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这样,我愿意这样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大概就是如此。
去年挨个听了艾怡良的专辑,麻木地觉得,这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也不是我能理解的意思……
因为焦躁郁闷的心情,去年一整年都不再听积极阳光温暖正能量的音乐,而是用暴躁的摇滚、重金属取而代之。人的感官说来也奇怪,眼睛可以自己闭上,嘴巴可以自己合上,鼻子可以屏气,皮肤可以不去触碰,只有耳朵,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堵上。
三月的某一天,当听到那一句满是倔强的“我还是这样,我愿意这样”,感觉好像胳膊被人戳了一下,戳我的那人仿佛还顺便告诉我:我就知道你改不了这副德行。
那一句“高亢低落高亢低落”,像极了人生。
没错啊,真的很固执,可是这就是人类。从一开始“像孩子那样哭着闹着”,到后来“像大人那样安静沈稳着”,活得 高亢 低落 高亢 低落……表象也许不断变化着,可是心中的执念并不能说放就放。
有时自嘲,人生哪里有什么高亢低落起起伏伏,不过是起起伏伏伏伏伏伏……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会不会是我们对人生抱了太大的期望,或者说,我们过分美化了回忆,构成回忆的事物本身真的有我们回忆中的美好那么美好吗?
可即便停止对回忆的美化,我们还是要带着悔恨生活着,悔恨什么呢,悔恨没能把回忆延伸到现实中。回忆是那么琐碎,要多么用力地拼凑,才能把回忆连成一片啊,更不要说是把回忆延伸到现实里面。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那样倔强地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破碎的回忆,因为破碎的回忆,会影射出破碎的自己。
时间它来了又走,爱让我们继续垂直活着。
“时间啊,来吧。再重来一次我都会,没有明天般挥霍着,找到你”。在遇见了某些人或者某个人之后。一笔一画,不知不觉,就画你的模样,成我的模样。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让自己的模样变得像生命中遇到的他人,轻而易举就失去了自己。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在这条路上追寻着,追寻什么呢?追寻爱,更渴望追寻那个丢失的自己。这只是不得已的执念。那就让未来继续来吧。
“时间啊,走吧。我依然还是那个她,没有明天地去爱着”。改变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多骄傲,这是我的骨架,我的内脏。因此我还要继续去流浪。你深爱着那样的我,对吗。所以我还是这样,因为我愿意这样。我的骨架我的内脏,即使被改变了,受到了磨损或碰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我的,变成这样我没有后悔过,因此,这只是不得已的洒脱,那就让过去随风去吧。
每一个转折都构成成长的证据。
这首歌的转音很丰富,可是一点也不显得多余。“遇到每个女孩,我都会告诉她,你该那样爱上”,“哪天我离去了,我会告诉他,亲爱的你该像没有明天地唱”。这首歌唱出了许多人内心的百转千回。
也许这是一首情歌,但是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首关于成长的诗篇。我狭隘地将它理解为:一个人从完整的自己,一笔一划把自己画成他人的模样,在一笔一划中丢失自己,然后又依次拔出那些给自己留下痕迹的“刺”,最终变成那个懂得努力保全自己的骨架和内脏的大人,同时用自己的骨架和内脏继续寻找,继续碰撞,继续摇摇晃晃地活着。当然,作为一首诗篇,它完全可以拥有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含。
从青涩的碰撞,冲击,到日渐成熟的自我保护,再到抛去束缚,开始义无反顾地做自己。从保护自己的骨架和内脏,到开始保护那颗年轻的心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也许就是成长。
这首歌就像一个见证了所有在爱里成长或受伤的人的长者,不停地复述着他亲眼所见的曲折,并不断温暖和鼓舞着跌倒或正在前进的人,真的值得听很多遍很多遍。愿听着这首歌的人,没有明天地去爱,没有明天地唱,二十年后,还是一样疯狂一样不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