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Revolver
“Let me tell you how it will be……”
《Revolver》是我最爱的专辑。1966年8月5日,The Beatles发行了他们的第7张录音室专辑《Revolver》,就是它掀起我脑中的所谓“披头士魔咒”,令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怎样听音乐都无法避开The Beatles。
“它的内省,它创新的迷幻风格,还有录音室赋予它的魔力——它仿佛是一代人充满戏剧性的声明。这张发行于1966年的专辑完全的奠定了现在被我们所认知的‘六十年代’。”我觉得我有必要在文章开头贴上滚石杂志对《Revolver》的盛赞,滚石杂志列出的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中,《Revolver》位列第三。
自英伦入侵爆发以来,The Beatles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商业最成功的乐队,以流畅、动听的节拍音乐征服世界,但无止境的商业活动及世界巡演像是重负一样压在四位成员的身上,在1965年年底,也是他们划时代转型专辑《Rubber Soul》问世的这一年,他们终于受不了了这一系列事务,对于他们来说,现场演奏的乐趣已转化为厌烦情绪,台下只有尖叫声,甚至成员都无法听见自己的演奏,甚至曾说彼时现场演奏已不及早些年酒吧演出的质量——最终他们声称将不再进行巡回演出,一开始仍有不舍,想要“继续与观众交流”的Paul McCartney也被同伴说服,他们最后一次现场演出是在《Revolver》刚刚发行的几天后,可这一次演出,没有出现新专辑里的任意一首歌。这标志这他们从一个现场型的商业乐队转变为一支录音室乐队,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也必将改头换面,事实上,自《Nowhere Man》(《Rubber Soul》1965),他们开始把音乐主题从爱情的主题转换到更为深层次的地方上,这一方面是那个迷幻年代中西方文化碰撞、西方世界开始接触东方智慧的结果,另一方面亦是在致幻药剂的影响下,全人类所进行的精神解放的映证,他们的歌词开始变得富有哲学气质,开始借天马行空的画面思考生死以及个人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时间线回到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我们不得不惊叹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壮举,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决定,摇滚乐这个大乐种也继而大放光彩、世界的人文历史也产生变迁。
1966年上半年,由于一系列时间安排的纰漏,导致The Beatles四位成员推掉了所有工作(包括一部新电影的拍摄计划),拥有了长达四个月的自由假期,在此期间,John Lennon与Ringo Starr借机去特立尼达岛度假(John在下半年拍摄了一部名为《How I Won The War》的电影);George Harrison与Pattie Boyd步入了婚姻殿堂;Paul McCartney则留在伦敦,参与了很多先锋艺术活动(并为John Lennon与Yoko Ono的相遇、The Beatles的混乱甚至是乐队解散埋下了伏笔)。在此期间,四人都积累了相当多的想法,等到假期结束,大家回到录音室时,四个人的灵感碰撞,使一切都改变了。
为了完美的表现各个成员的想法和表现力,《Revolver》的制作周期耗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是对他们来说前所未有的,无数的声效实验、新乐器的加入、不同风格的融汇都使《Revolver》离主流越来越偏离,甚至《Revolver》成为了一张堪称“诡异”的音乐专辑,专辑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算作摇滚乐史上的一场新一轮启蒙。值得一提的是,《Revolver》是The Beatles中最后一张由John Lennon主导的专辑,他把任何哪怕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投入在专辑里,为专辑塑造了一种迷人的气质;Paul McCartney在专辑内的发挥起到了中和作用,几首旋律性较强的专辑皆出自Paul之手;George Harrison也正是踏入乐队主要创作者的行列,专辑里收录的几首George的作品完全不输Lennon-McCartney这对黄金组合;Ringo Starr的演奏技艺也在整张专辑中显得更为卓越,完全适应了一系列的音乐实验。
