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It Bleed:风雨欲来时,芸芸众生间
作为1960年代Swinging London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The Rolling Stones却从不是嬉皮士图景的主角。那些嬉皮文化的标签,药物、迷幻、爱与和平,它们属于浸淫在精致编排与美妙和声中的The Beatles与The Beach Boys;而出道伊始便以“坏男孩”形象叫板Beatles的Stones,药物(以及随之而来的缉毒风波)只不过为他们增添了一层叛逆、富于破坏性的魅力。音乐上同样如此:在迷幻风潮盛行的60年代中期,他们已经做出了一些杰作;但却是在迷幻音乐没落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重返布鲁斯根源的他们才真正抵达巅峰。
让我们聚焦于1969年,此时摇滚乐内外的世界都正处于动荡之中,仿佛一颗燃烧膨胀到极点而即将崩坏坍缩的星球。外部,“婴儿潮”一代的反文化运动在“爱之夏”达到极盛后,逐渐与更广泛层面上的民权运动合流,并与世界舞台上的政治风云激烈碰撞。内部,这一年对The Rolling Stones而言同样困难重重。那个夏天,乐队的创始者Brian Jones在因毒品等原因淡出乐队后,溺亡于自家游泳池中;两天后海德公园五十万人到场的免费演唱会,是对 Brian的告别也是对新任吉他手Mick Taylor的初次洗礼。问世于这一年12月的专辑Let It Bleed记录了这个新旧交替的节点,然而它的标题似乎不幸预示了仅仅几天后乐队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事件——阿尔塔蒙音乐节。在这次草率安排的免费演唱会上,负责安保的当地团体“地狱天使”在混乱人群中将一名黑人青年殴打致死,而身披红黑演出服的Mick Jagger在暗红的灯光下舞动、吟唱着“同情恶魔”,仿佛死神降临;伍德斯托克的大同理想被阿尔塔蒙的鲜血所玷污,媒体将这一夜渲染为“六十年代的终结”。
置身血与火交融的大背景下,Let It Bleed似乎也染上了些许血腥气息,但它又远不止一面。剖析它的结构,会发现它如封面层叠的蛋糕一样,看似风格繁杂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最为人称道的自然是一头一尾镇住全专的两首重量级曲目。相信聆听这张专辑的人没有不被开场曲Gimme Shelter夺去了心魂的,它从前奏起就渲染出黑云压城、山雨欲来的氛围,Keith Richards阴郁的吉他riff如初落下的细雨点,贝斯与吱呀作响的打击乐器构成雨点打击下窸窣有声的土壤草木,随着鼓点的推进,一场暴风雨已见雏形。Mick Jagger富于情感的歌声诉说着末日临头的恐惧,福音女歌手Merry Clayton充满宗教热情的女高音更将情绪推向高潮,好似一位立于乌云下的女祭司,竭力呼喊着“rape, murder, it’s just a shot away”——没有更精准的末世论描绘了。结尾大作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的长度、钢琴与合唱的加入都令人联想到The Beatles的Hey Jude,但与Beatles的规整不同,Stones以巴洛克元素的外壳包裹的仍然是乐队酒馆风格的表演;与Beatles的励志真情不同,Stones描绘的是六十年代理想的消逝——爱情破灭、街头暴动失败、药物滥用。这两首歌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最为紧密,可能也最具真情实感。
“蛋糕”的中间则由悠扬舒缓的乡村歌曲与野性恣意的布鲁斯摇滚撑起,这些歌曲或许不如首尾引人注目,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专辑斑驳又相互连结的整体面貌。Keith Richards丝缕不绝的吉他演奏如密西西比河的大小支流,血脉一般颤动着贯穿全专,而Mick Jagger粗野的声音表现如沿河而下的旅人,游走于老美国南方的世情百态之间。他的素材不拘一格:他从Robert Johnson那里借来了离别的心碎,将乐队过去的单曲挪用为乡村酒馆的诙谐小曲。他可以化身为小镇放荡情郎,沉迷男女情事但又渴望相互依靠的真心;也可以取材波士顿谋杀案,叙述中夹杂着恐吓与兴奋。这些内容又都建立在“地球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的杰出演奏基础上,听听Midnight Rambler中鼓点的绝妙变化、乐器间张力十足的配合吧——失去Brian Jones的多种乐器才华反倒让乐队将基本配置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粗糙的布鲁斯发展成野性壮丽的摇滚乐章,铺展出一幅烟火味与奇幻感并存的底层社会画卷。
Let It Bleed源自乐队对根源音乐、对布鲁斯和乡村乐叙事传统的忠实继承,音乐的构建上如此,内容上同样如此——一方面是取材,一方面是表达。他们扎根于现实,尤其是“体面人”避之不及的阴暗、邪恶、色情的现实,将世人虚伪的面具撕得粉碎,这种取向对于一支出身中产阶级的英国摇滚乐队而言实属独特。而讲述现实的方式更值得玩味:Mick Jagger在这些歌曲中采用吟游诗人一般的口吻,他观察,他叙述,很多时候他还亲自上场扮演角色;但他与角色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他在每个角色中投射了自己的一部分特质,同时又以讽刺的视角远远打量着这一切。客观上,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态度还是有意无意营造的距离感,都注定了这支乐队无法投身于嬉皮价值观的时代洪流;他们不热衷于构建理想国,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饮食男女、俗世万象。然而作为凡人,他们终究无法与时代洪流割裂,比起上一张专辑Beggars Banquet,他们的态度不再是轻蔑与怜悯夹杂的玩世不恭,而多了对一个时代终结的不安与喟叹。
如今回望阿尔塔蒙事件,它本身称不上有什么“终结”的意义,但它也许为“时代终结”的方式提供了一个缩影:推动变革的先锋力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反噬自身,追索爱与和平的一代人因为自身的弱点走向了暴力与混乱。反叛现实、无所畏惧的The Rolling Stones,最终还是在历史节点被现实所教育了:你不会总是得到你想要的,但你最终会发现你得到了你需要的,而后者对于Stones而言就是音乐。只有音乐可以穿越一时一地的恐惧与迷惘,将旺盛的生命力传递至今,也是音乐的力量驱使着这几块粗糙的石头不停滚动着,直至如今并驱向未来。
(本文原发表于公众号“与捕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