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纯朴温情加小jazz点缀的pop版bjork,其实还不错

这个标题似乎对emiliana小姐不大公平,不过老实说真的是我的第一感觉:同样来自冰岛,相似的声线,相似的口音,又这么巧emiliana第一张在usa发行的专辑也是triphop风,难免不让人把她和她那位大腕老乡做个比较。
不过,如果真的把她当做bjork第二,不管是她的粉丝还是bjork的粉丝都要坚决不答应了。很简单,除了国籍、声线和口音外,两人其实可比性真的不大。
love in the time of science 是一张triphop风格的专辑,把它作为在美国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其实也很难让人不怀疑其沾光bjork的用心。专辑第一首歌to be free就似乎能坚定大家的猜疑,曲风和唱腔不免让人觉得是bjork模仿秀,但是几遍听下来,除了电子感弱些,唱腔其实也是有她自己的风格,虽说少了点bjork的灵气但是又多了几分温暖。
专辑里的歌除了天马行空的tuna fish、Telepathy之外,还冒出了两手节奏颇为欢快的Unemployed in Summertime 和 Easy,特别是Unemployed in Summertime中那种年轻小盆友失业(也指不定是时下流行的年轻上班族炒老板鱿鱼放暑假)到处闲逛的情境,虽然和整张专辑其他或者伤悲、或者内省的歌曲不大搭调但听的时候还是让人忍不住轻轻一笑
……
话说听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的地方,有人听人声、有人倾听歌词,有人关心配乐还有人喜欢体会旋律。从人声和旋律来说至少这都是张不错的专辑,在love in the time of science之后emiliana发行专辑就脱离了电子风,有人认为她是刻意为之以划清和bjork的界限,但是她本人却表示和她的个人生活有关。不管怎么说,虽然当时的“沾光bjork”行动给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成名机会,但是时至今日love in the time of science仍然是她最为出名的作品,以至于在不少音乐网站还是把她归为triphop或是electronica。不能不说也是种遗憾~
不过,如果真的把她当做bjork第二,不管是她的粉丝还是bjork的粉丝都要坚决不答应了。很简单,除了国籍、声线和口音外,两人其实可比性真的不大。
love in the time of science 是一张triphop风格的专辑,把它作为在美国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其实也很难让人不怀疑其沾光bjork的用心。专辑第一首歌to be free就似乎能坚定大家的猜疑,曲风和唱腔不免让人觉得是bjork模仿秀,但是几遍听下来,除了电子感弱些,唱腔其实也是有她自己的风格,虽说少了点bjork的灵气但是又多了几分温暖。
专辑里的歌除了天马行空的tuna fish、Telepathy之外,还冒出了两手节奏颇为欢快的Unemployed in Summertime 和 Easy,特别是Unemployed in Summertime中那种年轻小盆友失业(也指不定是时下流行的年轻上班族炒老板鱿鱼放暑假)到处闲逛的情境,虽然和整张专辑其他或者伤悲、或者内省的歌曲不大搭调但听的时候还是让人忍不住轻轻一笑
……
话说听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的地方,有人听人声、有人倾听歌词,有人关心配乐还有人喜欢体会旋律。从人声和旋律来说至少这都是张不错的专辑,在love in the time of science之后emiliana发行专辑就脱离了电子风,有人认为她是刻意为之以划清和bjork的界限,但是她本人却表示和她的个人生活有关。不管怎么说,虽然当时的“沾光bjork”行动给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成名机会,但是时至今日love in the time of science仍然是她最为出名的作品,以至于在不少音乐网站还是把她归为triphop或是electronica。不能不说也是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