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以温差的方式打破认知的温差
易烊千玺:以温差的方式打破认知的温差
文/卢世伟
岁末年初,又应邀选出本年度十佳专辑或者十佳歌曲以作年度推荐,但今年的这项工作却变得异常挠头,尤其是在筛选年度十佳专辑方面:回想这一年我们有印象的完整专辑,数出50张来都难,更何况还要从中选出十张来。
在我最终艰难选出的十张中,就包含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张易烊千玺的《温差感》,后来我发现,这张专辑亦入选了南方都市报综合全国各大乐评人评选结果的年度十佳专辑总榜名单,说实话,这个结果,连我自己都有点意外。
意外的还包括,《温差感》还不仅仅只是一张传统意义上收录了十首歌以上的完整专辑,它更是一张充满了个人完整表达诉求且有整体规划设计的概念专辑。
如专辑文案透露,专辑名字“温差感”取自专辑概念曲《冷静和热情之间》那句歌词,“每个午夜睡去,温差感让我安心”,以“温差感”这个概念,来试图完整呈现一个游走在不同温度之间的十九岁男孩易烊千玺的具体体验和内心焰火,借用音乐这种撇开客观参照而更聚焦内心沟通的表达工具,来展现你所熟悉的易烊千玺与你仍陌生的易烊千玺之间的“温差感”。
从5岁就开始习惯于各种舞台的易烊千玺,应该是对舞台化表演的结构性和戏剧性有着相当的投入与执念,于是我们在他人生的首张完整个人专辑里也看到一个清晰而明朗的作品结构框架:整个专辑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分别用intro曲《入梦》、interlude曲《酣然》和outro曲《初醒》清晰界分,而配合“温差感”这个主题概念,上半场曲目清一色迷幻、诡谲、华丽的冷色系风格,而下半场则转为迷离、温柔、天真的暖色调作品,对比鲜明。
如此清晰设计和架构的一张作品,背后昭然若揭的,是一颗渴望被真正正确理解和完整表达的心。
这也是至今还有人仍在用心地去做一张完整专辑的重要原因——相对于单曲的碎片化或功能性,更像是歌手为了展现自己的某一具体风格或技术的驾驭能力或者证明自己具有歌手身份的一项具体工作,一张完整的专辑尤其是一张完整的概念专辑,则更能通过统一的主题方向,曲目之间相互递进延伸或呼应的关系,曲序的安排结构,则能更系统地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歌手的整体音乐思维和审美修养,以及在当下这个时期的自我状态,关注焦点和表达水平。
从《温差感》这张专辑来看,易烊千玺在当下最渴望表达的主题昭然若揭:“我不只是你们认为的那个我”。
诚然,二十上下的年纪,本就是一个人自我表达欲望最强的年纪,也是最怕被简单误解的年纪,更何况像易烊千玺这样的顶流歌手,其成功与热火的光照太过集中而强烈,强烈到只看见了光照,却未必真正认识光照背后的那个真正的易烊千玺,所谓高处不胜寒,这种不被真正认识和了解的孤独感、失落态,几乎是每一个成功但又有清醒自我认识的艺人都很难避开的巨大心理落差。
譬如在开篇的第一首歌《末日长河》(光看这歌名就能看出歌者心里有多悲观失落)中,易烊千玺就唱到“有一棵大树碰到我,没关系那都是假的”,易烊千玺的成功,就是人人眼里都看到的那棵大树,但显然他却认为,这样的成功只是自己机缘巧合碰上的,都是假的,“热烈而陌生的包围,狂欢而至的赞美”,这些于大多数成功艺人的日常,于易烊千玺内心而言,却像是末日长河,无法挣脱。
于是在第二首歌《牺牲的一半》里,易烊千玺开始解释自己的这种成功的假象和内心的真相,“我留下一片海,换来你的一颗尘埃”,从5岁开始在各种舞台上表演持续付出了十几年全方位努力的他,最终让人看到的,却只是他心里的一颗尘埃,成功的背后,牺牲掉的何止只有自己的一半?“一心要活得更简单/发现真的好困难/与其做牺牲的一半/不如被冲进麻木人海”,但身为具有示范意义的顶流艺人来讲,这样的失落又不能随意地表达出来,因为于他们而言,“敏感的心是公害/小心翼翼不准打开”。 压抑到想要呐喊的少年,快要疯掉,想要逃跑,但最终也只能借助音乐来替他高喊一句“还我尖锐的鲜艳情感”。但又谁懂,谁真正在乎他的这种内心渴望呢,结果还是“他笑我笑你笑到最后 还是哭了”。
那么易烊千玺认为自己被牺牲掉的那一半又是什么呢?