关于《Revolver》的专辑主题,四位成员曾想过诸如《Magic Circles》、《Bubble And Squeak》、《Free Wheelin' Beatles》(戳戳戳隔壁的Bob Dylan)和《Beatles On Safari》的名字,几经讨论商议才确定为《Revolver》。专辑混乱、暴力、奇异的封面也是整张专辑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它以The Beatles的早期好友Klaus给他们画的素描为原型,再在此基础上装贴许多剪贴画而完成创作,《Revolver》的专辑封面也是我最爱的专辑封面之一。
“我并不认为《Revolver》与《Rubber Soul》是独立分开的两张专辑。”George Harrison曾这样说道。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没有错,《Rubber Soul》在录制技术上的革新及对音乐的进一步探索的确是《Revolver》的根基,但是如你所见,《Revolver》要疯狂的多。疯狂的酣畅淋漓。
如标题,让我形容《Revolver》的话,我会形容它是激流。
你听过如此迷幻、吸引人的歌曲开头吗?几声倒数就已足够把你击倒,如同被闪电击中一般,一声随性(或者是性感)的咳嗽声都像是在冒泡泡,我们踏上了这趟激流。《Taxman》算是George Harrison生涯第一个高峰,也是其代表名作之一。The Beatles首度带有政治色彩的曲目并不是后来的《Revolution》(1968),而是1966年的这首《Taxman》,它讽刺了彼时英国唱片行业税率过高的问题(甚至高于95%!)。《Taxman》有着极其跃动、有魔力的节奏感,有趣的是,不仅仅是贝斯段落,连吉他solo段落竟也是出自Paul McCartney之手,John Lennon也曾表示其处于照顾年幼的George Harrison而贡献了几句歌词,和声部分也邀请到当时两位当局税务员(你可以在和声段听到他们的名字)来进行伴唱,正处于巅峰期的The Beatles的想象力可谓是天马行空;除此之外,《Taxman》还有着另一个版本(Take 11),有着略有不同的节奏吉他、不同的和声段落以及全然不同的结尾,在《Anthology 2》(1996)中我们可以听到。《Taxman》也是George Harrison亦是George Harrison演出的必备曲目之一,最精彩的当属80年代巡演时的版本,我们有幸在Bootlegs中听到,其热烈程度丝毫不输专辑版,反而更加随性有力。我听过不少《Taxman》的Cover,其中Tom Petty & the Heartbreakers的版本(《Concert For George》2003)配着Tom Petty独特的嗓音以及略有放慢的节奏,显得更为迷幻,别有一番风味。
相信你不曾听过如《Eleanor Rigby》一般的歌,这简直不是音乐,简直是一部电影。揪心的弦乐(极其大量、以及几乎成为主题的弦乐),衬托之下Paul McCartney左右声道斑驳的歌唱,配合有着噩梦色彩的唱词,叙事的风格,你已无处可逃。《Eleanor Rigby》是The Beatles极其经典的作品,在1966年的时点,恐怕再无另一首运用大量弦乐、如此漂亮华丽的曲子了。仅仅让曲子在脑中盘旋几十秒,自己仿佛就能身临其境,陷入那种无言的情绪里,随着风飘向大海深处,随着弦乐成为天地间冰冷的一部分。副歌部分,简单又如呼喊式的唱词把整首歌更加拖入泥沼,这种孤单的情绪想要在你的心里结冰。《Eleanor Rigby》的歌名取自于上一部电影《Help!》(1965)中合作的影星及某家旧商店的合成名字,有意思的是,尽管Paul McCartney声称作词时并无依据,可在利物浦教堂的墓地里,却好端端有着一座“Eleanor Rigby”的墓碑。如此庞大的弦乐,功劳归于制作人George Martin,他自某著名电影中获得启发(此处说法不一,详细请询问纸杯老师)而编写。若是打开《Anthology 2》(1996),你将收获一首纯器乐演奏的版本,此版本失去人声似乎完完全全像是一首精美华丽的电影配乐了,也显得更为立体。《Eleanor Rigby》也是Paul McCartney巡演歌单的常驻曲目了,在现场中,Paul习惯以为主题演唱这首歌,亦精彩无比。
在《I’m Only Sleeping》里你似乎可以寻得一种特别的感动——尽管我不知来源于何处。在这首歌里,你能够寻得一种极致的迷幻、神游感,像是灵魂越过肉体在半空中漂浮,John Lennon在此告诉我们这叫——做梦。在这首歌里,我们能够听到唯美的和声以及那个时点极其少见的逆录吉他段落,还有就是听起来柔软的John Lennon人声——经过特殊处理,把人声拉长,从而显得绵长,那时的The Beatles很喜欢这样的手法。琐碎的吉他,如轻击磐石般的击鼓声,配上歌唱段,似乎将要把你吸入某个漩涡,这个漩涡的来源恐怕仅仅是睡梦,带有阵阵酥麻感,仅仅是这一曲就可以将你从梦中带入迷幻年代,去窥见那七彩的天空,灿烂的乌云以及如油画一般的万物。当然,《I’m Only Sleeping》也反映了我们的侬哥真的很爱睡觉。在《Anthology 2》(1996),你可以听到《I’m Only Sleeping》(Take 1)极其动听的最初录音版本,相比专辑版,这一版显得简洁,有着另一种迷人的味道;此外,还有一首40秒左右的器乐在这里可以听到,如幻境一般迷人,似蜻蜓点水,只不过是点在梦境上,
