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剛看完之前的評論,讓我緩緩看看怎麼說比較好..

看了許多評論,好評或差評都有。覺得情緒一團亂。
2011年的時候我才剛上初中。我很喜歡王若琳在這張專輯之前的作品,所以當我買到這張專輯的時候很興奮:我記得我很喜歡專輯的概念,所有展示專輯構想世界的圖畫、文字,都很新奇、很有趣、很吸引我。我撕開包裝,第一次聽——可以很直接感受到這是很用心的作品,一切都是精心設計過的,而且這的確是很奇幻的冒險。不過當時心裡還是比較複雜的,沮喪佔了大半,因為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聽到的“王若琳”。
最近因為我只在乎你的mv,又重新開始聽王若琳的歌。
第一次看 我只在乎你 的mv,眼淚就不盡流。mv本身也許並不具備如何極致新奇的藝術形式或者劇情,肯定的是,裡面元素使用和情境設定等等,以及王若琳對於歌曲本身的表現,充滿親和力還有強烈的情感表達。我覺得她實在把 我只在乎你 詮釋的很好!
這幾天因為覺得遇到了一些瓶頸,有點想轉換一下狀態,又花了一些時間放空、溫故並期待可以知新。
我重新播放了這張我只聽過一次的專輯。怎麼說呢,我覺得好像自己成長了很多,可是有一些東西還是沒有改變:我仍然覺得這是很優秀的作品,完整而且真摯。現在我更加理解作品,感受到了很多從前遺失的細節,也更能從很多當時感覺“莫名”的部分感受到共鳴。
2011年的這張專輯,是她作為藝術家實踐創作的一部分。這張專輯因為種種原因在當時遭受很多聽眾的差評,但是也正是這張有點“跳脫”的專輯,她將創作延伸到歌曲以外,接下來不斷的嘗試,才會到 我只在乎你 的完整。
有一種和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一起成長的感覺。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茨格与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