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型音乐人的诞生:谈谈蔡徐坤的几次《重生》舞台
之前在一个杂志的访谈里,蔡徐坤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细节,他说,他在制作音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考虑舞台表演的设计,甚至包括舞蹈的动作。最近两个月,新歌《重生》发布之后,迄今已经完成了8次舞台表演。发歌之后舞台频率之密集在这个缺少打歌文化的国度显得很不寻常,然而这次发歌后更罕见的是,8场舞台表演中使用了同一首歌的两个版本,更频繁地切换了舞台表演的形式:从最开始的摇滚乐队形式,变成了配合舞群的唱跳版本,再加上歌词的改编以及配乐形式的变化,使得每一场新歌舞台都呈现出鲜明且独一无二的特点。 从这首歌开始,我感到他对于音乐路线的规划开始越来越浮出水面。固然在音乐风格上仍旧多元,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是,音乐的形态始终必须服务于舞台演出的目的。这意味着为了舞台的构思,不仅同一首歌的编曲、曲风、歌词等都可以为之改变,甚至由于歌曲的制作人也是舞台表演者本人,音乐的改编变得相当自由,也就能更好地贴合整体舞台的设计。 这似乎改变了偶像业常见的音乐和舞台的关系。从前我们看他国的打歌节目,不同场次的舞台表演区别仅仅在艺人的服装造型,尽管有时为了特殊舞台会对表演和音乐作大幅修改,但在一周数次的“打歌”舞台上,同一首歌的表演大多很雷同,更不要说对音乐的改编了。但在《重生》这两个月的舞台来看,平均十天到半个月一次舞台表演,居然能呈现出那么多复杂的舞台设计、表演方式及音乐的变化,仔细想想其实挺不寻常的。 从前偶像与音乐的关系,是通过偶像在舞台上展现个人魅力来“推销”偶像的音乐,观众消费偶像音乐的同时完成了对“偶像”这种商品的消费。固然粉丝不会准确切割我到底买的是这首歌本身,还是买的是经过偶像演绎过的这首歌,反正是“哥哥的歌”就一定要支持。这是偶像业当中非常有趣的景观。于是对于一首潜在的“爆曲”,偶像的影响力可以让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反过来优质的、适合舞台表演的音乐也能增添偶像的舞台魅力,这是音乐和艺人之间最为良性的关系。 但显然在这个时代,舞台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开始慢慢凌驾于这重关系之上。过去,舞台差不多是艺人传递和表现音乐的媒介,可是如果有一个人把这几层关系“颠倒”过来——他想要追求舞台自身独立的价值,不再仅仅把舞台看成推销、展示音乐作品和偶像个人魅力的“中间物”——那么整个事情的性质便会截然不同。 这大概就是蔡徐坤的选择,当他越来越明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和魅力存在于散发舞台人格的时刻,那他就掌握了在娱乐业中持续行走下去的方向。 在一场演出中,音乐形式、表演方式、舞美等都不过是舞台表演的多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如何“使用”这些元素则取决于整场舞台的构思。不是说在这些元素当中音乐本身就不再重要,相反音乐形式的灵活赋予了艺人多方面、多层次展现舞台技艺的前提,换言之音乐人需要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舞台准备多种音乐版本,甚至临时去调整已有的音乐作品。这对音乐人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关键的是,舞台风格的多变,也需要艺人具备驾驭多重风格的能力。 于是,当这个舞台的音乐制作者就是舞台表演者本人,而同时这个人也是决定舞台构思的灵魂人物,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看起来很难完成的任务,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畅想。 事实上从这两个月磕舞台的经历来看,我觉得这大概就是蔡徐坤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往前追溯的话,如果算上去年“东方风云榜”以rap形式演绎的Pull up,还有在伦敦公演以吟唱方式表现的WAIT WAIT WAIT,这两次演出已经有了这种特质:让音乐为舞台表演服务。 至于舞台的丰富改编也不只源自艺人一时的玩心,更不是这位多才多艺的艺人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正如我前面所言,要呈现出场场风格差异明显的舞台,背后需要艺人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和沟通成本。而艺人这么执着于此,显然也不只是因为他想要尽全力展现个人的舞台魅力。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就像我之前探讨歌词时候提到的想法,那就是不只是音乐作品,舞台作品实际上早已成为蔡徐坤向“世界”严肃表达自我的场所,而这种表达早已超越了通常偶像艺人以个人魅力渲染音乐作品的程度,这种表达的内核已经逐渐变成一些相当严肃的东西: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世界、他人和自我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在用他熟悉的方式与世界、他人乃至自我“对话”。说得夸大一些的话,他已经开始不自觉地在追寻一种舞台艺术的境界,只不过这种追寻才初露其形。 因而给今时今日的蔡徐坤的准确定位应该是“舞台型音乐人”。曾经他奔波在不断给自己找寻舞台的路上,现在他忙碌地在一个又一个舞台中塑造着更加丰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