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1281419-12.jpg)
深夜,一盏浅白的台灯下,一本书,一副耳机。黄龄的声音轻轻流淌到耳膜上,拍打着,柔柔地,不时痒痒的,一如众所周知的《痒》。
不知道民国风是什么调调,知道是余音袅袅在脑海转着圈,仿佛看到翩翩女子留连戏蝶时时舞,仿佛听到打起鼓来唱起歌来心儿砰砰跳。
《来日方长》前奏那干净的钢琴声一起,同样干净的男女声线,恰到好处的唤醒回忆,就像歌词所言,“爱终究是来日方长的秘密,答案不过是场好觉睡醒”,尽管是浅浅对唱,是否是醒来后盼着枕边人那一句甜蜜的早安,却发觉空空如也的窗下,总有万般灿烂的阳光撒下,徒留淡淡忧伤空空惆怅,又如何?翻遍回忆,“等不到人”,也“至少盼着自己”。
《凤凰于飞》用了“妖”韵,飞啊笑啊至上云霄,身边是花儿鸟儿春色满园的肆意放纵,于是,这良辰美景要与何人说?庄子曰,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歌里唱着分离不如双栖的好,快投入这弥漫着爱芬芳的怀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落寞。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开头那闷闷的鼻音,仿佛王菲再现,难怪有人说常石磊把给王菲写的作品都交给了黄龄。孤单是一个太宽泛的话题,有人在里面读到了寻找,有人在里面看见了决心,有人体会了害怕,还有人轻轻弹奏着吉他说着不同的辛苦。
《在一起就不孤独》,上一首还唱着“不应该孤单”,这时故事的情节就仓促的讲着放弃是最真心的礼物,也许感情就是这么转瞬即逝的矛盾,我们身在漩涡中,若干年回忆淡了,回收往事,嘴角一笑,像春天的柳絮,随风飘散掉落到暖暖的空气中。我们以为不孤单这么简单,孤独不孤独,跟你没关系,跟这个世界也没关系,正如一句俗话说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南屏晚钟》唱出了黄龄的理解。我可能曾路过南屏,也听过晚钟的声音,但没有听过真正的南屏晚钟。钟声之晚,不在时间,在钟声所推起来的山寺,半老的和尚,以及被惊醒的山寺上空的月亮。李叔同在西子湖畔如此写道,“霅暮雨,又钟声林外起。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这时钟声和西湖的融合,而黄龄把钟声的节奏感和纵深感,表现的尤为强烈,只是不太喜欢那一句嘶喊的“南屏晚钟”,有些俏皮,难道真要简单粗暴“催醒我的相思梦”?
《月圆花好》我更喜欢。开头一句“明月照人来”足以让人心酥体软。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词,多少似水柔声演绎过它的“鸳鸯戏水”“红裳翠盖”!
《永远的微笑》低沉的嗓音,轻轻的节拍,心上人怎能不悲伤?3分21秒开始那长长的一段吟唱,恰到好处的鼓点中,似乎能看到黑夜中缓缓映现如淡去色彩的那一点点阳光和阳光下“仅有的春光”,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42110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