在高卧酣眠。
这支曲子传到中国,被另外配上歌词,就是尽人皆知的《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
真奇怪,真奇怪!
(Two tigers,two tigers,
run fast,run fast.
One has no tail,one has no ears.
So strange,so strange.)
约翰弟兄,你可曾梦见中国的老虎?
(二)
华南虎(拉丁文: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曾广泛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华南虎的第一只模式标本1905年采自福建厦门,因此它的拉丁文学名意为“厦门虎”。
华南虎的毛色被称为“烂草黄”。厦门鼓浪屿西北方隔海有山名“南太武”,山上多虎。民国5年(1916年)4月16日日落时分,鼓浪屿海滨游人遥见海面有稻草载浮而来;距离渐近,众人才发现竟是一只老虎,忙飞奔逃散。有人报警,岛上警民鸣锣击鼓吓之。老虎上岸后慌不择路,闯入一条断头狭巷,被巡捕射杀于巷内。此巷因名“虎巷”。(这条“虎巷”,就在我家以前住所的后面。)
然而,50年代以后,华南虎踪迹渐少。
2001年至2002年间,美国的提尔森博士受中国国家林业局委托,率队进山寻找华南虎。经过半年的实地勘察与调研后,提尔森在他的报告中指出:他们在江西、湖南、浙江等4省的8个自然保护区内均没有发现华南虎的踪影,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野生华南虎仍然存活。2002年底,兼任渥太华老虎基金会会长的提尔森公开发表了一份报告称:长期以来濒临灭绝的野生华南虎不幸绝种。
国内专家虽然坚称尚不能断定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但也承认“在过去的10年里,没有任何充分的野外证据能证明野生华南虎还存在,华南虎在野外的栖息地也已很少。”
约翰弟兄,就算你曾梦见过中国的老虎,在中国虎的故乡-厦门,还有南中国,它的真身,谁还有缘亲见?
(三)
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鄘,以童谣的曲调重新填词,作《国民革命军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1926年(民国15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这首歌被公布为暂代国歌。
于是,一支古老的欧洲童谣,传到中国,不但变成《两只老虎》,还曾充当过我们的国歌。
当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但同样的曲调,共产党人有不同的唱法: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两只老虎,就是这样各唱各的,貌合神离。
“一山不容二虎”,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
虎落平阳,2000年台湾大选,国民党败选;2004年,再败。
2007年5月19日,台北中正纪念堂正式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12月4日,文建会通过“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自发布日起3天生效,此后教育部随时可能拆除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牌匾。
跑到台湾的那只老虎,别说尾巴,连牙齿都快被人拔掉了。
也是12月4日,大陆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再次强调,无论周正龙所拍的照片中老虎是真是假,是否活体,都难以评估该地区野生华南虎的状况。专家们的野外调查,要等今年冬季该区域第一场降雪之后开展。
周猎人拍到的照片里,那只静卧的没有耳朵的老虎,眼神变幻不定,在等待落雪。
约翰弟兄,你可否悄悄告诉我,一支童谣,还能再唱出多少花样?
(四)
哦,对了,我好象忘了说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Titan),标题来自德国浪漫派诗人让·保罗的一首同名诗,全曲完成于1888年,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是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的内容与标题基本无关,其实是马勒的“青春之歌”。马勒起先将它称为交响诗,并分两大部分:“青年时代”和“人间喜剧”;后定为五个乐章,1894年在魏玛演出时删去第二乐章,现在通行的几乎都是四个乐章的版本。
这部交响曲使用了两段著名的旋律,其一是第一乐章(“无尽春日”)中引用了马勒自己创作的声乐套曲《旅人之歌》中的第二首《清晨我走过原野》;其二是第三乐章(“猎人的葬礼进行曲”),森林里的动物们为猎人送葬,装作悲伤,心中则是窃喜,用的正是德语《雅各布弟兄》(我们的《两只老虎》)的旋律,但调性变成小调,又加进了其他一些古怪的旋律,所以“葬礼”上充满嘲讽、戏谑的气息。
最近我听过一次现场,一个蹩脚的英国指挥把这部杰作弄得支离破碎,令我忍无可忍,只好回家天天听各种版本的录音来给耳朵“消毒”。
马勒不知道中国有《两只老虎》。但我是唱着这支童谣长大、而后才听到这部交响曲的。对于“马一”,我的中国式聆听经验里,从来无法摆脱这两只老虎。以前我会想起,打从北伐军兴,两个政党如何用同样的调子唱着不同的歌词,渐行渐远;而我们的中国,又如何被他们搞得面目全非。以后呢,马勒,难道你要让我想起台北牌楼卸下的匾额,和陕西猎户手中攥紧的一叠照片?
