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编导的电视台

专辑:JTV
艺人:侧田
厂牌:Gold Label
时间:2007/11/16
评分:★★☆
《JTV——没有编导的电视台》
2005年的那张同名专辑《Justin》虽然算不上惊艳开场,但K歌之余仍能换来一点小格调、一丝小清新的创作,却还是让香港乐坛对侧田这位由幕后转幕前的新生代歌手刮目相看,诸如R&B小天王之类的美誉更是倾力向他身上灌溉。在四个月过后的第二张专辑里,侧田则又凭借着与恩师雷颂德合作的一曲复古八十年代“草蜢”式舞曲的《决战二世祖》,让人看到了在严谨之余的轻佻一面。两张专辑之后,侧田红了。
尽管远有给古巨基的《大雄》和《伤追人》,近有给杨千嬅的《亦舒说》,但侧田的创作手笔却一般都还是局限于小品类的作品,也正是因为小品类的属性,使得它们往往不会在专辑中占有特别显眼的位置,偶尔能推上主打的,也不过是偏重于旋律的K歌而已。而且虽然侧田本人出生在美国,从小耳闻目睹的都是美国的流行音乐,但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因子,却还是让它的旋律偏重适合粤语发音的音律,这也让他的作品,总是因为旋律起伏不够大、感性棱角不够鲜明,而一直只能在南粤地区流行。
从《No Protection》到这张最新的《JTV》,侧田用了整整20个月才推出了新作,倒不是因为创作力的枯竭,而是因为创作定单接的太多之后,实在无瑕顾及自己的唱作安排。对于一个唱作歌手来讲,定单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前者可以除了收益之外,还能在与不同歌手的配合中扩展自己的创作思路,而后者则在考虑到目前香港乐坛这个小圈子的现状后,就不得不担心一种问题——匠气。
事实上,《JTV》这张专辑正是这么一张充满匠气,而且是没有灵气的匠气的专辑。整张唱片的旋律都偏于平淡,好似是侧田习惯了在他人的专辑用小品类的作品作润色,而在打理自己的专辑时,也一时没有调整好角色,于是将一大堆的二、三线作品打包放进了自己的新作里。甚至让他成名的首张专辑里的那种个性和自对自路的风格也不再显现,像《好人》和《我不是一个好人》的那种戏剧化的张力,《冰淇淋之味》里用Acoustic R&B编织的一派轻松惬意,以及K歌不忘添加感性和即兴的《命硬》,也都消失无踪。《JTV》所收入的作品,与外比则都是大路货,放到任何歌手的专辑里,都很难再听得出是侧田的创作;在内部互相比,也总是因为缺乏每首作品应该有的鲜明的创作胎记,而使得对比到最后,很容易就迷失了彼此之间的位置。
整张专辑十四条音轨中,除了一首开场曲和一首尾声曲之外,其余十二首中又分别有一首国语和英语来自于粤语版的翻唱,因此只有十首才是名正言顺的新作。这其中,侧田一人创作了八首曲子,另外两首,一首出自同厂牌的内地唱作人胡颜斌之手,另一首则出自陈台征。胡彦斌的《男人KTV》其实已经收录在他最新的国语专辑里,侧田此次拿来翻唱,除了肥水不流外人甜,由公司抢先让自己的歌手来占据粤语市场之外,恐怕也从另外一方面折射出这张专辑K歌作品实力的不强。作为一首拼贴了张学友的《吻别》和陈奕迅的《你的背包》作品,《男人KTV》其实并不无新意可言,因为这种招式早就被许多音乐人所尝试,而副歌时由经典旋律主导整首作品的趋势,也更显新作旋律的生硬,就像是为了架接经典而临时赶工的手笔。陈台证的《迟钝》则同样是旋律很不流畅,顺带着让侧田的感情运用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方杰的粤语填词同样是如同一盘散沙,由头至尾都没找准“迟钝”这个点,相对之下倒不如文静国语版的《路人甲》来得干净和清晰。
