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狂啸的自我的表达,暴烈地迎向生命那无边的暗
这本砖是“华晨宇”的大爆发,是他音乐人格的暴力输出,每一首作品都是他血淋淋的自我呈现。
我不懂乐理,只能说说他音乐带给我的感受。在《歌手》上唱《神树》那一期,他穿的是山本耀司。他披着这身战袍一出场我就拍案叫绝,两者真是太搭了!他的音乐和山本耀司的服装,一样的暗黑美学,看(听)起来简单,但却层层叠叠,山重水复。他的大部分音乐,旋律推进不复杂,但歌曲呈现却很丰富,相同的旋律一层一层推进,和声配器也一层垫一层,变化不穷,轰炸得大脑实爽!
我真的爱死他的音乐形态了,充满想象力,够自闭够疯,极端暗极端亮,爆发出一种巨大的暗能量。
他唱歌也是,不在于口气,不在于某个尾音的处理。听他唱歌就像在看现代派画家作画,他们疯狂地往画布上大块大块涂抹颜料,追求的的不是细部,是色块,是情绪。喜欢的人爆炸喜欢,不喜欢的觉得难听,刺耳。
说到难听,不得不感叹你国音乐审美真的很老土。并不是说骂他难听就老土,而是定义好音乐的标准这块,难道音乐只是为了悦耳而存在吗?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无数种表现形式,人的情绪有多微妙复杂,音乐就有多少种表现形态,不应该遵循单一的评判标准。
他写歌是为了好听吗?显然不是,他要的是表达。真是羡慕表达欲强的人。一直都想写小说,试过,写得很失败,归根到底还是表达欲不够强。不如放过自己,承认自己不是这块料。
之前看到有人说,喜欢华晨宇的都是年轻人,因为他唱歌用力很猛,年轻人才喜欢这种用力的表达。
怎么说,这样的理解我真的感到被冒犯。
写歌唱歌,有些人是为了迎合市场,也就是卖钱;有些人是为了表达自我,自己的所思所感;还有一些人两者都有吧,只是比例问题。
对华老师来说,他追求的是全然地释放。
之前看过卡姆一个采访,他说自己就是个神经病,心理有问题,脱口秀是他宣泄的出口,而观众是他心理医生。脱口秀说完了,他心里也就舒坦了。(大意)在我看来,华老师也是同理,写歌唱歌是他内心黑暗能量的出口,听众是他的倾诉对象。所以龙隆老师说他人来疯。
正是因为如此,他每唱完一首歌,可以比较快地从歌曲的情绪中走出来。我作为听众,听他唱完一首都常常很久不能回神。
只是人天赋不同,且高低悬殊,有些人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将内心的暗面表达出来,而有些人隐忍,还有一些人诉诸心理医生,或发泄在身边人身上。有了网络之后,更多的人是发泄在网络上。
去研究他唱歌唱得好不好,不如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他,为什么这样一种完全不主流的风格能引起如此多人的共鸣。
我一直想做一个研究,就是喜欢他的人到底有哪些共性。
先不说别人,我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他如此极端化的表达呢?
我挺喜欢有一个抖音号,解压时代,汽车轮胎轧一罐番茄酱,铁皮罐子爆开,迅速被压瘪,蕃茄酱喷射;一只脚踩一个鸡蛋,鸡蛋破碎,蛋液爆流……是不是听起来就很爽。
看他的舞台一个道理,就是很爽。
华老师的音乐是一种向内的追溯,呈现的是他内在的风景。
我们这一代和父母辈不同,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成长于一个物质相对富足的时代。从小,我们习惯自己与自己相处,也不用怎么去忧虑吃不吃得上饭的问题,与父母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自我、脆弱、敏感,多少都会有一点点彼得潘综合征吧。
他的音乐大概就是这代人内心的极致表达。
当然,并不是说生长于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这样,但他的音乐能引起如此多人的共鸣,足以说明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声音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我们看到,舞台上的他时而嘶吼、长吟,眼神凌厉;
时而又脆弱、无助,眼含泪光,不正像是在做困兽斗吗。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听话,通过父母的打骂老师的训诫,我们确实被教育得很乖。但人不可能只有明亮的一面,明亮的一面往往拿来示人,而人性里巨大的暗被我们封印在了心底。但无论怎样被规训,这暗都驱赶不走丝毫。愈压制爆发往往愈烈。
《阳光普照》中的乖乖仔阿豪,选择了用自杀来解放内心那个找不到地方躲藏的绝望的自己。
通过音乐,华老师释放出了他内心那个狂啸的自我。舞台上他是凶兽,音乐止息,他就将自己的獠牙、利爪收起,藏在蓬松柔软的皮毛底下,温顺乖巧。
所以很多人说,他的音乐人格和他平时的人格分得很开。这也正是他另外一个吸粉的点。
嗑华老师有点像嗑少年漫男主角。
少年漫男主角往往呈现出巨大的反差,在打怪时神勇无比战斗值max,并且一直在成长,屡战屡胜,而战斗完则变成小可爱一个,孩子气,零攻击性。
这两种人格其实是互相保护的。他大概就是达成了一个生命的平衡。
关于舞台下的他,也有很多话想说。
之前看一个大v说,自己很不喜欢华老师,因为他给人感觉不诚恳。不唱歌的他,在很多时候,确实很像一个空心人。买六张专辑解锁的那个早安铃声,如此敷衍,听着就像是被绑去强行营业的。他还有很多这种时刻。
放空是他的一种常态。
除了睡觉时间,我们的五感一直打开着,几乎每时每刻,不断有新的画面新的声音新的气味入侵我们的感官,只是一般人不会对每样都事物去细致地感受,而艺术家不同(没错,华老师在我心里就是artist!),他们的心灵最为敏感,并非他们主观想要去进行细致地感受,他们的感受力就是强于常人。对同样一件事物,他们感受会更深,情感投入的强度也更大。
但我们的神经没有那么强壮,禁得住海量的讯息往我们身上漫涌。台湾有一位叫黄国峻的作家,读他的文字一个很大的感觉就是,他一定活得很苦吧。不是物质上的苦,是内心上的。他的感受像蛛丝一样,向外蜿蜒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向内无情地逼视着自己,感受着内外一切异动。国峻早逝,我想与他这种超乎常人的敏感是有关系的。脆弱的生命无法承受这样的辛苦。
放空其实是一种熔断,一种自我保护。
感受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消化,此时就只能放空,让感受在皮下翻涌,直至完全消化,归于平静。
跑题了,回到专辑上来。
他的音乐画面感很强,《降临》和《神树》前奏一响起,我脑海里就有画面了。
《降临》是创世纪,是混沌初开鸿蒙始现,是希望,是圣光;《神树》是末日之世,是洪水滔天日月无光,是漫天漫地的绝望,但,绝望中又有抵抗,有万众一心逆天而行。真到那时,人类或许无力,但求生的愿望却是无法被击垮的,所以 never give up!
