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真,珍
这张唱片可以说是仅次于宫田耕八郎的尺八作品外我最喜欢的独奏日本传统音乐唱片之一。雅乐、与歌舞伎乃至武满彻的音乐都夹杂了各色乐器的演绎,少了一份纯净,个人比较喜欢独奏。东方乐器不同于西方,天生就是为独奏设计的。中国的二胡、竹笛如是,日本的三味线、尺八亦是,否则风雅和禅意都会失之甚多。
这张唱片是十三弦筝的独奏作品,演奏者是日本著名的日本女古筝演奏家吉村七重女士(吉村七重生平http://www.camerata.co.jp/J/profile/Nanae_Yoshimura.html)。乐筝又名雅乐筝,曾在宫廷贵族间流行,迄今仍在雅乐的管弦乐合奏曲中使用。现在常用的调弦法尚有双调、大食调、平调、黄钟调、盘涉调共6种。筑筝又名筑紫筝,16世纪末主要作为歌曲伴奏乐器,现已趋于消亡。16世纪后期,有人创作了一种主要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形式,称为“地歌”。由于“地歌”中的长歌不用三味线而只用筝伴奏,所以也被称为筝乐的一种。筝除独奏之外,还经常和三味线、尺八合奏,这种合奏形式日本人称为“三曲”。俗筝始于17世纪,盲人八桥检校(1614-1685)在江户(现在的东京)习得筑紫流筝曲后,到京都将其改编增补,并作筝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为俗筝及其筝曲的创始人。他创作的《六段》等筝曲至今仍在演奏。现代筝不仅有17弦更有15弦、18弦、20弦、25弦乃至30弦。1969年野坂惠子在三木稔的协力下,制成20弦的筝。两年后弦数定为21弦,但名称还是20弦筝。此后20弦筝逐渐成为当代筝的典型,而且由于中国首先把20弦筝做为了主流,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考虑到作品间的国际交流,三木稔认为,今后20弦筝将成为国际的基本形式。
听罢整张唱片,觉得讲得是个很动人的故事,技巧和表达都很丰富,娓娓道来,有张有弛。是时自己一边做茶艺馆设计,一边还因感冒塞着鼻子,窝在山脚下的家中,特别宁静。是时,想起枯山水,想起古老的平源合战的绘卷,心中被紧崩的琴弦涂抹出的色彩填塞得满满,到了水都渗不进的地步。水之外,是彻底的想象的空白。琴声舒缓,心也在等待,就像枯山水,兀立的风景总像在无声地等待。所有的旋律没有可以地去营造悲伤的情绪,很自然的闲寂,在物哀之中融化、渗透。我不愿意用形容所有日本事物的那个“精致”来形容这样的音乐,因为我觉得它本身就是那样。虽然很人为,却浑然天成,和日本人偶一样,一旦塑造出来就带着不可思议的奇妙神情,应该说那就是种神性吧。对《伊势物语》中会记录“有心人养奇藤于瓶中,花蔓弯垂竟长三尺六寸”这样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到费解,但一旦放入日本美学这个大范畴就会觉得有种很妙的感觉,而这是很难说清的。有心人有心乃使之然,然藤有心。一旦论心,归根结底就是很人为的东西了,所谓的物哀,都是人心的丰富表露而已。究竟的什么让吉村七重的演奏让十三弦筝的音色打动人,当然用十二平均律是绝对解释不清的。乐曲的第三章有了人声,律调的变化也明显变大了,故事曲折了,紧张的心开始了混乱,自然也伴随着不和谐的绵长的过度和平息。
袛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间事无常;
波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
这张唱片是十三弦筝的独奏作品,演奏者是日本著名的日本女古筝演奏家吉村七重女士(吉村七重生平http://www.camerata.co.jp/J/profile/Nanae_Yoshimura.html)。乐筝又名雅乐筝,曾在宫廷贵族间流行,迄今仍在雅乐的管弦乐合奏曲中使用。现在常用的调弦法尚有双调、大食调、平调、黄钟调、盘涉调共6种。筑筝又名筑紫筝,16世纪末主要作为歌曲伴奏乐器,现已趋于消亡。16世纪后期,有人创作了一种主要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形式,称为“地歌”。由于“地歌”中的长歌不用三味线而只用筝伴奏,所以也被称为筝乐的一种。筝除独奏之外,还经常和三味线、尺八合奏,这种合奏形式日本人称为“三曲”。俗筝始于17世纪,盲人八桥检校(1614-1685)在江户(现在的东京)习得筑紫流筝曲后,到京都将其改编增补,并作筝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为俗筝及其筝曲的创始人。他创作的《六段》等筝曲至今仍在演奏。现代筝不仅有17弦更有15弦、18弦、20弦、25弦乃至30弦。1969年野坂惠子在三木稔的协力下,制成20弦的筝。两年后弦数定为21弦,但名称还是20弦筝。此后20弦筝逐渐成为当代筝的典型,而且由于中国首先把20弦筝做为了主流,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考虑到作品间的国际交流,三木稔认为,今后20弦筝将成为国际的基本形式。
听罢整张唱片,觉得讲得是个很动人的故事,技巧和表达都很丰富,娓娓道来,有张有弛。是时自己一边做茶艺馆设计,一边还因感冒塞着鼻子,窝在山脚下的家中,特别宁静。是时,想起枯山水,想起古老的平源合战的绘卷,心中被紧崩的琴弦涂抹出的色彩填塞得满满,到了水都渗不进的地步。水之外,是彻底的想象的空白。琴声舒缓,心也在等待,就像枯山水,兀立的风景总像在无声地等待。所有的旋律没有可以地去营造悲伤的情绪,很自然的闲寂,在物哀之中融化、渗透。我不愿意用形容所有日本事物的那个“精致”来形容这样的音乐,因为我觉得它本身就是那样。虽然很人为,却浑然天成,和日本人偶一样,一旦塑造出来就带着不可思议的奇妙神情,应该说那就是种神性吧。对《伊势物语》中会记录“有心人养奇藤于瓶中,花蔓弯垂竟长三尺六寸”这样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到费解,但一旦放入日本美学这个大范畴就会觉得有种很妙的感觉,而这是很难说清的。有心人有心乃使之然,然藤有心。一旦论心,归根结底就是很人为的东西了,所谓的物哀,都是人心的丰富表露而已。究竟的什么让吉村七重的演奏让十三弦筝的音色打动人,当然用十二平均律是绝对解释不清的。乐曲的第三章有了人声,律调的变化也明显变大了,故事曲折了,紧张的心开始了混乱,自然也伴随着不和谐的绵长的过度和平息。
袛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间事无常;
波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