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曲新唱——简述Scarborough Fair/Canticle
Simon & Garfunkel在1966年发行的经典名盘《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里最著名的一首歌毫无疑问是专辑的A面第一首“Scarborough Fair/Canticle”。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认为这是Paul Simon自己的作品,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这是一首可以拆成两半的歌,一半是Paul Simon的个人创作,而另一半的历史则要久远得多,而想要去更多地了解这首歌,我们就一定要从历史更久的那一半开始说起。
斯卡伯勒(或译斯卡伯罗等)是一个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北约克郡的海滨城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了改善生活,英王亨利二世下令修筑城堡来抵御外敌,并依托沿海优势设立市集,这便是斯卡伯勒集市的最早的起源。到了中世纪中期的1253年,经亨利三世特许,斯卡伯勒集市始成定制。这个历时一个半月的贸易集会经常能够吸引全英甚至全欧洲的商人来此聚集,同时也有不少艺人来到这里,为这些因讨价还价而身心俱疲的买卖双方献上自己的表演。该市集长期以来都是全英规模最大的交易会之一,直到1788年,由于严苛的税收以及周边城市的竞争,这个传统的市集才逐渐衰落,被更加时兴的新贸易模式取代。
随着集市的持续火爆,在中世纪中期就有人编出了一些关于集市的歌谣,并由吟游诗人将它传至更遥远的地方。由于这样的歌谣只是大家口口相传,所以首先,原作者几乎不可能找到,其次由于传播上的失真,这样的歌曲往往会有很多歌词不尽相同的版本。但从18世纪以来,歌词所要表述的内容则差别不大。从流传下来的歌词来看,这是一首男女对唱的情歌,而最常见的歌词版本如下:
男声部分: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你是否要去斯卡伯勒集市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那里有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请代我向一个在那里生活的人问好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她曾一度是我的真爱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请告诉她用细麻布为我做件衣裳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Without any seam or needlework
但请不要用任何针线去将它缝合
Then she sha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那样她就会继续是我心爱的姑娘
Tell her to wash it in yonder well
请告诉她去远方那口井为我洗衣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Where never sprung water or rain never fell
只不过那是口枯井,而雨水也鞭长莫及
And s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若能做到,她就会是我心爱的姑娘
Tell her to dry it on yonder thorn
请告诉她去远方那荆棘处为我干衣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Which never bore blossom since Adam was born
但那里自创世以来就寸草不生
Then s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若能成功,她就会是我的心上人
女声部分:
Now he has asked me questions three
既然他向我提出三个要求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I hope he'll answer as many for me
那希望他能先回应我同样多的请求
Before 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如此他才能是我的心上人
Tell him to buy me an acre of land
请告诉他要为我买下一亩地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Between the salt water and the sea sand
这块土地要在海水与海砂之间
Then 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这样他便可以是我心爱的男子
Tell him to plough it with a ram's horn
请告诉他要用羊角耕作那块土地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And sow it all over with one peppercorn
并用一颗胡椒子撒满土地
And 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那时他就会是我心爱的男子
Tell him to shear't with a sickle of leather
请告诉他用皮革制的镰刀将它剪下(这里的't相当于it)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And bind it up with a peacock's leather
再用孔雀的羽毛将它包裹起来
And 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他就会是我心爱的男子
Tell him to thrash it on yonder wall
请告诉他在远方的墙上鞭打它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And never let one corn of it fall
但不要让一粒胡椒子掉到地上
Then 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这样他便是我心爱的男子
When he has done and finished his work
