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溢的爱,圆融了恐慌与不安
1999年,杨乃文的演唱会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之中。当时杨乃文正处在专辑《Silence》的宣传期中难以抽身,于是乐队的练团找了魏如萱来作代唱歌手。
当时的乐队键盘手是陈建骐。二人相识之后,开启了多年在音乐上互为知己般的合作。魏如萱是陈建骐第一个全制作的歌手,陈建骐也不断地在她的声音中找到灵感——“我从没想过她的市场定位是什么”,他只是顺着她的声音自然地去生长出音乐的线条。
如陈建骐所言,最初他们做专辑的时候,是经由那段时间的感悟去创作歌曲,而后规划这些音乐要如何统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不允许哭泣的场合》就是当时魏如萱写好的一首歌的词,却迟迟谱不出合适的旋律,最后这些词句被打散在每一首歌中,“不允许哭泣的场合”由此成为专辑的概念。
《末路狂花》则是先有的概念,再有的歌曲。词人李焯雄希望强调“逃”的概念,因而有了贯穿整张的跳脱感,与孤独感,都被统御在“逃”的概念中。专辑整体要时尚、流行得多。
而新作品《藏着并不等于遗忘》,则可能介于二者之间——其中不少歌曲在之前就成型、发表过,但结合着她初为人母的心情,集合成专辑,在整体面貌上又有新的呈现。
《陪着你》,在“Milk and Honey”孕期限定演唱会已经登场表演过。在专辑中作为第一首歌出现。《Don’t Cry Don’t Cry》,2018年即已发行。《星期三或礼拜三》,2017年即已发行与马頔的合唱版。《Ophelia》则最早出现在《优雅的刺猬》时期演唱会中的一段吟唱,在专辑中由陈建骐谱曲、李格弟填词后融入诗歌,成为了一首完整的作品。
专辑最后以“藏着并不等于遗忘”为名,名称来自安徒生童话,讲述的是三个关于被隐藏又被记住的故事——其一是一个被抢劫的妇人因过去曾悄悄帮助过一个受刑之人,而被其子释放得救。其二是一个屋子的女主人悄悄照顾着一位瘫痪的穷苦女子。其三是一个戴着黑色蝴蝶结的女佣,正为了离开他娶了富裕寡妇的旧情人服丧。
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屋子里,题材关于恐惧与救赎,关于日常的善念,也关于爱情和背叛。安徒生用三个看似毫不关联的小故事串起的是人生百态,而这些故事却无意间揭开了生活中的暗涌波涛。
原来表面的平凡平静下有这么多回忆可以叙说。就像那个戴着黑色蝴蝶结的女佣一般。
魏如萱的专辑收集的也是那些破碎的回忆,拢成集子,波澜不惊的表象下同样是不平凡的生活体验——这是她希望通过“藏着并不等于遗忘”这个标题提醒我们的事,表面的平静之下自有人生百味。
这是近期发行的华语女歌手solo专辑中我听得最多的一张。
这张专辑诚然没有《末路狂花》、《不允许哭泣的场合》那么突出的“怪怪的”魏如萱色彩。大多数时候,这张专辑的听感就像个潮湿而温暖的房间,涌动着暧昧与疗愈的气息,既不是《末路狂花》的明亮张扬,也不是她其他作品中的那种奇异怪诞。
专辑的结构很明朗。从《陪着你》到《Ophelia》是治愈气氛逐渐荡漾出暗涌的过程,《恐慌症》到《假装不再假装自己不是多愁善感的诗人》里,实验性的节奏与舞曲节拍被放了进来,走向一暗一亮,延伸情绪的动态,而后的唯美抒情与Bossa Nova、Jazz进入chill与摇摆的氛围。最后一首歌则基本可以忽略。
专辑的脉络是自己拥有了孩子之后的种种情绪,从单纯的爱,到经历了恐慌、爱的思索、成长,最后自我治愈,过往的情绪成为了心中不可分割的一块。
要为专辑标出centerpiece并不容易。因为许多歌曲都能听出一些特别的意义。
《陪着你》是温柔的对孩子的爱,标志着魏如萱初为人母、进入人生新阶段心中满溢的爱,都化成了“做自己的太阳,你就能当别人的光”的治愈气息。它标记了演唱者的身份,背后是无数与腹中的孩子相依的日夜积累。