我记得去年早些时候陶喆在微博做过The Beatles系列节目,我怀着兴趣追完了那几期,他在视频里说过他将在评论区回答最爱的The Beatles歌曲里筛选出幸运者,送上他的精美礼物,我记得在当时我回答的就是《Love You To》,可陶喆这只大骗子终归还是没有履行诺言进行此项活动(哼!)。在上一张专辑的经典名曲《Norwegian Wood(This Bird Has Flown)》(《Rubber Soul》1965)中,印度乐器西塔琴就已初步登场,而在《Love You To》里,西塔琴的发挥将这首歌彻头彻尾变成了一首印度风味的迷幻音乐,如揭示了上一层梦境一般的西塔琴前奏,骤然变得急促犀利,像是狂风呼啸,像是鹰击长空,如猛兽于山林咆哮,如鱼雨葬送大海,《Love You To》表现出的智慧则将要继续延展(《Within You Without You》,旷世名作《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在此不加以延展)。《Love You To》里,有着不明所以的歌词,George Harrison像是在陈述着他脑中关于爱的哲理。George Harrison并未在任何场合再度演奏《Love You To》,并且这首歌的Cover少之又少,可我终究还是私藏着这首歌的一个Cover版本,你可以在文末歌单里听到。我记得在去年年初,一样是个阴郁的冬日,我在回家的路上听着《Love You To》像是受到了某种启示一般,花费了许久写下了《盐粒》,这也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我相信《Love You To》也会在某时给你启发。
我相信《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是专辑内最动听且人气最高的曲目之一,专辑风格在此处画风突变,变得极致浪漫,其中“love never dies”是我铭记至今的句子,在此处就放任自己的柔软吧。《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是Paul McCartney认定自己所写出的最好的曲子,亦是John Lennon喜爱的曲目之一,这首歌写于John家的泳池边,也许泡泡是对着侬哥写下的这首歌也说不定(误)。堪称完美的一首歌,无需多言,柔软得恰到好处,浪漫得像是在冒粉红泡泡,圣洁的和声,温柔的吉他段落,这个洁白的棉花糖王国呀。你可以听到Paul McCartney在不同巡回场次演出的《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你甚至可以在他在《Give My Regards To Broad Street》(1984)里演唱的一个添加了长号器乐伴奏的版本,在这里,Paul McCartney特意把第二句的歌词改为“I need a love of my own”。
早两年年轻的我听说《Yellow Submarine》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迷幻摇滚之时我惊的下巴都要掉了,没错,如此一首像是儿歌一般的曲子在他们的手下也变得丰富多变、极端精彩。The Beatles向来在专辑里都要有一首John Lennon与Paul McCartney写给鼓手Ringo Starr主唱的曲目,而《Yellow Submarine》(甚至隔壁的Donovan也在此贡献了几句歌词)无疑是Ringo发挥最好,也是最适合他的曲目,时至今日《Yellow Submarine》都是Ringo巡回演出中的主角曲目。简单、和谐的旋律,Ringo憨厚的歌声,与立体的木吉他碰撞,你甚至可以跟着节奏摇晃,甚至是海浪声、玻璃碰撞声、欢呼声、电话声、骤然而起的乐队弦乐演奏、船长和船员的通话……种种一切都足以让你严肃起来对待这样的一首歌,这是最神奇的结合,甜美的旋律配上实验性的种种声效,却丝毫不突兀,甚至《Yellow Submarine》因此变得更加有趣,除了The Beatles,谁还能如此做到?《Yellow Submarine》也直接引出了1968年乐队的动画同名电影《Yellow Submarine》,在影片里,“Yellow Submarine”成了主角。
作为B面的开篇,《She Said She Said》无疑是一首独特且吸引人的歌,仅此一首就似乎可以囊括整张《Revolver》,那些那个年代大家不会触及的主题、怪异的曲式,刺耳的演奏……《She Said She Said》有着深刻的主题,甚至在开头几句就对死亡以及悲伤有所议论,这是那个时点前所未有的。很明显,这首歌是有关于那些致幻药物的,离奇的唱词,清脆的鼓击声与电吉他段落,配上饱满的演唱,把整首歌推向一种奇妙的悦耳感里,尤其是结尾的变奏,几乎成了重唱,独特且富有美感。值得一提的是,《She Said She Said》是由两首歌合成的——这又是他们惯用的手法,其原来的版本为《She Said She Said》及《He Said He Said》,皆为John Lennon服用LSD后“无意”写下的,却在后来进行了整合,成为了专辑里的版本。