当他完成了所有我要求的工作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
Oh, tell himto come and he'll have his shirt
哦,请让他来拿走自己的衣裳
And he shall be a true lover of mine
那样他便是我的心上人
熟悉Simon & Garfunkel的朋友现在应该就可以把两个版本的歌词对照起来欣赏了,当然本人先不打算这样去做。因为这是一首很古老的歌,所以显然不会有我们现今比较熟悉的什么“ABABCB”之类的结构,然而"parsley"以及“true lover"两句在每段中都有出现,也比较类似于基本重复不变的副歌段。歌词"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除了在歌曲的第一段有着一些起承转合的作用之外,在其它几段中并没有对故事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倒是因为后来这首歌名声过于响亮,人们现在一般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把这四种香草联系在一起。至于为什么偏偏是这四种香草而不是别的,大家的看法却莫衷一是,主流的观点有两种——其一是说这四种香草代表四种不同的品质:香芹代表抚慰、鼠尾草代表力量、迷迭香代表爱情、而百里香代表勇气,加上后面那一堆脑洞大开的歌词,有些人便认为整首歌就和中世纪的黑死病、魔法与迷信等相关事物联系起来,而集齐四种香草甚至可以召唤巫师的魔力也说不定;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四种香草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毕竟在这样一个大型的集市里面,各种各样的香料交易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买家(也包括参观者)顺着货物栏依次念出几种香草的名字,这行为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更有甚者在一些其它的版本当中找出了好几个可以替代“parsley”这句的歌词,包括了"Sober and grave grows merry in time"、"Every rose grows merry with time”、"Yesterday holds memory in time"等等等等。也许只是因为"——mary in time"这类的句子唱起来比较顺,这四种香草才一不小心全都整进了歌词里,它本身很可能完全没有意义,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要找到一个公认的、大家都信服的答案却是非常困难。我们再来看看歌词的主体部分,这似乎是一个有点没事找事似的情歌,两个人既然不在一起,互道一下思念什么的就可以嘛,结果搞出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织一件衣服又不能缝,洗个衣服吧还要找口枯井,找一块地还得在海滩和海水之间……这都哪儿跟哪儿嘛,明显就是在搞事情,根本都不可能完成!部分人也是根据这些歌词来指认其曲与中世纪的巫术、迷信传说与大瘟疫联系在一起的。而另外一些人则是指出了本曲与一首更早的苏格兰民谣之间的关系,这首叫做“The Elfin Knight”的歌讲述了一个女子和小精灵的故事,这个小精灵要去诱骗女子,跟她说你要完成这样或那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然的话就要把女子占为己有,而女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几项不可能实现的条件,以此来逃避引诱。此后的版本当中歌词的情节略有改动,变成了一个有着神奇魔力的,一吹起号角就可以引发人类无限欲望的小精灵带着一位骑士,向一个女子吹起号角来引诱她上钩,女子无法自拔地想要去嫁给骑士,骑士说想嫁给我没有问题,但请先完成那几个不可能的任务,那样就可以嫁给我了,而女子则回应了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交给骑士去做,这样她才能心安理得地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到最后当然就是双方没有办法在一起愉快地聊天了呗,这首歌其中部分段落的歌词如下:
……
I maun hae a fine linen sark
我一定要有一件优质的亚麻布衬衣
Blaw, blaw, blaw winds, blaw
吹啊吹,吹啊吹
Without a stitch o' needlewark
但请别有针线的痕迹
And the wind blaws aye my plaid awa'
这风就总是把我的风衣吹走
Ye maun wash it in yon draw-well
请将它在远方的深井中洗净
Blaw, blaw, blaw winds, blaw
吹啊吹,吹啊吹
Where water never sprang nor fell
但井的那边从不会有水涌出或落下
And the wind blaws aye my plaid awa'
这风就总把我的风衣吹走
……
My father has an acre o' land
我的父亲有一亩地
Blaw, blaw, blaw winds, blaw
吹啊吹,吹啊吹
Ye maun ploo it wi' your ae hand
这块土地你一定要单手耕作
And the wind blaws aye my plaid awa'
这风总是把我的披肩吹走
Ye maun sow it wantin' corn
你要播种,但请别用任何一粒种子
Blaw, blaw, blaw winds, blaw
吹啊吹,吹啊吹
And roll it wi' a sheep's shank-bone
然后请将它用羊的胫骨卷起来
And the wind blaws aye my plaid awa'
这风总能把披肩吹跑
Ye maun shear it wi' a scythe o' leather
你一定要用皮革大镰刀将其剪掉
Blaw, blaw, blaw winds, blaw
吹啊吹,吹啊吹
And bind it wi' a peacock's leather
再用孔雀羽毛将其裹住
And the wind blaws aye my plaid awa'
这风总是能把我的披肩吹走
Ye maun stook it in the sea
你一定要把它堆到海里
Blaw, blaw, blaw winds, blaw
吹啊吹,吹啊吹
And bring the wheatsheaf dry rae me
把这一堆作物交给我去晾干
And the wind blaws aye my plaid awa'
这风总能吹走我的披肩
......
