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仅有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全无冷峻沉重,尤其是和他的交响乐作品相比。
第一号创作于作者意气风发的年青时代,充满活力和憧憬;第二号创作于已经历尽了沧桑的年代。虽然其中仍然具备着作曲家特有的紧张和凝重,作品整体却是典雅明媚,其豁达意境令人感动。
两首作品完成的年份相差了二十几年。
中间的部分,我们只能从他的交响曲作品去了解了————大凡略为熟悉肖斯塔科维奇的乐友都知道作曲家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九死一生。在熟悉了他的交响乐作品和时代背景之后再听情绪热烈欢快的《第二协奏曲》,委实让人感慨万千。
为什么只有乱世才会出英雄?
为什么伟大艺术的诞生一定是痛苦的产物?
〈FIGHT CLUB〉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识形态就源自“现代社会不是足以催生伟大和不朽的摇篮”的理论。言下之意是现今所有的创作努力都只能诞生平庸和重复,因为你并非身处乱世。事实上极少有人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包括我自己————战争意识是无法培养的,死亡的气息只有曾经一只脚踏进冥界的人能够感觉得到。求之不得,挥之也不去。
但有个特例,如果作品诞生的摇篮本身是个摇篮的话,“不朽”仍是可望可及的。
《第二协奏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给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马克西姆·肖斯塔科维奇的,并且是由马克西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演。她的第二乐章绝对是世间最动人的柔板。聆听时心绪犹如插上翅膀遨游天际,那音乐是那样的绝美!
其实最动人心弦的并非音乐本身的美,而是透过音乐表达出来的一种美好、殷切的期盼————惟有“亲情”是永远足以缔造“伟大”的,某种意义上这是人类特有的。
相比之下令人疯狂的爱情不外乎下半身作怪的产物,它们催生的作品并不具备真正的人性力量。
相比之下。
肖斯塔科维奇有非常高的钢琴造诣,但极少出手弹奏。
这一版本唱片则由肖斯塔科维奇亲自演奏钢琴、克路易坦指挥法国国家广播乐团演出。弹奏节奏强烈,线条粗犷,令人叹服(我对纯技巧不是很懂得鉴赏,但我弹钢琴的一位朋友对之评价极高)。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唱片:权威性与传奇性皆备,作品不朽。
2005.5.31
第一号创作于作者意气风发的年青时代,充满活力和憧憬;第二号创作于已经历尽了沧桑的年代。虽然其中仍然具备着作曲家特有的紧张和凝重,作品整体却是典雅明媚,其豁达意境令人感动。
两首作品完成的年份相差了二十几年。
中间的部分,我们只能从他的交响曲作品去了解了————大凡略为熟悉肖斯塔科维奇的乐友都知道作曲家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九死一生。在熟悉了他的交响乐作品和时代背景之后再听情绪热烈欢快的《第二协奏曲》,委实让人感慨万千。
为什么只有乱世才会出英雄?
为什么伟大艺术的诞生一定是痛苦的产物?
〈FIGHT CLUB〉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识形态就源自“现代社会不是足以催生伟大和不朽的摇篮”的理论。言下之意是现今所有的创作努力都只能诞生平庸和重复,因为你并非身处乱世。事实上极少有人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包括我自己————战争意识是无法培养的,死亡的气息只有曾经一只脚踏进冥界的人能够感觉得到。求之不得,挥之也不去。
但有个特例,如果作品诞生的摇篮本身是个摇篮的话,“不朽”仍是可望可及的。
《第二协奏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给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马克西姆·肖斯塔科维奇的,并且是由马克西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演。她的第二乐章绝对是世间最动人的柔板。聆听时心绪犹如插上翅膀遨游天际,那音乐是那样的绝美!
其实最动人心弦的并非音乐本身的美,而是透过音乐表达出来的一种美好、殷切的期盼————惟有“亲情”是永远足以缔造“伟大”的,某种意义上这是人类特有的。
相比之下令人疯狂的爱情不外乎下半身作怪的产物,它们催生的作品并不具备真正的人性力量。
相比之下。
肖斯塔科维奇有非常高的钢琴造诣,但极少出手弹奏。
这一版本唱片则由肖斯塔科维奇亲自演奏钢琴、克路易坦指挥法国国家广播乐团演出。弹奏节奏强烈,线条粗犷,令人叹服(我对纯技巧不是很懂得鉴赏,但我弹钢琴的一位朋友对之评价极高)。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唱片:权威性与传奇性皆备,作品不朽。
200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