侧田自己的创作中,Funk味十足的《红地毡》对他自己或许算是新意,但如果放到港乐中,这样的编曲结构恐怕除了框架之外就再难剩下什么,而且粤语的太过铿锵有力的断句,也不如《Stuck On U》这首英文版对于侧田来讲更显自由。不过,在这首英文曲开始一段形同周董《上海一九四三》的旋律过后,侧田的音色倒的确不经意和周杰伦吻合,这倒是一种新鲜的发现。除此之外的《贝壳》想做出那种童谣的效果,但旋律却被切割得过于凌乱,失却了那种记忆感的流畅;《一句》的编曲或许能让人提一下神,但同样是因为旋律没有主心骨,而使得整首曲子更像是一首半成品,让人找不准一个固定的位置对歌曲流露出爱意,作为一张几乎都有二线的小家碧玉形作品构成的专辑,《JTV》最出彩的两首作品,恰恰亦是小品中的小品。《两个女人》的旋律自始至终紧贴着纯净又简洁的吉它弦上,无论曲和唱都极尽细腻和感性,颇能引人展开回忆遐想的潜力。《Morning After》回到了那种纯正的Soul感觉,这也正是侧田的特长,收放之间还是颇能展现出这种曲风原汁原味的感觉。
其实,这张专辑除了旋律上的平淡之外,歌词方面的败笔更是一大硬伤。谁都无法否认,在如今港乐已经陷于编曲模式僵化的境况下,很多时候如林夕、黄伟文这样的词人,在作品中注入概念的成份,是很能起到一种让音乐脱胎换骨的作用的。事实上,侧田的首张专辑中,林夕和黄伟文正是上演了他们曾经在陈奕迅专辑中上演过的双簧戏,你方写罢我又登场,《好人》和《我不是好人》的对局,无疑也让侧田首张专辑加分不少,而黄伟文《命硬》里的大家手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首歌曲的传唱添上了一道保险。而这张专辑主打的词人方杰,则是就单个的作品而言,他已经很容易因为写法复杂而迷失了主题,再就整张专辑有系统的构造一面而言,更看不出他有任何创造体系的野心和动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辑名《JTV》更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这张专辑也像方杰的词一样,放任自流又无甚惊喜,颇像是一个没有编导的电视台,在自娱自乐中仅仅只是完成了一项兴趣爱好而已。
文/爱地人
http://blog.sina.com.cn/aidiren
艺人:侧田
厂牌:Gold Label
时间:2007/11/16
评分:★★☆
《JTV——没有编导的电视台》
2005年的那张同名专辑《Justin》虽然算不上惊艳开场,但K歌之余仍能换来一点小格调、一丝小清新的创作,却还是让香港乐坛对侧田这位由幕后转幕前的新生代歌手刮目相看,诸如R&B小天王之类的美誉更是倾力向他身上灌溉。在四个月过后的第二张专辑里,侧田则又凭借着与恩师雷颂德合作的一曲复古八十年代“草蜢”式舞曲的《决战二世祖》,让人看到了在严谨之余的轻佻一面。两张专辑之后,侧田红了。
尽管远有给古巨基的《大雄》和《伤追人》,近有给杨千嬅的《亦舒说》,但侧田的创作手笔却一般都还是局限于小品类的作品,也正是因为小品类的属性,使得它们往往不会在专辑中占有特别显眼的位置,偶尔能推上主打的,也不过是偏重于旋律的K歌而已。而且虽然侧田本人出生在美国,从小耳闻目睹的都是美国的流行音乐,但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因子,却还是让它的旋律偏重适合粤语发音的音律,这也让他的作品,总是因为旋律起伏不够大、感性棱角不够鲜明,而一直只能在南粤地区流行。
从《No Protection》到这张最新的《JTV》,侧田用了整整20个月才推出了新作,倒不是因为创作力的枯竭,而是因为创作定单接的太多之后,实在无瑕顾及自己的唱作安排。对于一个唱作歌手来讲,定单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前者可以除了收益之外,还能在与不同歌手的配合中扩展自己的创作思路,而后者则在考虑到目前香港乐坛这个小圈子的现状后,就不得不担心一种问题——匠气。