按照童话故事里面极为常用的阿尔奈-汤普森分类法中,这样的故事主题一般会被分在AT-875——“聪明的女孩子”当中。一般这种故事情节推进的动机就是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具体来说就是男主人公在开始会向女子提出各种各样荒诞离奇的要求让女方去完成,而如果女子做出的回应不同,结果也就不尽相同。AT-875当中最著名的事例可能就是格林童话中的《聪明的农家女》,在这个故事中,女孩子以脑洞大开的方式解决了国王提出的问题,两人后来也就喜结连理。而无论是在“Scarborough Fair”还是在“The Elfin Knight”当中,女子均是对对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避,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的结果当然也就像踢皮球一样不了了之。有资料显示,在欧洲的不少地方,尤其是凯尔特地区,这种给别人提出一堆无法完成的任务的行为一般由求婚者(一般为男士)的岳父提出,作为双方试婚的一项重要步骤(也不知道这倒霉主意谁想出来的),而经过多年的演化与加工,这种主题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情节,而最终衍生出了包括格林童话等诸多作品。
“Scarborough Fair”作为一首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谣曲,后来被一位英国的民俗学家Frank Kidson在1891年收录到了民谣歌曲集《Traditional Tunes》里面,而歌曲集中此歌的演唱风格后来被音乐学者认为是在1860年代左右的唱法,此后由于英国并没有像美国那般声势浩大的民谣复兴运动,这首歌沉寂了有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50年代才被Gordon Heath发现。Gordon Heath是一位美国的黑人演员及歌手,从小就展示出良好的表演天赋。1945年他成为了最早可以在美国大型广播电台里负责播音的黑人之一,随后,由伊利亚·卡赞导演的一部戏剧在百老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Gordon Heath作为一个配角当然也尝到了一些甜头,后来这部剧进军伦敦西区,Gordon也跟随整个剧组在伦敦足足演出了六个月的时间。他感到十分疲惫,于是在演出彻底结束后决定定居巴黎。他在巴黎生活的期间也会演戏,而同时他又去过伦敦,参加过戏剧《奥赛罗》的演出。在这几次去往伦敦的过程中,Gordon发现了《Traditional Tunes》这本民谣集,在这以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毕竟有了这本宝书,再加上自己原来就会的那些,肯定是不愁没歌唱的。这样,他和好友兼音乐合伙人Lee Payant在巴黎左岸的Rue de l'Abbaye(这法语翻译成中文会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但如果翻译成英文大家都会会心一笑——Abbey Road)开办了一家小型的咖啡厅兼酒吧/夜总会,名字就叫做L'Abbaye。Gordon Heath和Lee Payant不但经营这间酒吧,还是酒吧的驻唱歌手。在L'Abbaye风光的时候,这里接待的客人都是丽塔·海华丝这样的一线巨星。而除了和客人们共享欢乐时光以外,这两位还在L'Abbaye里面鼓捣出来了一个小录音室,他们没事的时候也会在里面录一录歌,攒到一定程度就把这些歌的录音集到一起,并交给唱片公司去发行专辑。在1955年的一天,他们两个人录制了这首“Scarborough Fair”,这也是这首歌目前已知的最早录音版本,后来这首歌又收录进了专辑《An Evening at L'Abbaye》当中,只不过可惜的是,可能是由于版权方面的问题,这样一个版本几乎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音乐平台上,甚至在外面的YouTube上,可能也听不到这个最原始的版本了。
虽然这个最原始的版本我们可能一时半会儿都没有办法听到了,但在之后的几年中,我们依然可以听到一些零零散散的翻唱,例如Audrey Coppard在1956年,还有Shirley Collins在1959年也都演唱过此曲,在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这位Ewan MacColl,他不仅是一位民谣歌手,还是一个民间音乐的搜集者。在他的印象里,他是从一个苏格兰矿工的口中学到这首歌的,演唱方式似乎和Frank Kidson记载的有很大不同,MacColl觉得此事不太寻常,回去就将这个演唱方式不尽相同的另一个版本记录了下来,而看起来Coppard和Collins都是从MacColl这里,而不是Kidson学到了这首歌的演唱。此后MacColl的记录开始慢慢传播,到1960年代基本上成为了歌手演唱此曲的标准参照,Marianne Faithfull与Martin Carthy(1965)演唱的版本和我们今天最熟悉的那个版本听上去差异已经不是很大了。(另外提一句:还记得上文提到的那首“The Elfin Knight”吗?这首歌最早的版本也是由Ewan MacColl和搭档Peggy Seeger在1956年录制的。而如果大家对Frank Kidson记录的演唱方式感兴趣,不妨去试试Jean Ritchie与Oscar Brand演唱的歌曲“The Cambric Shirt”,说不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收获。)
