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呼唤》:一张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专辑
在进入正文前,要先纠正一个大多数人对翻唱专辑的误区。
实际上,相比原创作品,翻唱专辑的难度往往更大。一来选曲常常如同大海捞针,要找到适合歌手的歌曲并不容易;二来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出新,围绕全新的主线形成一个新有机整体外,还保留歌手鲜明的音乐风格,这同样是个博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翻唱”这件事,歌手必须直面“珠玉在前”,除了一些小众冷门曲目外,大众对作品的认知很大程度都来自原唱,如何翻唱、如何成功翻唱等,都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华语乐坛在翻唱专辑里做得出彩的,除了王菲《菲靡靡之音》、关淑怡《“EX” All Time Favourites》、林忆莲《陪着我走 in Search of Lost Time》等,但优质的专辑数量也处于相对稀缺的地步。
再看王若琳这张《爱的呼唤》,同样是翻唱专辑,选歌上也盘活了一些老歌经典,更是自《午夜剧院》后王若琳的再次出击……它的种种特质勾连,在我看来是能称之为成功的。
一方面,王若琳身上有着典型的艺术家气质和强烈的创作者属性。
她能通过音乐大致构造出自己的意图,并勾勒出自己音乐之路的理想蓝图。同时她还能适应多种音乐风格的切换,当你试图用爵士、流行定位她的时候,她又把朋克、电子、独立音乐等玩得非常娴熟;当你以为她在原创的路线上继续拓展与创新的时候,她又交出一张让人咋舌的翻唱专辑,质量绝对不低。想法和执行上,总是同步并行的。
另一方面,深挖专辑的特质,你又会发现王若琳迈步向不同阶段的成长。从哥特摇滚专辑《House of Bullies》到富有戏剧和电影感的专辑《摩登悲剧》再到以迷幻曲风和真实管弦乐器包装贯穿的翻唱专辑《爱的呼唤》,就是三张完全不同的作品。
这一张不仅仅比之前更现代,巧用了编曲和合成器的润色加分;更精准,比如时间线上锁定在60到80年代中、日、粤的经典情歌作品;更情绪化,歌曲都被赋予了以女人为主要参照对象的爱恨情仇;也形成了一种更简明扼要的直入表达,明明这些歌曲已经离当下很遥远、离大众也有距离,却因为她的复古馥郁电子包裹的翻唱成了一张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作品。
王若琳以当下时髦前卫的再创作理念,融合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让这些老歌统统容光焕发,成为了和原版有绝对差异的作品。这种差异,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改造。
从视觉系上看,专辑主打的是六七十年代兴盛的宇宙科幻风格,脱胎于其中一首歌曲《魅せられて》 (“爱的迷恋”日文版) ,但元素上反而嫁接了一些Cult片才有的跳脱感和影像风格,复古、新颖却不落窠臼。MV同样延续了这种审美体系,继上张专辑《摩登悲剧》后王若琳与MV导演Robert Youngblood再度合作,打造出一个“爱的呼唤宇宙”设定。5支MV先后推出,都是极具电影感的作品,以连环但完全不同的叙事模式展开。
再看整装专辑的企划展开,与《魅せられて》同样密不可分,甚至它可以成为整张专辑的灵魂。原唱翁倩玉,她的演唱是以一种热情的恳切去呼应爱的呼唤,但王若琳放弃了那样的描摹方法,在整张专辑的呈现上都用一种现代Romantic的方式去紧扣专辑中对爱渴望的深层次主题,搭建出一个承载了故事情节、情绪和想象力的世界。在唱腔上、在器乐选择和合成器音色上,冷色唱腔和疏离的音乐质感,都保留了极强的王若琳音乐特质。
这也难怪专辑《爱的呼唤》跨度20年代,主要来自邓丽君、美空云雀和翁倩玉等人的十一首歌,无不是以日本昭和歌谣为主轴,以西式复古编曲修饰,三种语言的共通让情绪上一脉相承,翻唱这些歌组成了这次王若琳的全新亮相。它们以一种填补和融合的手法,代入了王若琳的音乐表达式,推动了这张专辑的真正成功。
歌曲中有三首同时收录了国语版和日本原版的歌曲。《苹果花》、《爱人》和《我只在乎你》都取自昭和时期的歌谣作品,它们的国语版从流行度上有所差异,但日本原版都是引领一个时代流行的优秀作品。歌曲都以一种补合的音乐价值形态,从旋律出发到不同情景中的游弋勾勒出王若琳多变的音乐本色。
开场曲《苹果花》和歌曲的日文版《リンゴ追分》是整装专辑一个哀伤的铺垫,也是整装专辑一个气质的贯穿。日文原版来自由小泽不二夫作词,米山正夫作曲,美空云雀在1952年演唱的名曲,描写了一位少女在苹果花开的季节想念过世的母亲。歌曲曾被多位歌手翻唱,国语原版则是由张露在1965年翻唱和改编成国语版《苹果花》,这也是Joanna在Cover时最主要的参照标准。
