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女青年的高叉
这不是莫文蔚第一次穿高叉泳装,对于这妖精,衣服有时候太过多余,所以直接扒光了拍的照片搜下来也不少。
对伊的了解,20%来自电影,20%来自音乐,10%来自广告代言,剩下50%完全没概念,其实作为一个演唱中文歌曲的香港歌手,对于本超模这样一个基本不太涉足华语音乐的人,能有50%的印象指数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甚至也能哼哼两句“那啥那啥好好来爱你,昂昂昂昂昂昂的游戏”。
伊不漂亮、不丰满,嗓音条件,升华了说算有特质和辨识度,也有人劝阻本超模尽量不要听伊的live,因为我这样有点偏执的人,估计听了后要把伊贬低个半死,所以伊的歌,本超模一直老老实实听CD。
其实伊是个有脑子也有腔调的人,看看伊的履历就觉得,这种家境出身和良好造诣的人,来娱乐圈简直就是和穷人抢饭碗。本超模一直觉得,娱乐圈就是我这种穷人发家的糜乱夜场,看到这种玩票性质进来的人就眼红啊!不就腿长点么!!比啊!比啊!!!老子浓密茂盛发质亮泽的腿毛你跟我比啊!!!!!
好了,说腔调。
所谓“腔调”,这不是诸如“...嗯,其实你长得很有气质”这种骂人不见血的狠话,当然我们承认“腔调”这玩意儿也是很玄乎的,但又具体的体现在各个方面,都给人带来一种,呃…… 在腊月天被驴子猛踢一下过会儿才觉得疼但为时已晚造成轻者骨折重者内出血的东西。
例如 Karen 的每张硬照,朴实的来说,都是艺术品,比如家能相机的广告、比如粥大福首饰的广告、比如铁大时手表的广告、比如丽士洗头发的广告…… 照片里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内是“腔调”;例如 Karen 的电影人生,某女流氓的内口龅牙啦、某天使手中的火器啦、某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啦…… 演技不说炉火纯青,但人物性格绝对鲜活跳脱有血有肉,内也是“腔调”; 例如 Karen 的男人们:从德国男子的初恋,到周星星,到冯德伦,都是红颜配才子,尤其现在,每当记者问起,从不隐瞒,也不虚伪,哈哈一笑就和大家打太极开玩笑,须臾之间就进入下一个话题,内还是“腔调”。
其实重点应该说说伊的新专辑,真正拿腔拿调的东西,要不我这篇文章扯谈到现在都没出来个中心思想。
So,【L!VE IS…Karen Mok】 11月30发行的新专辑,传说在法国 Moulin Rough 拍的所有照片,打眼看上去就是 Madonna 2005 年的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的重融再造。都说谢绝借鉴抄袭可耻,但怎么说呢,人要照着老虎画了只老虎出来你还真是得佩服,尤其内高叉的致命亮相,“大姑娘美勒内嘿大姑娘俏~”,所以我不得不双重标准的给伊以及伊的高叉颇高赞誉,据传说这次的卖点是伊全程是自己的制作人,从而可以看得出伊想把自己扒光不是算计了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于是整张专辑下来感觉伊自娱自乐得很开心。
其实听歌前,我一直以为这张碟的风格也会和忆莲姐姐的《呼吸》内样大玩复古 Disco,并打算草草就打发了这张流水pop作品,但后来音符跃动,才发现不是嫩么回事儿。
就说几首歌吧。
国风之作:其实大家这几年应该被一哄而上良莠不齐的中国风恶心了,反正这年头,要是能操个二胡古筝在歌曲里拨弄出点响的,说好听点是中国风,实话实说就是中过风。当听到《隐隐》,我怀疑我是不是在听《当爱已成往事》,但后来觉得,嗯,唢呐出现的时候很好很强大,这个京剧台班噱头玩的够过瘾;然后顿时场景变换,一阵绛州大鼓拉开《Diva》的火红大幕,随后古筝的一段独奏行云流水,但丝毫没有降低歌曲的妖艳迷离,感觉置身于,嗯,很有腔调的罂粟花丛中,嗯,很有腔调。
型格之作:其实还有一首歌和《Diva》感觉孪生,就是第二首《请把手机关掉》,两首歌曲都是有“型格”:略微带些冰冷的电子感,Karen 的嗓音么,飘忽慵懒,似乎抽离于歌词存活,又字字珠玑的雕琢着歌曲的意境;当然还有《Diva》中的两首古典文学作品的著名片断,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和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分别借这两节抒发了感情中戏剧女主角的潜台词,虽然感觉和 Madonna 的 Take a Bow 中“人生如戏”的概念很像,不过要不说文艺女青年就是文艺女青年,怎么都要咬文嚼字博古通今一下才能证明人家是在国外读过两个大学会五种语言的高叉文艺女青年!