1964年,已经在音乐圈闯荡了一些年头的二重唱组合Simon & Garfunkel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Wednesday Morning, 3 A.M.》,但商业上的表现极为惨淡,两个人对此非常失望,这个组合也就此解散,学霸Art Garfunkel决定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而Paul Simon则直接跑到了英国去发展。在伦敦,Paul认识的自己的同僚Martin Carthy,Martin说自己在Ewan MacColl那里了解到了一首叫做“Scarborough Fair”的歌,并把这首歌教给了Paul。就这样,又一位美国人接触到了这样一首中世纪的英格兰民谣。但有时事情的发展任何人都没法解释,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音乐制作人Tom Wilson在1965年前后让民谣摇滚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随后Tom注意到了Simon & Garfunkel的那首名不见经传的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觉得这首歌还能搞出一些新花样,于是他请来一支摇滚乐队重新给该歌录制伴奏的部分,到混音的时候直接把电吉他与鼓的音轨叠录到原始的木吉他录音当中,制造中民谣摇滚的味道。Tom此前并没有跟二位商量,而是直接就找人去做这件事了,重新混音完成后他们决定再次将这首歌推向市场,这一次加上摇滚元素的全新版本“The Sound of Silence”好感度爆表,拿下了Billboard单曲排行榜的冠军。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紧急要求Paul Simon从英国回来,和Art Garfunkel重组。Simon & Garfunkel重组后立刻发行了一张新专辑,但录制时间仓促,两个人的化学反应也没恢复到最佳,直到录制《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的时候,两个人才差不多找到了最好的状态。在录制这张专辑的过程中,Paul Simon拿出了一些在英国准备的材料来进行录音,其中就包括这首学来的歌“Scarborough Fair”,当然这时的歌曲长度一般都会在2-3分钟左右,那么完整的版本肯定是来不及唱的,所以他们只保留了无需针线的衬衣、海滩与海水之间的土地,以及皮革制的镰刀这几段,而又因为不涉及男女对唱,所以可将男声部分和女声部分直接连在一起唱,并且还要改变一下人称指代的部分,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整首歌与其说是翻唱,倒不如说是完完全全的再创作,除了使用大键琴、钟琴等老派乐器来呈现文艺复兴或巴洛克的效果以外,还有另外一段和主旋律水乳交融的衬托性旋律,这段旋律便是由Art Garfunkel创作的,而里面的歌词则基本由Paul Simon创作。在1963年,美国对越战的介入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Paul Simon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反战歌曲“The Side of a Hill”,并于1965年发行于他自己的专辑《The Paul Simon Songbook》里面。歌词主要讲述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造成了严重的伤亡,但在战事的最后,所有人似乎早已忘了自己为何而战,为何而死,开始考虑战争的意义是什么,颇有一种荒谬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味道。而到了录制“Scarborough Fair”的时候,Paul Simon将歌词略作改动以适应此曲,把歌名也改为“Canticle”,并将两部分用复杂的对位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段美不胜收的复调音乐。从此,这个“Scarborough Fair/Canticle”正式成为了Simon & Garfunkel的伟大作品。但在发行专辑期间,这首歌并没有发行单曲的任何动作,直至1967-68年电影《毕业生》上映之后,为了助推电影原声带的销售(原声带里有一个加长版的“Scarborough Fair/Canticle”,但只不过是相同的内容唱了两次,中间有一段木管乐的衔接而已),这首歌才终于发行了属于它自己的单曲,并拿到了英国排行榜第9,美国排行榜第11的成绩。改革开放后,由于其优美的旋律与清新的民谣风格,Simon & Garfunkel也是最早在中国打开知名度的欧美流行乐组合之一,这其中“Scarborough Fair”功不可没。今天斯卡伯勒是一个温泉度假胜地,并重现了昔日的集市风潮,集市中传唱的歌词依旧难解,而这一切的开始都要归功于Simon & Garfunkel,希望他们永远光辉灿烂,永远被人铭记。当然就算我不呼吁,他们也早已名垂青史,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两句歌词:
......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
这两句歌词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呢?
是的你没猜错,Bob Dylan在1962年年底首次来到英国,此时他和女朋友Suze Rotolo的感情似乎随时都会分崩离析。在伦敦Dylan见到了Martin Carthy(没错就是教会Paul Simon的那位),而Martin也是很慷慨地教给了Bob Dylan非常多的英国传统民谣,其中就包括了“Scarborough Fair”。不过Bob Dylan在听Martin唱歌的过程中,似乎对其中一句尤其感兴趣,那就是“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这句歌词,面对着摇摇欲坠的爱情,也想起了在老家更久以前就已分手的女友,Bob Dylan也是五味杂陈。于是他便只以上面那句歌词为基础,写了一首新歌出来,这也就是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当中的经典名作“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
(摘自微信公众号”与捕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