事实上,《JTV》这张专辑正是这么一张充满匠气,而且是没有灵气的匠气的专辑。整张唱片的旋律都偏于平淡,好似是侧田习惯了在他人的专辑用小品类的作品作润色,而在打理自己的专辑时,也一时没有调整好角色,于是将一大堆的二、三线作品打包放进了自己的新作里。甚至让他成名的首张专辑里的那种个性和自对自路的风格也不再显现,像《好人》和《我不是一个好人》的那种戏剧化的张力,《冰淇淋之味》里用Acoustic R&B编织的一派轻松惬意,以及K歌不忘添加感性和即兴的《命硬》,也都消失无踪。《JTV》所收入的作品,与外比则都是大路货,放到任何歌手的专辑里,都很难再听得出是侧田的创作;在内部互相比,也总是因为缺乏每首作品应该有的鲜明的创作胎记,而使得对比到最后,很容易就迷失了彼此之间的位置。
整张专辑十四条音轨中,除了一首开场曲和一首尾声曲之外,其余十二首中又分别有一首国语和英语来自于粤语版的翻唱,因此只有十首才是名正言顺的新作。这其中,侧田一人创作了八首曲子,另外两首,一首出自同厂牌的内地唱作人胡颜斌之手,另一首则出自陈台征。胡彦斌的《男人KTV》其实已经收录在他最新的国语专辑里,侧田此次拿来翻唱,除了肥水不流外人甜,由公司抢先让自己的歌手来占据粤语市场之外,恐怕也从另外一方面折射出这张专辑K歌作品实力的不强。作为一首拼贴了张学友的《吻别》和陈奕迅的《你的背包》作品,《男人KTV》其实并不无新意可言,因为这种招式早就被许多音乐人所尝试,而副歌时由经典旋律主导整首作品的趋势,也更显新作旋律的生硬,就像是为了架接经典而临时赶工的手笔。陈台证的《迟钝》则同样是旋律很不流畅,顺带着让侧田的感情运用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方杰的粤语填词同样是如同一盘散沙,由头至尾都没找准“迟钝”这个点,相对之下倒不如文静国语版的《路人甲》来得干净和清晰。
侧田自己的创作中,Funk味十足的《红地毡》对他自己或许算是新意,但如果放到港乐中,这样的编曲结构恐怕除了框架之外就再难剩下什么,而且粤语的太过铿锵有力的断句,也不如《Stuck On U》这首英文版对于侧田来讲更显自由。不过,在这首英文曲开始一段形同周董《上海一九四三》的旋律过后,侧田的音色倒的确不经意和周杰伦吻合,这倒是一种新鲜的发现。除此之外的《贝壳》想做出那种童谣的效果,但旋律却被切割得过于凌乱,失却了那种记忆感的流畅;《一句》的编曲或许能让人提一下神,但同样是因为旋律没有主心骨,而使得整首曲子更像是一首半成品,让人找不准一个固定的位置对歌曲流露出爱意,作为一张几乎都有二线的小家碧玉形作品构成的专辑,《JTV》最出彩的两首作品,恰恰亦是小品中的小品。《两个女人》的旋律自始至终紧贴着纯净又简洁的吉它弦上,无论曲和唱都极尽细腻和感性,颇能引人展开回忆遐想的潜力。《Morning After》回到了那种纯正的Soul感觉,这也正是侧田的特长,收放之间还是颇能展现出这种曲风原汁原味的感觉。
其实,这张专辑除了旋律上的平淡之外,歌词方面的败笔更是一大硬伤。谁都无法否认,在如今港乐已经陷于编曲模式僵化的境况下,很多时候如林夕、黄伟文这样的词人,在作品中注入概念的成份,是很能起到一种让音乐脱胎换骨的作用的。事实上,侧田的首张专辑中,林夕和黄伟文正是上演了他们曾经在陈奕迅专辑中上演过的双簧戏,你方写罢我又登场,《好人》和《我不是好人》的对局,无疑也让侧田首张专辑加分不少,而黄伟文《命硬》里的大家手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首歌曲的传唱添上了一道保险。而这张专辑主打的词人方杰,则是就单个的作品而言,他已经很容易因为写法复杂而迷失了主题,再就整张专辑有系统的构造一面而言,更看不出他有任何创造体系的野心和动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辑名《JTV》更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这张专辑也像方杰的词一样,放任自流又无甚惊喜,颇像是一个没有编导的电视台,在自娱自乐中仅仅只是完成了一项兴趣爱好而已。
文/爱地人
http://blog.sina.com.cn/aidi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