肯定不只是不能自我表达的压抑,不只是无法简单生活的委屈,而更是那些自己没能被正视的水准和价值。大多数人眼里判断的易烊千玺,还是来自曾经让他们一夜成名的《青春修炼手册》的既定印象,鲜嫩而活泼的唱跳少年。
但直到去年的《长安十二时辰》和《少年的你》,大众似乎才真正了解到这是一个真正具有表演天赋与专业素质的艺术表演少年,但这还只是在影视表演的层面,那音乐上呢?其实易烊千玺也在抓住一切机会去展现自己真正在音乐里的艺术审美,只是单曲碎片式的散发让人无法像看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那样将他的这些资质集中起来审视,直到他有了这样一张完整的专辑,你看到过他的再一,再二,却未必会去思考他的再三。
太一为易烊千玺写下的《再一,再二,再三》,正是一首相对能够集中展现易烊千玺文艺性音乐审美和表达风格的一首作品。“再一,我刚来过,我从来不是我,偶然我,才是我”,这样的文字,一吐出口,便已是扑面的芬芳,“冰冷的像琥珀,灰烬的花”,从文字的曲折到内心的纠结,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也藉此让你看到众人眼里的那个明媚少年掩藏于内心的那些“黯然的擦”、“变淡的疤”,大提琴低沉的忧郁中,易烊千玺的歌声如冷冰空气中的游丝敏感地擦过肌肤,令听者不禁心弦为之一紧,然后你再听到这个孩子唱出“世界教会我黑与白,成熟拽着我左摇右甩,承载了似乎明媚的姿态,他们说不准失败”,以及“我想因你而伟大”,仿佛让人看到如水的月光下一朵努力绽放的昙花骤然收紧了全身的花瓣,心疼之意难免油然而起。
但易烊千玺终归不是一个只会委屈抱怨传播负能量的小孩,在渴望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真正被低估的部分之外,他更想让人看到的是他的成长,已经不再是人人眼里的那个没长大的小孩。
所以在结束冷色系的失落篇后,一段interlude《酣然》,便是柳暗花明,转入暖色系的成长篇,《陷落美好》、《Fall》、《I Adore You》、《冷静和热情之间》、《念想》一系列作品,既有“这是一趟往返于天堂还有地狱的列车/路过人们心中的荒凉和滚烫的山河/只剩匆忙还在羡慕着远去的森林和白鸽”这样成长经历的描述,亦有在18岁成人礼之后像《Fall》、《I Adore You》这样对于爱情新鲜而明确的表述,同时还有“我在沸点燃烧我要的冷静/我在冰点凝固我要的热情”这样思想上的成熟表述,让人真正感受到,易烊千玺已然不是那个还在蹦蹦跳跳的少年儿童,无论是个人心智还是专业审美上,他,已经长大成人了。
而对于音乐,易烊千玺也渴望让人更加了解的是他的色彩的多面性,正如《两个傍晚的月亮》中所唱,月光打翻身影时,他是白色的,星球掉落时,他是蓝色的,月光迂回里,他是红色的,而当这些投入到不同的音乐曲目里,他希望终能透过音乐“还我尖锐的鲜艳情感”。所以在音乐层面的表现中,《温差感》也选择了不同资历和层面的音乐人来一起合作,不仅有易家扬严艺丹王治平朱敬然陈建骐这种资深的音乐前辈,亦有橘子海乐队、白天不亮、羽田这样个性、独立的新鲜血液,不仅有以个性闻名的陈伟伦火星电台主刀制作,更有曾获得格莱美提名的Dimitri Tikovoi 、Dave Gibson等一众国外音乐人助阵。众多风格迥异的音乐人制作人融聚一炉,整张专辑曲风丰富却又不显错乱,恰恰也因为千玺为整张专辑早布下了三段式上下篇的结构,这又是一种音乐布局智慧的体现。
所以我会把《温差感》列为我个人2019年度的十佳专辑之列,就在于这张专辑整体呈现出的从思想到格局上的成长与成熟状态,从作品的风格层次到布局结构中所透视了的音乐审美的严谨与高级,而这种状态体现在年仅19岁尚有资格挥霍青春本色的易烊千玺身上,则更是令人意外而又惊喜,心里难免会生出那种既定印象与新鲜感受的温差感,此时你再回想《温差感》这个名字,可真是实至名归了。
《温差感》是易烊千玺向乐坛交出的第一张完整表达自我的首张个人专辑,其意义和主题也都在于为熟悉或不熟悉他的听众挖掘出更多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易烊千玺,令易烊千玺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就能呈现出立体化的姿态。
不过一个歌手想要完整表达自我的方式,当然也不仅仅只有专辑这一种,还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则是演唱会。
2019年12月22日,易烊千玺2019玊尔演唱会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这是易烊千玺出道以来的首场个人演唱会,这场演唱会更是可以看作全面审视易烊千玺音乐表演能力与音乐审美根源的综合演出。演唱会上,易烊千玺不仅演唱了自出道以来的大部分个人单曲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翻唱了多首像《无地自容》、《奉献》、《再回首》等年龄比他大出许多的经典老歌,令人不得不感叹,审美是可以决定一个从艺者的格局的,像易烊千玺这样能够以少年之姿,从众多被囿于流量、偶像价值评判中的同龄艺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早一批获得专业层面广泛肯定的00后艺人,应该就在于他不囿于各种边界,从小就广泛涉猎,并坚持艺术审美的自我规范,才终有的成果吧。尽管他内心的蕴藏或许还依然未被更多的人留意或者正视,但毕竟才19岁,毕竟才第一张专辑,第一场演唱会,易烊千玺本人也正处于不断接受新的成长的年龄,未来的日子,他会打破这个行业更多的温差感,或许,同样是以在作品中制造温差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