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听到苏慧伦的“真面目”!

3月9日,苏慧伦发行了出道30年来第16号作品《面面》,这个可爱的专辑名字实在是令人好感倍增。
因为疫情的缘故,乐坛似乎也被按下暂停键,除了加油鼓劲的抗疫歌曲、热门电视剧的OST,就鲜少有新歌发布,确实有些“落寞”。苏慧伦的新专正式发行仿佛重启了乐坛的步伐,反反复复听了几遍后想要和你一起聆赏这张“来之不易”的新专。

苏慧伦,说起这位歌手的名字时很多人都会想起她的代表作品《鸭子》,那个古灵精挂,曲风活泼的小妮子的模样。其实,《鸭子》并不能代表完完整整的苏慧伦。1990年3月10日,苏慧伦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追得过一切》正式出道。以清亮甜美的歌声,活泼亮丽的外形,获得不错的回响。年仅20岁的苏慧伦以这张专辑打开了自己的歌唱事业,发片速度也是惊人的快,1990年末就发行了第二张专辑《我在你心里有没有重量》。
在1991年苏慧伦的第三张专辑中,和成龙合唱的《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成功打开了她的知名度,也算得上当时比较有热度的歌曲之一。1994年转签滚石唱片,成为”滚石30“不可或缺的一位歌手。 三十年里,苏慧伦的歌声陪伴了很多人,或开心、或失落、或迷茫、或成功时,都可以藉由她的歌声来表达……再等到她开嗓已是13年后,打开专辑整碟听罢,那个熟悉的苏慧伦仿佛就在眼前,淡淡的哼唱着。

#1
在专辑文案中,有一段苏慧伦的话:你就是你每天生活的累积,那会让你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样子是什么。快乐或不快乐,承担或承担不了,都不断地累积成你的各种面向;面面代表着人的不同面向,而我的面面,其实也是每个人的面面。
在我的理解里,这张专辑更像是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面,究竟如何理解要看具体接触的面,有的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有的人却只能顾好自己,所以一切都因人而异。
#2

专辑的主打歌《真面目》,作词人葛大为通过作品从侧面完美的剖析了久未发片的苏慧伦,从最真实的一面出发,寻找内心里最想要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这就是人的赤裸面。“当我和岁月短兵相接,回顾还是该往前,外人看来我的坚决,只是脆弱被藏得妥帖……”字字珠玑的歌词,或许是歌者本身的体悟,但也更形象的描述了听歌人的模糊现状。 时间总是很快速的溜走,谁也不想被这个时代遗忘,但很多时候确实很难自己左右,只好随波逐流。“电台里全是陌生的歌……”,偶有一天当你扭开电台按钮,播放出来的歌曲只有少数熟悉甚至全是陌生时,会不会让你踌躇不安? #3
专辑主打歌之外,我还喜欢听《你会想念我吗》《气温37度的遐想》《永远的一天》等。 唱片公司很用心的全面解读了整张专辑,也特地为每一首歌曲找到了适合它的一面,有:幻想面、缺憾面、欲望面、释怀面等,每一个面都是当前人们最直接的“面目表情”。

《你会想念我吗》来自黄韵玲的操刀制作,葛大为作词、黄建为谱曲。作为专辑的温柔收尾,这首作品也是苏慧伦想好好对爱她或爱过她的人说的话,在历经美好岁月的洗礼后才能懂得的人生道理,既要有被高高举起的胆识,也要有被狠狠摔下的勇气。
这首歌仿佛与开篇作品《安和》做了首位呼应,前者是激烈的情绪中带着叛逆心态,后者是看透一切的坦然若之,这一切的结果都是期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任其洗礼之后的成熟。
听到此时,你是不是就真的听懂了苏慧伦在专辑中的表达?一个纯净的、恬静的、温柔的女声,如此真实的再一次展现在面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感动。

#4
和魏如萱一同演唱的《气温37度的遐想》,还是让我听到了很多年前的苏慧伦:俏皮、活泼。 张震岳的曲子很快的能够调动听者的心情,再加上两个独特嗓音的女声,确实能够迅速感受到37度的热烈,但至于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感到“炽热”已不再重要。或许是男神亲吻的那一刻,又或许是面对面的怦然心动,当然也有可能只是酷夏时的高温而已。
专辑里值得一提的曲目还有《永远的一天》,来自陈惠婷的创作,经由苏慧伦的演绎,到底还是给予了听众一种心旷神怡的听感。旋律中的神秘感搭配她质感的声音,是在等待那个还没来临的美好,“百无聊赖”恐怕都只是因为“男神”还没出现罢了。
另一首是艾怡良创作的《量力而为》,作为目前歌坛炙手可热的创作型歌手,她的作品往往会带给人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演唱者也要深度解读后才能较好的完成作品。苏慧伦和艾怡良之所以能合作好这首歌,做到极高的完成度,是因为他们同为女性,在某一个维度、某一个瞬间的高度默契。 艾怡良起初创作这首作品的概念源自于她自己想嫁却又害怕的恐婚心理,苏慧伦拿到作品后经过沉淀思绪、消化歌词意境后,通过她的自我理解,唱出了更为别致的纤细情绪。听完这首歌后,又能重新思考一番。

-
除却文中提及的作品外,还有来自于HUSH的词曲创作《安和》、陈如山词曲创作的《为你变成他》、黄宣词曲创作的《远行》,及《亲爱的全部》、《与生俱来的黑》等都是不错的作品,每一首歌都代表着人性的某一面,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打开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