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热爱音乐的你推荐我最喜欢的20部音乐作品(8)
我最难忘却的动机是拉二的钟声。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2, Op.18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体裁:Piano Concerto(钢琴协奏曲) 曲式:I. Sonata-allegro Form (奏鸣曲-快板) II. Ternary Form (三部曲式) III. Rondo Form(回旋曲式) 欣赏难度:较难
创作背景:
1897年,Sergei Rachmaninov(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部交响曲因指挥失误获得了猛烈的批评。这令他开始抑郁,甚至禁止这部作品在他有生之年再次公开演出。而之后作为钢琴家的巡演失败也加深了他的心理创伤,使他患上神经衰弱症。拉赫后来又受到自己尊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批评,从此染上酗酒的恶习。为了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1900年他的家人请来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为他治疗。这位心理医生在近半年的治疗中,每天不断地暗示拉赫他应该继续创作,而且肯定能创作出杰作。拉赫终于拾起了勇气,重新拿起笔。
这次我想创作一部钢琴协奏曲,从终曲开始吧,我脑海中已经有了构思... 拉赫飞快写出了第三乐章惊涛骇浪般的华彩,并在同年便完成了这部协奏曲中柔美的的第二乐章和绚烂的第三乐章。拉二中融入了复调的多声部,优美的旋律配上中正的结构,钢琴与交响乐团达到平衡。试探性演出这两乐章后,拉赫收获了久违的成功。
可是,第一乐章却丝毫没有进展。没有灵感,就到外面走走吧。莫斯科的冬天寒风凛冽,经历多年痛苦洗礼的作曲家听到远处教堂的钟声,仿佛是一种召唤。是它啦,就是它!
聆听指南:
首乐章中,在经过8小节柱式和弦构成的“钟声”动机后(0'00''),随着弦乐而来的是沉重且庄严的主部主题(0'34'')。副部主题抒情性更强(2'35''),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之后,在展开部中,主部主题先由铜管吹奏而后再由钢琴飞速接手(5'09'',5'28'')。拉赫的钢琴在奏出那段三连音的同时超神(5'56'')。随后全乐章在钢琴那进行曲似的主部主题中达到最高潮(6'47'')。副部主题在单簧管上再次出现(8'25''),再现部也就此结束。最后尾声在钢琴和乐队强有力合奏主部主题的变体中结束(10'47'')。
伟大的艺术往往诞生于承受着巨大痛苦的艺术家;这部拉赫的第二钢协即是如此。时至今日,任何古典乐迷选出自己最喜爱的钢琴协奏曲,拉二几乎稳定第一;能和它竞争的恐怕只有拉赫本人的第三部钢琴协奏曲。而拉二这部作品中,喜欢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人都不计其数,我个人最喜欢第一乐章。这里我选择提供公认模板的Richter和BPO合作录制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