(五)
博尔赫斯有一首诗,《老虎的金黄》,他写道:
“哦,夕阳;哦,老虎,
神话、史诗的辉煌。
哦,可爱的金黄:
是光线,是毛发,
我梦想用渴望的手将它抚摩。”
在去世前两年的某天,博尔赫斯在朋友的庄园遇到并亲手抚摩到他“最后的老虎”。
他说:“我不会声称这只老虎,这只让我害怕的老虎,比其它的更真实,因为一棵橡树并不比梦中的形式更真实。”
我也不会声称,泅水而来、被打死在我旧家后巷的那只老虎,那只我不可能亲眼见过的老虎,比其它的老虎更真实。
我只能思绪混乱地听着,听得困顿不堪-马勒总是教人困顿不堪。
然后我会上床入睡,或许梦见老虎:
“漆黑的夜里有一种笑声笑断我坟墓的木板
你可知道 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
正当水面上渡过一只火红的老虎
你的笑声使河流漂浮
的老虎
断了两根骨头
正当这条河流开始在存有笑声的黑夜里结冰
断腿的老虎顺流而下,来到我的
窗前
一块埋葬老虎的木板
被一种笑声笑断两截 ”*
不,在“马一”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的乐声中,我无法从梦里把上面提到过的所有老虎埋葬。一只都不能。
(六)
既已如此,次日醒来,何不回到第一乐章中的一曲《清晨我走过原野》:
“清晨我走过田野,
青草挂满露水;
快乐的鸟儿向我啼唱,
‘嘿,是你呀!
早晨好!
这世界多么美妙。
咕咕,咕咕!
美丽而明亮,
啊,我爱这世界。’”
我也不会告诉鸟儿,昨夜,我梦到了春天:山上、原野上,积雪纷纷融化,雪水汇入尼斯湖,湖里有两只中国老虎,在快乐地游泳。
但我后来惊醒了:
“现在我的好运是否也会开花?
不,不!
我清楚知道,
它永远不会开放!”**
(七)
中国,你听:
“晨钟敲响,晨钟敲响,
叮叮咚,叮叮咚。”
你也醒来了吗?
*海子:《死亡之诗》(之一)
**《清晨我走过原野》末段歌词
听说,老虎的眼神有71种。因此,即便它静若处子,偃卧不动,眼波也依然慑人。
在欧洲,有一支童谣,同样也被多种语言传唱。有人说它源于法国,有人说它源于拉脱维亚,...莫衷一是。但歌词大意都差不多,仅以英语为例:
Are you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ing Dong,Ding Ding Dong.
(你在睡吗,你在睡吗?
约翰弟兄,约翰弟兄?
晨钟敲响,晨钟敲响,
叮叮咚,叮叮咚。)
约翰弟兄(在法国叫雅各弟兄,在德国叫雅各布弟兄)似乎是一个贪睡的年青修士,晨钟都已敲响,他还在高卧酣眠。
这支曲子传到中国,被另外配上歌词,就是尽人皆知的《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
真奇怪,真奇怪!
(Two tigers,two tigers,
run fast,run fast.
One has no tail,one has no ears.
So strange,so strange.)
约翰弟兄,你可曾梦见中国的老虎?
(二)
华南虎(拉丁文: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曾广泛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华南虎的第一只模式标本1905年采自福建厦门,因此它的拉丁文学名意为“厦门虎”。
华南虎的毛色被称为“烂草黄”。厦门鼓浪屿西北方隔海有山名“南太武”,山上多虎。民国5年(1916年)4月16日日落时分,鼓浪屿海滨游人遥见海面有稻草载浮而来;距离渐近,众人才发现竟是一只老虎,忙飞奔逃散。有人报警,岛上警民鸣锣击鼓吓之。老虎上岸后慌不择路,闯入一条断头狭巷,被巡捕射杀于巷内。此巷因名“虎巷”。(这条“虎巷”,就在我家以前住所的后面。)
然而,50年代以后,华南虎踪迹渐少。
2001年至2002年间,美国的提尔森博士受中国国家林业局委托,率队进山寻找华南虎。经过半年的实地勘察与调研后,提尔森在他的报告中指出:他们在江西、湖南、浙江等4省的8个自然保护区内均没有发现华南虎的踪影,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野生华南虎仍然存活。2002年底,兼任渥太华老虎基金会会长的提尔森公开发表了一份报告称:长期以来濒临灭绝的野生华南虎不幸绝种。
国内专家虽然坚称尚不能断定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但也承认“在过去的10年里,没有任何充分的野外证据能证明野生华南虎还存在,华南虎在野外的栖息地也已很少。”
约翰弟兄,就算你曾梦见过中国的老虎,在中国虎的故乡-厦门,还有南中国,它的真身,谁还有缘亲见?