采样之作:当然最让本超模泪崩的绝对是两首歌曲用到的 Sample:《头号粉丝》和《散》。首先是《头》里面的,怎么会怎么可以怎么可伦用到了本超模的大爱“Madame Butterfly”剧中的经典唱段“Un bel di, vedremo”(普契尼著名三幕歌剧《蝴蝶夫人》的唱段《美好的一天》),吉他伴奏下立时烘托出一种温柔舒缓的法式香颂的轻松氛围,Karen 的歌剧唱腔经过特殊处理后,变成了黑胶那样的粗颗粒感,整首歌让人跟着轻松摇摆~ 然后是Tony Bennett大人的“Stranger In Paradise”,其实要追溯来源,最早应该是Aleksandr Borodin 的四幕歌剧“Prince Igor”里的唱段“Polovtsian Dances And Chorus”(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波菲烈维奇•鲍罗丁的四幕歌剧《伊果王子》中的唱段《鞑靼舞曲》),当然现代大多用到的 Sample,出处都应该是 Tony 老爷子的爵士版本了,但 Karen 的翻唱,貌似乍一听上去着实更加 Jazz 味道醇厚些,就好比那女子收了高叉,老老实实在钢琴上滚来滚去的,脑海中虚拟着一段爱情,然后一定是以黑白片效果来拍摄这个文艺场景,不露点,也不露蛋。
所谓主打的《日场夜场》和《台》,相较之下反而显得有些无趣乏味,本来《台》的卖相貌似不错,又是Jay又是Gay的,可惜曲调编排得实在不甚中听,所以不提也罢了。
看到很多粉丝听客说没有当初《一朵金花》的一鸣惊人,或者这张专辑中没有传唱都很高的莫式情歌,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严肃的搬出歌手早前的里程碑,其实《L!ve is…》的风格尝试了更多,也可以说是一种进化:虽然不是第一次玩国风——但趋于成熟,千变万化的型格——更加拿捏得当,懂得采样经典——成品又全是独门的“莫式制造”。所以说,人家做的河蟹很好吃,就不能去弄个大闸蟹尝尝么?我们要做到一专多能,做新世纪高科技复合型的高叉人才。
总的来说,这个舞池里的文艺女青年,略有腔调之下,高叉很好看,歌曲很好听,很好,很强大,啦啦啦,啦啦啦。
对伊的了解,20%来自电影,20%来自音乐,10%来自广告代言,剩下50%完全没概念,其实作为一个演唱中文歌曲的香港歌手,对于本超模这样一个基本不太涉足华语音乐的人,能有50%的印象指数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甚至也能哼哼两句“那啥那啥好好来爱你,昂昂昂昂昂昂的游戏”。
伊不漂亮、不丰满,嗓音条件,升华了说算有特质和辨识度,也有人劝阻本超模尽量不要听伊的live,因为我这样有点偏执的人,估计听了后要把伊贬低个半死,所以伊的歌,本超模一直老老实实听CD。
其实伊是个有脑子也有腔调的人,看看伊的履历就觉得,这种家境出身和良好造诣的人,来娱乐圈简直就是和穷人抢饭碗。本超模一直觉得,娱乐圈就是我这种穷人发家的糜乱夜场,看到这种玩票性质进来的人就眼红啊!不就腿长点么!!比啊!比啊!!!老子浓密茂盛发质亮泽的腿毛你跟我比啊!!!!!
