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绽放,静静的凋零
怀旧是一种情绪,也是一个致命伤。
可我总是不忍不去触碰。
回想自己的中学时代,似乎比现在还要老成得多,那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快些长大,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束缚。从喜欢的东西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时候的我,喜欢张爱玲和王菲。等到长大了,却开始喜欢苏童和陈绮贞,也正是在这时,才开始下意识地拒绝成长。
但是总会有一些声音,像老朋友一样,偶尔在记忆深处回响。比如说,许美静的歌。
她的歌和她的名字一样,没有喧嚣和吵闹,没有功利与世故。她没有王菲的凌厉和张狂,当然也没有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却用她的平淡和真实打动了我的耳朵。她总是默默地站在纷扰嘈杂的流行角落里,静静地歌唱着人生,爱情与梦想。
她的声音从不加修饰,略带着点懒散与不妥协,不经意间抚过心头,更像是一件温柔的乐器,独自演奏着别样的情怀。
城里的月光照亮了梦,却也让阳光变冷。昙花无声的开落,把风的叹息涂上了颜色。我们都是夜归人,寂寞在旋涡里荡漾。那就一起静静地,听那星光唱歌吧。在这多事之秋,遗憾也在悄悄地蔓延。或许,可能,应该,至少快乐是无罪的吧。
不懂爱情的年纪,听起情歌来却也格外的动听。
第一次听到她的歌是在初三,从朋友那里随手借来听的一盘陈旧的卡带,在寂静的深夜里反复地倾听。如今整整七年了。很少能听到她的消息,七年,七年之痒,她也好,我也好,都经历了许多,改变了许多,但是聆听她时的心情却依旧如昔。
她的没落是很多人的遗憾,也是华语歌坛的遗憾。在这七年之间,很多像她一样,真正的歌手,都从歌坛消失了。如今的中国原创音乐,充斥着急功近利的心情与浮躁的音符,现在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去喜欢那样沉稳实在的音乐。
她也曾闪光过,也曾作为新加坡天后在华语歌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她见证过华语歌坛最辉煌的时刻,然而她的销声匿迹却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最初的遗憾,也慢慢转变为欣慰。现在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她的时代,沉寂,或许是她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归宿。
Mavis,她是寂寞灵魂的代言人,真正的歌者。她用纯粹的歌声,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与期待。能穿透那五光十色的尘世,沉淀下来的,也只有这样干净真实的声音。
她和陈佳明,就像王菲和林夕一样,是绝佳的拍档,也创造了一代人心目中不可磨灭的经典。如今再提起这些往事,也都不可避免地,增添了几分沧桑的色彩。
在杜可风的电影处女作《三条人》中,有她唯一的一次本色出演,那个具有迷一样的气质,充满异想,却又寂寞颓废的女子苏西,也正是她那时的真实状态。
06年6月,她出了事,被诊断为轻度精神分裂和忧郁症。
一直以来她身上流露出来的不羁和隐约的神经质,似乎都早已做出了预示。在繁华冷漠的都市里,一个流离失所的灵魂,一直以来近乎偏执的坚持,拒绝改变的固守,让压抑的情绪,已经无法不再爆发出来。
而她的落寞,也愈发的显得苍凉。
或许现在,还会有人记得她的声音,至少会说出她最为脍炙人口的几首经典作品。80年代初期出生的那些人,也已经伴着她的歌声长大了,成熟了。在这个销量比质量更多地被视为音乐生命的时代,很快的,她的名字也会被无声的湮灭吧。
而我的后遗症,大概就是在去唱K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点唱她的那些老歌。
许美静,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悲凉与无奈。
回忆是一抹浅淡的残红,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褪色。
也许爱情全都是我无中生有
窗外忽然贴满星星是不是你眼眸
话语快要开着花
是不是因为还没说出口
也许爱情只是一场海市蜃楼
——许美静《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