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是无需书写,但意志是奇迹
2019年国语流行里的最佳作词:安溥《Zoea》。 宗教意识的歌词创作,谈论的是生死和时间的大命题。安溥假设了一个视角:所有生命出生时都有一个与天地相通、古老而透彻的智慧,能了解万物的循环,在进入肉身生长前,那时的它们,也包括曾经的我们,看这世界的恒常与生死是什么样子。 和一些科幻作品殊途同归的世界观:在某种维度上看,时间并非线性往前,而是同时铺开,过去和未来共存,生也就和死共存,宿命已然决定,而你只是“表演”完这一生。 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里用诗意的语言这样描写:“这种时刻,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 这宿命论的世界观和“自由意志”相悖,如果所有将要发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那便不是由你的意志和选择所决定,所谓的“自由意志”只是你的幻觉——“生死是无需书写”。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里借外星人特拉法玛多人之口说:“如果我没有花那么多时间研究地球仔的话,我根本就弄不明白‘自由意志’是什么意思。……只有地球上才谈什么自由意志。” 如果这是真实,你会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和过完此生?《你一生的故事》中的“我”爱上未来的丈夫时便预知他们很快就会离婚,而他们的女儿会在二十五岁死于登山探险。答案是你无法做任何选择,这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当丈夫问她“你想要个孩子吗?”时,她哪怕早知晓将来的这一切苦与悲,此刻依然也必然会微笑着答应:“是的”。 而安溥在歌里给出了另一种温柔的回答:“意志是奇迹”。同时在结尾浪漫落脚:“……爱情才能是死生中最长的一瞥”。我们日尽一日只在不自觉地穿越时光这坟场,哪怕“没有尽头是一切的终点”,逃亡的最后有你陪我一起老去。 我原本其实觉得许多文艺青年把凡事都归结到“爱”上是一种懒惰,以为“爱”能解决一切问题。后来发现确实,他们也许是对的,真正深刻的确实并非形而上的宇宙哲学、历史洪荒,而是我们每个人渺小但真实活着的生命,我们浅薄的爱和欢愉才最深刻。 *编曲也很精彩,单就鼓点说一说:中段陈珊妮的和声之后,安溥唱道“归离间不复返,如象如蟹”,鼓点和心跳(生的证明)同频,愈发急促,短暂隐没,然后唢呐声(死的象征)像从远方出现,像脚步又像心跳的鼓点重新浮现,契合歌曲“生命和死亡共存”的时间观,而歌词唱着,“转瞬是晕眩,晕眩,晕眩,晕眩,晕眩里我曾看见,时光是坟场,锣鼓喧天的一趟葬”。歌曲最后唱到“爱情才能是死生中最长的一瞥”时的鼓点,连音色也和心跳一样。最终结束于水翻滚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