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柔情的陈奕迅
内地听众对陈奕迅的了解,大多是因为他的国语歌曲。从《十年》、《爱情转移》,再到《好久不见》《你给我听好》,凭着一首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陈奕迅打破了区域限制,迅速积累了一群拥趸,成为了近年来少有的成功拓展内地音乐市场的香港歌手。然而,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陈奕迅的本职身份归根结底仍然源于广东歌。正是因为一张张优质的粤语唱片才成就了他的歌唱事业,可以说没有粤语歌曲也就没有现在的陈奕迅。在听众们赞赏着《十年》《爱情转移》的动听时,却没有发现粤语原版的《明年今日》和《富士山下》要比国语版质量更优。
听歌原是因为歌好听,听陈奕迅却能听出个百转千回来。在这张《准备中》,也可以听到某种情绪的渲染与铺展。只是,与之前几张专辑不同的是,《准备中》要明显纯粹内敛许多。没有了《U87》的恢弘大气、《H3M》的嬉皮摇滚、《the key》的怡然自得,它更像是返璞归真版回到了歌手最初入行时的华星时代。就连陈奕迅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坦承说,专辑在曲风上并没有太大突破,甚至可以用老土来形容。可是,即便如此,专辑中的每首歌却也不会落于俗套,而是兼具了旋律的耐听度和流畅性。整张作品听下来,传达出的更多的是柔情,而非苦情;励志,却非鸡汤。就连《无条件》这样的深情曲,歌词中也有“我有很多未达完美事情 我只懂得 再努力每天”的积极词句。
作品推出时,正值陈奕迅入行的第二十个年头,意义颇深。专辑文案里提到:“无论任何事情,都是要为接下来的目标注入启动的密码。”对歌手本人而言,在踏入二十年这个阶段后,要为之后的音乐旅程做出准备。而对普通听众来说,人生也需不断审视内心真正的想法,准备好下一站再出发。《准备中》的整体基调积极向上,运用了一种叙事化的方式去讲述生活,没有刻意通过向听众灌输浓鸡汤的方法去表达专辑理念。整张作品以bandsound主导,Eric Kwok、曲世聪、谢霆锋等人都有作品献出,而潘源良则化名为袁两半包揽了全碟歌词创作。JlM LEE 李振权负责监制的5首歌中,《老细我撇先》以颇为玩味的口吻讲述了上班族的心声,诸如“日日要定时出现 加班多过睡眠”这样的歌词想必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人生马拉松》以马拉松比喻人生,曲世聪的曲略带怀旧感,潘源良的词也很积极,可惜编曲过于平淡,整首歌不够激昂。此外,曲世聪还为专辑创作了《黑洞》、《万圣节的一个传说》、《梦的可能》,都属耐听之作。《黑洞》刻画了时空倒错的恋爱,《万圣节的一个传说》摇滚之余又带有迷幻之感,而《梦的可能》则在编曲设计上下了许多功夫。由陈奕迅的老搭档Eric Kwok监制的《无条件》是专辑中最先登场的一首歌,词曲编唱俱佳,陈奕迅的演绎可圈可点,把这首歌诠释得非常到位;《心烧》同样属于上乘之作,潘源良把词写得极有意境,勾画出了“寒流、飘雪、火烧、灰烬”的画面;《喜欢一个人》作为抒情小品,以吉他伴奏为主,歌词温暖窝心,唯一的不足是陈奕迅的演绎过于收敛,不如之前在梦想集上的live演唱那般自在愉悦。王双骏和C. Y. KONG分别监制了《起点 终站》和《一个灵魂的独白》,前者作曲人谢霆锋采用了断裂式的曲风,将主歌和副歌分裂成两首歌的模式,王双骏的编曲丰富了歌曲层次,而潘源良的歌词也应和了曲风设计。《一个灵魂的独白》的低声吟唱与《起点 终站》的激昂畅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曲调本身略微平淡,但C. Y. KONG的编曲功力又把这首歌提升了一个程度。
对于部分人来说,《准备中》不算一张流行性颇高的粤语专辑,里面的歌曲也不如之前的专辑那般朗朗上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数歌手在注意力转向商演转向综艺演出的时候,陈奕迅仍用心地交出了这张质量不俗的作品,《准备中》的真情实感和耐听程度在如今的唱片市场是很难得的。或许有人会说,对于陈奕迅来说,没有进步就意味着退步。但我们别忘了,陈奕迅也40多岁了。时代在变迁,在唱片世道衰落萎靡的今天,要再出现一个兼具流行与小众、情怀与个性的陈奕迅,怕也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