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热爱音乐的你推荐我最喜欢的20部音乐作品(5)
安迪逃出了肖申克,张开双臂迎接暴雨。
Liszt Sonata in B Minor, S.178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体裁:Sonata (奏鸣曲) 曲式:Sonata-allegro Form (奏鸣曲-快板,有改变且有争议) 欣赏难度:极难
聆听指南:
随着两个低促的顿音(0'00''),这部最伟大的钢琴独奏作品开始。第一动机和弦极其阴郁(0'08''),曾令无数聆听者不适。紧随其后突然跃起的是双手八度弹奏的第二动机(0'45'')。而后出现一段“敲门”状的第三个动机(0'53''),在其左手低声部的颤音(Trill)后(1'28''),呈示部开始,主题出现(1'32'')。这时织体变为复调,右手高声部演奏第二动机,左手低声部演奏第三动机。随后速度和力量都在积聚。在一段模进后(2'06''),第二动机得以扩展后重现(2'10''),然后就是大量的音节、琶音,几乎全是双手八度,速度越来越快(2'36'')。在高音区的下行模进后(2'48''),双手都来到低音区。右手演奏固定音型,左手则在钢琴几乎最低音上重现第一动机(2'51'')。接下来在高音区继续弹奏第一动机,四次重复每次都以更高的音高(3'10'')3,并在达到顶峰后又回到低音区(3'26'')。然后,曲目转入B小调的关系大调D大调上的一首众赞歌(Chorale)(3'34'')。这里,听众被从开始仅4分钟的阴郁、扭曲的感受中解放出来。最后一段宣叙调似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故事似乎还没结束(4'04'')。很快,单音织体的第二动机又在右手响起(4'28''),乐曲回到了B小调。可李斯特又立刻转回大调(好像F大调,我不确定),为我们带来一段诗意的第二动机(4'36''),音符像透过雨后清晰的玻璃。淡妆出门的第三动机后(5'29''),我们迎来了一段抒情的田园风主题,素材取自第三动机的“敲门”。然后在右手的一组半音阶上行后,又是复调,左手第二动机,右手第一动机(7'16'')。但这次琶音都较为清澈明媚。在微微加速后,左手改为第一动机,右手改为第三动机(7'35'')。之后略微加强,进入一个短小的华彩一样的乐段,以右手明显的颤音为开始标志(7'46''),一段飞速的先下行后上行的琶音为结束标志(8'06'')。然后第一动机被扩展,左手在低声部配上强劲有力的柱式和弦(8'10'')。主题终于再次出现(8'35''),变得更加狂躁不安。明媚的第二动机又忽然出现(9'03'')。之后左手半音阶下行,同时右手的似乎是第三动机的片段(9'28'')。情绪在逐渐聚集满后,随着高潮处右手在高音区的震音(9'56''),左手以较大跨度下行演奏第一动机(10'10'')。气氛压抑到极点,似乎乌云蔽日,不见一丝光明。
众赞歌如期到来,却依然处在阴郁的小调,且力量无比巨大(fff)(10'24'')。李斯特在之后写了一段宣叙调似的类似华彩的乐段(10'34'')。然后他又在小调将它们重复(10'52'')。接着,李斯特借助第三动机转到第二动机(11'24''),再由右手演奏主题左手在低音区弹奏第三动机的“敲门声”(11'43'')。乐曲再次转入F大调,抒情片段来临(12'21''),风雨之后见彩虹,就连“大锤”似的第三动机也在此轻盈无比(13'34'')。随后众赞歌再次响起(14'31''),变得更加坚定;霍洛维茨版还有那击穿灵魂的一组和弦。众赞歌转入小调重复一次,第二动机穿插于其中(15'11'')。经过痛苦挣扎,众赞歌终于在结尾回到大调(15'48''),而后抒情的田园风段落以更欢快的身影重现(15'58''),轻描淡写的第三动机让听众松了口气。最后终止式结束后(18'38''),一切都结束了吧。
不对,更低的第一动机再次响起(18'56''),随后是先单音织体后复调织体的第二、第三动机(19'31'',19'48'')。在做足铺垫以后,主题终于再次出现(21'23''),只不过这次更加激烈。主题之后又是标志性的左手低声部弹奏第一动机(21'59''),只是右手这回搭配跨度非常大的琶音。接着左手几次重复第二动机片段(22'37''),每次都以更激烈的情绪,右手依然演奏极大跨度的琶音。然后是一句双手八度的下行模进(22'46''),接着第二动机的片段预示着众赞歌第三次到来(22'49'')。这次比较意外,它来得很柔软、轻盈(好像出现在B大调,我不确定),只有中强(mf)的力度(23'03'')。修饰后的田园风“敲门”动机落再次来临(23'55''),而又加了点缀重述一次(24'54''),左手演奏改变的第二动机片段(25'18'')。在复调对位中,右手是第三动机的“敲门”,同时左手应该是半音阶下行(25'28''),情绪越来越激奋,直到第二动机片段构成的双手八度下行模进(25'55'')。在一串震天撼地的双手八度音节后(26'21''),3/2拍 fff力度的众赞歌重新出现(26'26'')。据说,李斯特原本就想在此以这张亢奋的情绪结束这部作品,但由于技术上的考虑(这点我目前还不甚明白),又续了个尾声。乐曲回到3/4拍和B大调,田园风的抒情段落依然在这里等我们(26'45'')。尾声中间依然穿插了短暂的第三动机片段(27'52''),在第一动机的再现后(29'05''),最终回到高音区明媚的和弦中结束(29'30'')。
创作背景:
这是李斯特中年时期在魏玛的作品,采用较为复杂的单乐章奏鸣曲形式,前无古人。李斯特的才华在此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仅我个人看法,他就是莫扎特之下的第二天才。30分钟的曲长,主要素材就来自于开始的三个动机;作曲家驾轻就熟,对音乐的掌控如庖丁解牛。作曲家本人解释这部作品仅仅具有音乐上的意义,并未蕴含个人经历或戏剧背景。尾声部分第一次创作过于俗套,作曲家不满意,又重改成现在的模样。完成之初,此曲作为回赠给舒曼的礼物,由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聆听过,评价极其糟糕。阴郁、恐怖的调式和和弦充斥全曲,令古典音乐初学者望而却步。晦涩的主题忽隐忽现,优美的旋律少得可怜,复杂的织体烧爆大脑。但为什么我会热爱这样一曲?如同有的人爱喝白酒不爱喝糖水呀。
你经历过暴风雨吗?这部单乐章奏鸣曲将带你穿越一场暴雨,透彻全身,然后见到彩虹。人生中每次痛苦、挣扎总能不时浮现你眼前,而那一次次众赞歌就如一次次洗礼。这部奏鸣曲对人的感动不同于肖邦委婉的离愁别绪,也非《乡村骑士间奏曲》那般回忆过往,而是描绘了生命经历抗争、脱变的历程。它拥有直击内心深处的力量。救赎就在这里。
最后我依然选择推荐霍洛维茨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