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味十足的软着陆佳作
写这张评价两极分化比较大的碟之前先看了一下Karen历张专辑的评分 居然发现这张的7.5居然跟英文爵士专一样是最低的…就很惊讶 特别惊讶
《全身》8.6;《做自己To Be》8.6;《我要说I Say》8.3;《你可以You Can》8.3;《就是莫文蔚》8.5;《十二楼的莫文蔚》8.5;《一朵金花》8.4;《[i]》8.7;《X》7.9;《如果没有你》8.1(?宁配吗);《拉活…莫文蔚》7.6(?wtf 被陷害了吧);《回蔚》8.0;《宝贝》7.9
(《我们在中场相遇》就不要谈了 我当没有过这张专辑)
总体来说大家不愿意给《不散,不见》好的评价 无非是跟前一张《宝贝》口碑平平相同的原因——认为其过于寡淡乏味 我们对莫文蔚有着太多的期待 就好比没有人想看到一张唱片封面从两根手指拉扯挑逗着一缕覆盖在裸露肚脐和金色比基尼上的湿漉保鲜膜变成一袭印花长裙在柔光下的侧脸假笑 两张粤语唱片加上《拉活》和《回蔚》充分地证明了她是敢玩会玩而且能玩出彩的音乐人 但创作不可能不受到客观因素和创作者本身境遇的影响 在经历事业最低谷后用两座最有分量的金曲奖和一枚婚戒重新迎来人生第二春的莫文蔚 职业生涯已然没有什么遗憾了 自此好像她的作品变得随性自由 环游世界的旅行和身边亲人的逝去带来了新的灵感契机 所以在前一张自家创作小清新情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Karen继续用高超的作品风格统领能力将告别、旅行和重逢的主题打造出一整张温婉柔和的聆听体验 推出了她生涯新阶段一张格局更为广阔且成功的 “软着陆”作品——《不散,不见》
开场曲《再见自己》轻快活泼 像一封拉拢听众加入这场旅行的盛情邀请;《看看》作为主打就真的 的确一言难尽 吴青峰的曲子明显撑不起编曲的宏大画面 交响乐放在这里难免突兀;专辑中段从同名曲《不散,不见》到《亲爱的:》是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部分 《不散不见》词曲丝丝入扣 onetake录制效果真挚感人;《时间里的飞人》和《境外》实在是太好了 词曲绝佳 编曲层次丰富声音的表现力也由此得到释放 这也是相较于《宝贝》的四平八稳进步太多的地方;当时被《一切安好》标题直接吓到劝退 心想怎么会鸡汤到直接交出这种歌 听完才发现整首歌就像MV里面呈现出来的那些景致一样风轻云淡 优美又绝不烂俗 “离别的技巧,不怕学不到,只怕熟能生巧”;一个我惊讶的事实是 这张专辑里网易云评论最多的歌不是话题度最高的《看看》或者旋律最抓耳的《境外》 而是《哪怕》 温润的鼓点敲击和《一切安好》里丝滑的声音演绎仿佛专辑封面柔和的暖光在音乐上最切合的再现;结尾曲《只带一只行李箱》是全专篇幅最长的一首 将这张以告别和重逢为主题的作品带上了一个更广阔的高度
《只带一个行李箱》这首歌是一定要放在结尾的,来做一个完美的ending。是充满希望的出发。其实这么多年做唱片,这张是我最personal的,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来表明我的生活和态度。以往的我更多是以一个演员去讲故事,而这次纯粹是自己的心里话。就好像我跟我的初恋情人,就是不散不见。我们很早就认识,后来各分东西,然后我们最后还是回到了一起。 人生中会有很多暂别,“再见”是为了再见。(摘自Karen本人对专辑的解说 来源于@ Water森~)
这是一张适合在旅行时聆听的专辑,要是在独处时听厌了《十二楼》般的清冷迷离,那么《不散,不见》也不失为是一张调和口味,重新体验人间烟火味与温度感的佳作。
...然而这张输给《偏执面》没能三封歌后是真的怨念 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