《Don’t Cry Don’t Cry》也与亲子关系有关——它原作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描述因考试而扭曲的亲子关系电视剧的主题曲登场。在魏如萱这里,她选择用怀旧的80s Dream Pop风格去勾勒浪漫和治愈的气氛,试图抚平在爱中被刻下的伤痕。
《Ophelia》取材于来自《哈姆雷特》。Ophelia是哈姆雷特的恋人,是御前大臣的女儿。在哈姆雷特装疯时,他对恋人Ophelia疯狂咒骂,导致Ophelia陷入极度的绝望。最后她的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她因悲伤而着盛装在铺满鲜花的溪流里自杀而亡。
夏宇的诗句念白透露着她对爱毫无保留的奉献,与她面对疯狂爱人时的孤独。李格弟的词从Ophelia的角度出发,叙述了她心中逐渐走向绝望的过程。开场那句“可是对于河流我真的一无所知”,那说的是她溺死的河流,这歌仿佛她死前的自白——“to be or not to be”,她念着爱人哈姆雷特的台词,只不过她纠结的在于,是否要成为Ophelia这样在哈姆雷特的男性世界里发疯自溺的女人。
MV用一段蕾丝感情来展现这种矛盾与分裂,相反个体的拥抱与冲突,她们逾越边界的亲吻,来表达Ophelia悲剧色彩的挣扎,与歌曲中描绘的谅解与救赎。
陈建骐用钢琴与弦乐模拟着水逐渐没过单纯、美好的她的场面,魏如萱的气声把这歌唱得像一支安魂曲般,说的是怀抱纯洁的爱人最终因爱而不被命运善待的悲剧。所有遭遇背叛的人,所有在现实中不被理解的爱,都能在此找到安抚的力量。
《恐慌症》是专辑的首单,也是专辑最为先锋的歌曲。你能听到中世纪古堡般的哥特气息与原生态打击乐用干燥而细碎的拍子打出阴暗的基调,肥厚的beat像蠢蠢欲动的负面情绪,共同在祭祀气氛中沉下地面。她在歌中贡献的诗句念白以睡眠为题材,说的是平日里的日常变成陌生之后五味杂陈的恐慌,在诡异的歌曲走向与电声节拍里成为跨入陌生人生阶段的惊惧不安。
其后的歌曲不作过多解析,情绪都相对了然——《既然不再假装自己不是多愁善感的诗人》是暖融融的复古舞曲,《星期三或礼拜三》换成与岑宁儿合唱后,二人的和声呈现出一种轻盈如白色丝带飞舞般纯美的画面感(所以建议最后一首可以直接删掉了),《窃笑》是好听的抒情standard,但魏如萱自有把抒情唱出一些不凡的本领。《海鸥先生我爱你》是摇摆而放松愉悦的Bossa Nova,《儿歌》中,李格弟的词和黄韵玲的曲巧妙地叙述了魏如萱对怀孕生子的感受,爵士风格颇有音乐剧风情,同时足以容纳丰富情绪的发展与变化。李格弟善用意象,把怀孕比作“我的肿胀,微笑还有哭泣”,“我的音箱全面包裹你最初的海洋”,“我忽然变成一座丰满的果园”,“为什么一个少女叛逆不驯,时间啊就把她变成一个母亲”——说是写给儿子的歌,最后落点却在于自己拥有了新生命之后的成长变化。
最后专辑以《彼个所在》里各种语言表达的思念结束。这首歌那种深夜孤独情绪仿佛是《你啊你啊》的续篇,只是不再哀痛到心碎出血,淡淡的爵士气息滑音和吟唱让气氛走向忧伤时总能回到松弛中来,化作分离相隔之后依然能假装淡然的浅浅忧郁浅浅安慰。这是她专辑最温暖的结尾之一,也是她最适合深夜的好芭乐之一。
=
或许有人会说专辑中的她被磨平了棱角。或许有人会怀念曾经那个怪诞的魏如萱。但她并不需要重复过去,不是吗?
在她人生的新阶段,听到《藏着并不等于遗忘》,就像一同经历了她从怀孕、分娩生子,到经历生活中点滴变化的全过程一般。歌曲的背后,是她不断散射出的母性光辉,最终竟包拢住了所有经历过的黑暗,全在歌中记录成了生命中值得纪念的瞬间,重点即是爱,各种各样的爱,单纯的,极端的,最后彼此和解,成为对方。
比起锐意进取的先锋企图心,《藏着并不等于遗忘》的意义更像是迈过一个人生关卡后回头一望的感慨万千,成熟与包容是这个阶段最突出的情绪,尖锐之处被圆融在初为人母的温暖之中。
当你同样遭遇生命中的未知时,当你像一个孩子思念母亲时,这张看似比过往平淡的专辑却更能给人自我拥抱的力量。
这背后一步步从时间中走出来的人性之光,就是那“藏着并不等于遗忘”的一切。
THE END
作者:木一 编辑:洗澡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