(三)
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鄘,以童谣的曲调重新填词,作《国民革命军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1926年(民国15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这首歌被公布为暂代国歌。
于是,一支古老的欧洲童谣,传到中国,不但变成《两只老虎》,还曾充当过我们的国歌。
当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但同样的曲调,共产党人有不同的唱法: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两只老虎,就是这样各唱各的,貌合神离。
“一山不容二虎”,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
虎落平阳,2000年台湾大选,国民党败选;2004年,再败。
2007年5月19日,台北中正纪念堂正式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12月4日,文建会通过“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自发布日起3天生效,此后教育部随时可能拆除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牌匾。
跑到台湾的那只老虎,别说尾巴,连牙齿都快被人拔掉了。
也是12月4日,大陆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再次强调,无论周正龙所拍的照片中老虎是真是假,是否活体,都难以评估该地区野生华南虎的状况。专家们的野外调查,要等今年冬季该区域第一场降雪之后开展。
周猎人拍到的照片里,那只静卧的没有耳朵的老虎,眼神变幻不定,在等待落雪。
约翰弟兄,你可否悄悄告诉我,一支童谣,还能再唱出多少花样?
(四)
哦,对了,我好象忘了说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Titan),标题来自德国浪漫派诗人让·保罗的一首同名诗,全曲完成于1888年,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是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的内容与标题基本无关,其实是马勒的“青春之歌”。马勒起先将它称为交响诗,并分两大部分:“青年时代”和“人间喜剧”;后定为五个乐章,1894年在魏玛演出时删去第二乐章,现在通行的几乎都是四个乐章的版本。
这部交响曲使用了两段著名的旋律,其一是第一乐章(“无尽春日”)中引用了马勒自己创作的声乐套曲《旅人之歌》中的第二首《清晨我走过原野》;其二是第三乐章(“猎人的葬礼进行曲”),森林里的动物们为猎人送葬,装作悲伤,心中则是窃喜,用的正是德语《雅各布弟兄》(我们的《两只老虎》)的旋律,但调性变成小调,又加进了其他一些古怪的旋律,所以“葬礼”上充满嘲讽、戏谑的气息。
最近我听过一次现场,一个蹩脚的英国指挥把这部杰作弄得支离破碎,令我忍无可忍,只好回家天天听各种版本的录音来给耳朵“消毒”。
马勒不知道中国有《两只老虎》。但我是唱着这支童谣长大、而后才听到这部交响曲的。对于“马一”,我的中国式聆听经验里,从来无法摆脱这两只老虎。以前我会想起,打从北伐军兴,两个政党如何用同样的调子唱着不同的歌词,渐行渐远;而我们的中国,又如何被他们搞得面目全非。以后呢,马勒,难道你要让我想起台北牌楼卸下的匾额,和陕西猎户手中攥紧的一叠照片?
(五)
博尔赫斯有一首诗,《老虎的金黄》,他写道:
“哦,夕阳;哦,老虎,
神话、史诗的辉煌。
哦,可爱的金黄:
是光线,是毛发,
我梦想用渴望的手将它抚摩。”
在去世前两年的某天,博尔赫斯在朋友的庄园遇到并亲手抚摩到他“最后的老虎”。
他说:“我不会声称这只老虎,这只让我害怕的老虎,比其它的更真实,因为一棵橡树并不比梦中的形式更真实。”
我也不会声称,泅水而来、被打死在我旧家后巷的那只老虎,那只我不可能亲眼见过的老虎,比其它的老虎更真实。
我只能思绪混乱地听着,听得困顿不堪-马勒总是教人困顿不堪。
然后我会上床入睡,或许梦见老虎:
“漆黑的夜里有一种笑声笑断我坟墓的木板
你可知道 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
正当水面上渡过一只火红的老虎
你的笑声使河流漂浮
的老虎
断了两根骨头
正当这条河流开始在存有笑声的黑夜里结冰
断腿的老虎顺流而下,来到我的
窗前
一块埋葬老虎的木板
被一种笑声笑断两截 ”*
不,在“马一”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的乐声中,我无法从梦里把上面提到过的所有老虎埋葬。一只都不能。
(六)
既已如此,次日醒来,何不回到第一乐章中的一曲《清晨我走过原野》:
“清晨我走过田野,
青草挂满露水;
快乐的鸟儿向我啼唱,
‘嘿,是你呀!
早晨好!
这世界多么美妙。
咕咕,咕咕!
美丽而明亮,
啊,我爱这世界。’”
我也不会告诉鸟儿,昨夜,我梦到了春天:山上、原野上,积雪纷纷融化,雪水汇入尼斯湖,湖里有两只中国老虎,在快乐地游泳。
但我后来惊醒了:
“现在我的好运是否也会开花?
不,不!
我清楚知道,
它永远不会开放!”**
(七)
中国,你听:
“晨钟敲响,晨钟敲响,
叮叮咚,叮叮咚。”
你也醒来了吗?
*海子:《死亡之诗》(之一)
**《清晨我走过原野》末段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