另外,与以前的作品相比,他现在的音乐多了故事感。《卡西莫多的礼物》《异类》,包括再之后的《齐天》《寒鸦少年》,都在塑造一种人物,表达一种态度,是静态的描述,或者陈述。而在这本专辑里,很多歌就像一个个中短篇小说,起承转合一样不缺,起始的铺陈,一步步推向暴烈的高潮,最后是主题的升华。
刚刚说的《神树》就是一例。而《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则描述了一位抑郁症患者的故事,抑郁-爆发-平静,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
《新世界》则讲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蜕变。前奏响起,山峰之巅除了主人公外空无一人,意境孤绝。但他并没有一味沉浸在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中,经过和天地和自我和古今对话后,彻底将过去的自我壳蜕去,大步踏入一片开阔与明亮之中,背影潇洒坚定。
《斗牛》就如其名,唱的是斗牛的全过程,最后对此项活动进行反思,性向善,才是最后的骄傲和胜算。
与以前的作品相比,新作意境更为开阔,且悲声之外镀着一层明亮的色彩,结局大都美好。
但也有例外。
《疯人院》录音室版本出来后,一直单曲循环中,而且竟然,每一遍,听到最后都想哭。
尤其是飙完“渴望的自由”那句长音之后,似倩麻姑痒处抓,刚刚好触到哭点。明明歌词唱的是“当再度逃离后,才迎来渴望的自由”,我感到的却是释放之后的巨大空虚,是不被理解的“疯子”内心爆发过后无尽的悲凉。
在我听来,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爱世界》《新世界》《神树》虽然描述的也是“暗”,抑郁、孤独、毁灭,但在峰回路转之后,还是有一个光明的结局。
活泼的雷鬼节奏表面上稀释了这首歌内核的悲,你听起来会跟着音乐一起摇摆,觉得怪诞又可爱,听完之后呢,只觉悲从中来,怎样都消化不干净。这种呈现形式比伤痛的直接讲述直接宣泄要有力量得多。小丑笑脸背后是一颗流着血的破碎的心。
《七重人格》是“华晨宇”本身,是他所有的唱法所有风格的集大成,是他自我的各个面向的淋漓尽致的表达。
宋丹丹老师说他顺,所谓的“顺”不过是旁人看来,一直关注着他的人会知道他这些年走得是多么不易。犹记得前两年的死亡行程,打了封闭撑完两场鸟巢又直接跑音乐节,底下歌迷心疼他齐声喊着口号安慰他让他休息,雨和眼泪在他脸上反着莹白的光。
去年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演唱会,但有朋友去了。她回来就跟我说,听他的新歌,觉得他这一年应该很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困境,他的所欲所求我不知道,但是通过他的音乐,通过《七重人格》,我们看到了那个至深至暗处的他。
跟七年前快男海选一样疯狂一样晦暗的《无字歌》比起来,《七重人格》呈现的自我,既一脉相承,但又更为磅礴,更为深厚。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在王牌,说到自己的年龄,他说自己已经三十了,年龄的增长让他觉得很开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会跟着增长,年龄越大他做出来的音乐也会更厉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别人也越来越不会去关注他的外在,更多的是关注他的音乐。(就,大意吧。)
这番话对我这种年龄恐慌患者来说,真的是一剂安慰。
30岁门槛边的他唱出了《七重人格》,不知道以后他还能爆发出怎样的自我来呢。很期待。
最后再挑挑刺吧。
很明显的一点是,他的词配不上他的曲。
他的曲自由、充满想象力,大部分的词不是很具体、浅白,就是陈词滥调、堆砌。
词过于具体,就将曲框住了;太直白,就少余味。
理想中他的词应该是什么样呢?意象化的,不必有明确表意,不必复杂,可以天马行空一些,想象空间很足。
他唱过的歌里(包括他自己的和别人的),私以为《孩子》的词的那种feel和他曲的感觉就比较搭。
年度阅读为0的华老师真的可以考虑读几本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提升自己的文字品鉴能力。(我这种操碎心的事业粉连书单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