我曾听闻某位我已记不得名字的古典乐音乐人(经纸杯老师提醒,此处应为Leonard Bernstein)称其最爱的流行乐为《Good Day Sunshine》,有着古典乐的气质,这让我略有惊讶,富有古典乐美感的一面要归功于制作人George Martin的钢琴演奏,不过无论如何,《Good Day Sunshine》都是一首快意的歌,畅快的鼓声、副歌精美的反复重唱,渐进的开头与密集的鼓点、轻快地像是在起舞一般的钢琴、稀疏的鼓掌声……种种构成了如此轻松可爱、明朗的《Good Day Sunshine》。Paul McCartney将他性格美好的一面留在了这里,它能让你情不自禁跟着旋律转换心情,让你在肆虐的黑夜也能感受到日光洒在身畔的温暖。仅仅是跟着音乐傻笑就很开心啦。
响亮的吉他把《And Your Bird Can Sing》的旋律塞进你的耳朵里。富有节奏感的旋律、奇妙的和声、配上不明所以、天马行空的唱词,这些都是《And Your Bird Can Sing》独特的一面,但当你真的试图解释其歌词只是,可能另一个世界的John Lennon此时就要嘲笑你啦。主歌副歌巧妙的变化,隐隐的鼓击与击掌声,让你最无法回避的是主声与和声的碰撞,简直是享受,聒噪的贝斯,似乎要把你的大脑拉成细线,直入云霄,去探寻那里未知的世界。在《Anthology 2》(1996)中,你可以听到一个稍有不同的早期版本,更加和谐的和声是这个版本最曼妙的部分,不同的歌曲结尾以及口哨声也是可以留意的地方。可最可爱的是那疯笑声——可能有只小仓鼠钻进了他们内裤里。前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挺爱的另类民谣乐队Wilco在2013年演出中连续演唱了两遍《And Your Bird Can Sing》,这让我颇为惊讶。
除了A面的《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For No One》也一定有着相当数量的粉丝。这是一首精巧的歌,无需多言,仅仅是那淡淡伤感的钢琴配上沉重的贝斯,加上精致的木吉他就已足够让人回味无穷,绵延如溪水一样的旋律把我们都身心都唱的浪漫唱的柔软,为了能流的远一点我想喝可乐。精彩的法国号演奏出自彼时伦敦爱乐团首席乐手Alan Civil之手,Paul McCartney与制作人George Martin仅仅告知了他想要得到的效果,他就创作出了如此精妙的演奏段落,可怜的他饱受Paul McCartney的欺负——Paul想要的Key并不是法国号所能演奏的程度,但好在Alan Civil实力过硬,硬是将这过高的Key吹奏了出来!Paul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却对此一遍的演奏略有不满,试图请求其再度演奏一般,面对气喘吁吁的Alan Civil,制作人George Martin及时制止了Paul,避免了Alan Civil的过劳死(误)。可怜的是,Alan只赚了一次过场费。
可能整张专辑最让我头痛的一首歌是《Doctor Robert》。它没有非常吸引人的旋律,可它有着如宇宙的新生般美妙的演奏段落,这就足够引人入胜了。这首歌或许是在讽刺彼时可以在上流社会里横行霸道(误)随意提供致幻药物的牙医,也极有可能是描写给了John Lennon与George Harrison第一次LSD体验的牙医,更甚者,有人分析这首歌也许是写给Bob Dylan的……种种猜测都让这首怪异的歌显得更加匪夷所思。刺耳的吉他,低沉的贝斯与Paul McCartney粗犷的和声交织,却又在某处戛然变化的段落变得舒缓和谐,乍一看怪异,仔细听来却别有洞天。
我曾梦见George Harrison在某场个人演出后台的湖边面对着我唱《I Want To Tell You》,当然,这首歌的确也是George后来演出的常驻曲目。渐入的前奏,像是时光隧道一般将你吸入激流中心,诡谲的钢琴、Paul McCartney的和声在此处显得尤为合适,略有拖沓的旋律有着奇妙的节奏感,结尾几近走调的和声使整首歌显得更为迷幻。歌曲的主题当然离不开George Harrison最为痴迷的东方文化思想,歌曲表述着那些难以言说的思想和话语,Ringo稀稀疏疏的沙锤赋予了《I Want To Tell You》更进一步的意境。ELO的主创Jeff Lynne现场演唱的版本(《Concert For George》2003)很好的维持着George Harrison演出以《I Want To Tell You》作为开场曲的传统。
专辑的倒数第二首是一首富有魔力一般节奏感的、极有舞曲风格的《Got To Get You Into My Life》,其中的萨克斯演奏的确颇有风味,加以Paul McCartney标志性的嘶吼,令整首歌热闹却不喧嚷,在尾段的处理上也独具味道。在《Anthology 2》(1996)中,你可以听到一个编曲截然不同、更为细致,且有着丰富和声的版本(Take 5),其中浅浅的键盘使整首歌显得有些冷静,副歌与尾段的改变也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我非常喜爱的版本。《Got To Get You Into My Life》最有感觉的版本则是《Tripping The Live Fantastic》(1990)里的现场版本,步入中年的Paul McCartney嘶吼丝毫不输年轻时,反而更加狂野——试问谁不爱如此可爱的Paul呢?