以两首歌对照来看,王若琳的翻唱采用了一种重配饰、轻人声的表达,尽量弱化个人演唱部分,来突出编曲与专辑概念,基本上也是整张专辑的一个主导方向。听《苹果花》和《リンゴ追分》就能明显感觉出来,王若琳的演唱很轻,咬字位很惊喜,延伸出如在耳边低音的明显辨识度听感。而编曲上可归为三条线,有真实乐器,也有迷幻向的电子合成器,形成了丰富的配饰组成——横笛、黑管、巴松管、竖琴这是一条线,大中小提琴等弦乐器加上鼓、吉他、键盘等这又是另一条线,而60年代“Switched-on”电子合成器音色配上特质的录音设备,在氛围上平添了许多哀婉神秘的场景感,通过歌曲一举将人带入往日时光中。
歌曲《爱人》、《我只在乎你》的国语和日语版都来自邓丽君,是整张专辑大众熟悉度最高的几首,拿下诸多大奖,翻唱数量之多,也是翻唱难度相对最大的,但王若琳以一种自我特色的重塑表达,借助出新的编曲,将歌曲导向个人作者化的转折点。
《爱人》是少见的有关第三者的歌曲,女子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大有一种决绝的心态,它的一种反世俗、自我化的表达,也是情绪最强烈的。而王若琳的翻唱自然也是以情绪为主导,通过编曲制造出戏剧化的成分。开头的吟唱呓语是一段加分,而整首歌的演唱更是一气呵成。以弦乐和重击鼓点,以及电子合成器制造出的强冲突,副歌“情爱着我/请再爱着我/甜蜜的感觉吸引我”以层次分明的曲调将爱释放。国语版和日版中,《爱人》日文版无疑是一个更集大成的呈现。
与《爱人》不同,另一首《我只在乎你》与《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则是情绪完全两极的表达。上一首是迅速剪辑“放”,这一首则是沉入内敛的“收”——不仅编曲尽可能极简,人声也是这张专辑里一个相对较主导型的编排,是一种很有想法、很高级的改编。它与之前的翻唱都完全不一样,吉他弹奏DEMO做铺垫,节奏放缓做情绪梳理,副歌更是放掉演奏完全交给人声,王若琳的嗓音穿插在这首歌中非常美好,情感也接近一种最真挚的状态。在细腻柔情的咬字里,时光的恬淡和诉说的美好都交相辉映成一幅如诗的卷轴。
除了专辑收录的这六首,两首相对冷门的国语《寒雨曲》和《奈何》、两首被多次翻唱的粤语《忘记他》和《漫步人生路》则是大热曲目,都是非常优质的表达。前两首见凄楚哀怜,后两首见洒脱恣意和人情世故,情绪的对撞,在编曲和演唱上的差异化,都显而易见王若琳音乐的可能性。
翻唱自潘秀琼的《寒雨曲》被改成了一首有着强大戏剧张力的作品,从旋律到唱腔都笼罩着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法,王若琳的演唱非常值得回味。
而其余三首歌则或多或少都与邓丽君有关系:
《奈何》是当年被邓丽君翻唱的曲目之一,但歌曲首唱还需要追溯到1976年刘文正的版本,但每个版本对应的演唱方式并不相同。刘文正是雄浑的声乐唱法版,邓丽君是小调编曲,而王若琳则是以复古小调为基底,编曲糅合了”Swiched-on” Nashville Conuntry Music和多种器乐表达的新作品,她的音乐个性贯穿在这首歌的枝叶中。
《忘记他》翻唱自邓丽君,但不同于任何一版。虽说是一首粤语歌,但王若琳很会唱,她的演唱也灵动自如、并倚重于节奏律动而非冷色调的情感。这首歌的编曲拿掉了弦乐,人声加上电子合成器音色,小喇叭和Bouzouki琴构成点睛之笔,整首歌的风格都做了大刀阔斧的变化,现代感但又不离复古情调。歌曲的重心落点在了内心侧写,声音里的情绪是缠绵悱恻的,但整首歌的呈现却又相当有记忆点,听多几次会上头。
另一首《漫步人生路》则被定性为有勇气的女孩,节奏感和律动感都更强,开篇的民俗风的合唱吟唱,中段的重编曲等,让这首歌的风格接近一种自由西洋风格。这首歌的演绎是一种高级与个体的联袂,王若琳把这首歌摇身一变成为自己人生的侧写。当然,这首歌的MV也非常有意思,王若琳化身为航天员,踏上新的旅程。
至于整张专辑最重要的一首,也是专辑的主打《魅せられて》(“爱的迷恋”日文版),是最贴近王若琳追求音乐表达的。她以翻唱向音乐发起挑战,用作品搭建起一个宏大细腻的宇宙观。《魅せられて》是她对音乐的迷恋,而“爱的迷恋”变成“爱的呼唤”更是顺应了专辑的内核和概念,达成了一次融合。
这首歌也是王若琳自己在这张专辑里最爱的一首。翻唱自翁倩玉,但编曲非常时髦大胆,串联了恐怖鬼片和动漫冒险这两种配乐形式,以昭和曲风的作品融入新时代的匠气精神,王若琳的演唱是一种极致的自由状态。
不得不说,这张《爱的呼唤》挑选了华语和日语流行乐坛女歌手的作品进行重新演绎、但全是“王若琳”化的出新体验,都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创新之举。在这个概念之下,王若琳冲出小众音乐的瓶颈,多种音乐风格于一体、多种曲风和语种完美切换,缔造了翻唱专辑的更多可能性。
王若琳,用一张反其道行王若琳的翻唱专辑,实现了作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