好了,说腔调。
所谓“腔调”,这不是诸如“...嗯,其实你长得很有气质”这种骂人不见血的狠话,当然我们承认“腔调”这玩意儿也是很玄乎的,但又具体的体现在各个方面,都给人带来一种,呃…… 在腊月天被驴子猛踢一下过会儿才觉得疼但为时已晚造成轻者骨折重者内出血的东西。
例如 Karen 的每张硬照,朴实的来说,都是艺术品,比如家能相机的广告、比如粥大福首饰的广告、比如铁大时手表的广告、比如丽士洗头发的广告…… 照片里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内是“腔调”;例如 Karen 的电影人生,某女流氓的内口龅牙啦、某天使手中的火器啦、某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啦…… 演技不说炉火纯青,但人物性格绝对鲜活跳脱有血有肉,内也是“腔调”; 例如 Karen 的男人们:从德国男子的初恋,到周星星,到冯德伦,都是红颜配才子,尤其现在,每当记者问起,从不隐瞒,也不虚伪,哈哈一笑就和大家打太极开玩笑,须臾之间就进入下一个话题,内还是“腔调”。
其实重点应该说说伊的新专辑,真正拿腔拿调的东西,要不我这篇文章扯谈到现在都没出来个中心思想。
So,【L!VE IS…Karen Mok】 11月30发行的新专辑,传说在法国 Moulin Rough 拍的所有照片,打眼看上去就是 Madonna 2005 年的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的重融再造。都说谢绝借鉴抄袭可耻,但怎么说呢,人要照着老虎画了只老虎出来你还真是得佩服,尤其内高叉的致命亮相,“大姑娘美勒内嘿大姑娘俏~”,所以我不得不双重标准的给伊以及伊的高叉颇高赞誉,据传说这次的卖点是伊全程是自己的制作人,从而可以看得出伊想把自己扒光不是算计了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于是整张专辑下来感觉伊自娱自乐得很开心。
其实听歌前,我一直以为这张碟的风格也会和忆莲姐姐的《呼吸》内样大玩复古 Disco,并打算草草就打发了这张流水pop作品,但后来音符跃动,才发现不是嫩么回事儿。
就说几首歌吧。
国风之作:其实大家这几年应该被一哄而上良莠不齐的中国风恶心了,反正这年头,要是能操个二胡古筝在歌曲里拨弄出点响的,说好听点是中国风,实话实说就是中过风。当听到《隐隐》,我怀疑我是不是在听《当爱已成往事》,但后来觉得,嗯,唢呐出现的时候很好很强大,这个京剧台班噱头玩的够过瘾;然后顿时场景变换,一阵绛州大鼓拉开《Diva》的火红大幕,随后古筝的一段独奏行云流水,但丝毫没有降低歌曲的妖艳迷离,感觉置身于,嗯,很有腔调的罂粟花丛中,嗯,很有腔调。
型格之作:其实还有一首歌和《Diva》感觉孪生,就是第二首《请把手机关掉》,两首歌曲都是有“型格”:略微带些冰冷的电子感,Karen 的嗓音么,飘忽慵懒,似乎抽离于歌词存活,又字字珠玑的雕琢着歌曲的意境;当然还有《Diva》中的两首古典文学作品的著名片断,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和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分别借这两节抒发了感情中戏剧女主角的潜台词,虽然感觉和 Madonna 的 Take a Bow 中“人生如戏”的概念很像,不过要不说文艺女青年就是文艺女青年,怎么都要咬文嚼字博古通今一下才能证明人家是在国外读过两个大学会五种语言的高叉文艺女青年!
采样之作:当然最让本超模泪崩的绝对是两首歌曲用到的 Sample:《头号粉丝》和《散》。首先是《头》里面的,怎么会怎么可以怎么可伦用到了本超模的大爱“Madame Butterfly”剧中的经典唱段“Un bel di, vedremo”(普契尼著名三幕歌剧《蝴蝶夫人》的唱段《美好的一天》),吉他伴奏下立时烘托出一种温柔舒缓的法式香颂的轻松氛围,Karen 的歌剧唱腔经过特殊处理后,变成了黑胶那样的粗颗粒感,整首歌让人跟着轻松摇摆~ 然后是Tony Bennett大人的“Stranger In Paradise”,其实要追溯来源,最早应该是Aleksandr Borodin 的四幕歌剧“Prince Igor”里的唱段“Polovtsian Dances And Chorus”(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波菲烈维奇•鲍罗丁的四幕歌剧《伊果王子》中的唱段《鞑靼舞曲》),当然现代大多用到的 Sample,出处都应该是 Tony 老爷子的爵士版本了,但 Karen 的翻唱,貌似乍一听上去着实更加 Jazz 味道醇厚些,就好比那女子收了高叉,老老实实在钢琴上滚来滚去的,脑海中虚拟着一段爱情,然后一定是以黑白片效果来拍摄这个文艺场景,不露点,也不露蛋。
所谓主打的《日场夜场》和《台》,相较之下反而显得有些无趣乏味,本来《台》的卖相貌似不错,又是Jay又是Gay的,可惜曲调编排得实在不甚中听,所以不提也罢了。
看到很多粉丝听客说没有当初《一朵金花》的一鸣惊人,或者这张专辑中没有传唱都很高的莫式情歌,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严肃的搬出歌手早前的里程碑,其实《L!ve is…》的风格尝试了更多,也可以说是一种进化:虽然不是第一次玩国风——但趋于成熟,千变万化的型格——更加拿捏得当,懂得采样经典——成品又全是独门的“莫式制造”。所以说,人家做的河蟹很好吃,就不能去弄个大闸蟹尝尝么?我们要做到一专多能,做新世纪高科技复合型的高叉人才。
总的来说,这个舞池里的文艺女青年,略有腔调之下,高叉很好看,歌曲很好听,很好,很强大,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