我知道,你可能跳着看这一篇乐评,就是等着这首歌。《Tomorrow Never Knows》。这首歌有太多可说的,容我稍微缓一缓情绪。
《Tomorrow Never Knows》代表着John Lennon最为实验、大胆的一面,光怪陆离的编曲、不知所云的歌词、天马行空的声效都引你如痴如醉,像是一首Funk一般使你在旋律里焦灼起来,融化在着冰山、这激流中心,底下是黑洞,也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的东西,你无法回过头去看岸边,因为这激流本身就已足够吸引人,你跟着激流仿佛如魂魄般遨游于天地,像是活着又像已死去,干脆称之为神游为好,你可能顺着穿过砖墙、穿过人心、穿过一切阴暗之物、穿过光明的背面,你死死盯着眼前的一片漆黑,丝毫不怯懦,你早已成为了激流,你的生命就是激流,明天将等待着你的,会是什么?歌曲主题《Tomorrow Never Knows》来源于鼓手Ringo Starr标志性的玩笑话,但主题却在生死、思想、爱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有特点的是整首歌的声效处理,湍急的溪流一般的逆录吉他,是由正常演奏的吉他录音进行倒带处理,所产生的成品再进行二次逆录而产生的,使得每个音符都成为倒着行进的音点,时至今日,我相信不太有许多类似的大胆实验了;在人声处理方面,受《西藏度亡经》影响的John Lennon想要让自己的声音呈现出一种像是在喜马拉雅山上喇嘛诵经一样的感觉,便建议将自己悬空绑在录音室正中央,室内四个角放上四个录音设备进行录制——终还是以话筒录制人声取代了此项建议,由此录下的人声再度经过二次录音及特殊处理,终获得了这种斑驳、离奇的成品;海鸥叫声般的声效出自对Paul McCartney狂笑声的处理;鼓声也犹如机械一般,Ringo的鼓技在歌曲里也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Tomorrow Never Knows》堪称The Beatles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是史上第一首采用逆录吉他技术的音乐(同年单曲《Rain》则为最早发行的逆录吉他技术的音乐,制作比《Tomorrow Never Knows》要靠后),《Tomorrow Never Knows》采取着单一和弦,却迸发出如此具有冲击力的表现。这一切单看或许不能证明什么,但是要知道,离他们发行的第一张单曲(《Love Me Do》1962),时间才过去了四年。你在这里,能够与远在天堂的John Lennon连接。
时至今日,《Revolver》都是一张不朽的杰作,我不敢想象如果世界上出现第二张《Revolver》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更不敢相信没有《Revolver》The Beatles是否可以踏入今天所见的神坛。我想The Beatles是绝对幸运的,上帝眷顾了他们,回顾音乐历史,有着高水准的佳作数不胜数,而真正达到神巅的则屈指可数,The Beatles则是其中的佼佼者,现在不会有、未来也不会有第二个The Beatles一样的乐队,我不想再听见未来诸如“T67星云披头士”之类的名号了,太没意思啦。
最后,我并不认同《Revolver》是青涩的实验品、牺牲了音乐性做出的作品这样的观点,我认为《Revolver》绝对有着一份独特的美感,相比于同年最为人熟知的、在美学上进行了无上探寻的《Pet Sounds》(The Beach Boys,1966,休想让我写《Pet Sounds》!),《Revolver》则在另一面开拓了新世界,为摇滚乐的扩充起到了一个先行者的作用。
如果哪一天我在这个世界消失了,请务必为我再听一遍《Revolver》。
↓欢迎关注公众号[与捕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