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不是鲍家街43号
第一次听鲍家街43号是在北京音乐台,那是大约上初中,刚开始喜欢摇滚,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唐朝、黑豹、中国火1、张楚、何勇、红色部队是我们那时候的流行歌曲,清楚的记得收音机介绍鲍家街43号是中国第一支科班乐队(熟悉鲍家街43号一定都知道鲍家街43号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地址,最早乐队所有成员都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听了一首好像是《我真的需要》,感觉不错,就买了一盘磁带听。直到高中时一直都非常喜欢《小鸟》,可能大部分人都曾有种被囚禁过的感觉吧。。。。感觉那时的鲍家街43号的歌很纯粹,是在唱自己,在唱自己的心,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悲伤和快乐,最后那首《晚安北京》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绝望和孤独,夸张点说可以当成一个时代的镇魂歌。。。
后来,听国内的东西少了,只是在大众娱乐节目里偶尔听说汪峰的名字,知道乐队名字改成了鲍家街43号和汪峰,最后把鲍家街43号也去掉了。可是汪峰的名字越来越多被人提及,《花火》《飞的更高》被越来越多被人唱起,但除了声音,我怎么也无法和那个当年戴着黑色大框眼睛的年轻人联系起来,也许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抛弃一些东西吧。
现在我眼里的汪峰只是个开着蓝色马6的流行歌手而以,鲍家街43号却永远是鲍家街43号,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声音,不可复制,现在是,将来也是。
后来,听国内的东西少了,只是在大众娱乐节目里偶尔听说汪峰的名字,知道乐队名字改成了鲍家街43号和汪峰,最后把鲍家街43号也去掉了。可是汪峰的名字越来越多被人提及,《花火》《飞的更高》被越来越多被人唱起,但除了声音,我怎么也无法和那个当年戴着黑色大框眼睛的年轻人联系起来,也许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抛弃一些东西吧。
现在我眼里的汪峰只是个开着蓝色马6的流行歌手而以,鲍家街43号却永远是鲍家街43号,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声音,不可复制,现在是,将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