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词的理解+以《黑暗中的舞者》解释歌曲的呈现形式。
我走遍世界,看过每个地方的落日,在黄昏中,每每都能听到那些正处于苦难的人们,在双手合十、低头吟诵着礼拜词,向上帝祈祷,祝愿生活会走向美好。
我来到破旧的贫民区,这里有伴着臭气的下水道、有垃圾成山却无人治理的小巷街角、有人车交错毫无秩序的人行横道。这里的人住的房子也都很破旧,雨天漏雨 四面着风。但他们却始终相信,天使终会来拯救他们于水火。
想到我,也曾处于一个看不到阳光的黑暗境地,那时也曾日日期盼着有束阳光可以温暖我、拯救我,在等待阳光的日子里,我用面具和黑袍来掩饰我的不堪,企图融入黑暗,让他人无法感知到我。我还养着一只乌鸦,他和我日日为伴,只因她和我有着相同的境遇,是生来便被人厌恶的。
我们日日期盼日日祈祷,但阳光却迟迟未来…
那天,我豁然开朗,我一定要给你讲讲我放弃等待自主能动的寻光之旅。
我们这些人就像烟花——生于黑暗、死于黑暗,但烟花在黑暗中绽放的那一瞬间,是绚烂夺目的,我相信,我们也同样会有那一瞬间。
就请和我一起,在黑暗中跳舞吧,放弃无谓的等待,也不要向黑暗妥协,即便面对残酷的现实 也要永不服输;即便狂风暴雨,也不要停止向前。只要心中怀揣着对阳光的炽热渴望,就终会迎来绽放。
在追光的日子里,即便无人知道你在反抗命运,即便无人倾听你斗争中的疲惫,即便没有人赞美你的不懈努力,也要一直的好好生活,等待夺目的绽放。
不要怕等不到那个瞬间,因为影子的背后便是阳光,因为面具和黑袍是你的铠甲。就肆意的跳舞吧,即便筋疲力尽,定会有绽放于黑暗引人瞩目的那一刻。
你看她的歌词,至死而生,永远揣着希望,永远期待明天。
但为什么音乐如此的黑暗压抑呢?在歌曲的结尾处有十分微弱的、重复着的“列车已到站,请乘客下车”报站女声,毫无感情语调,只是催促你清醒过来 赶快下车……原来这一切都是无谓的抗争,在现实面前终是惨败,气愤不已…大喊出“f**k”
—————看《黑暗中的舞者》更新—————
可以确定的是,这首歌一定是《黑暗中的舞者》的观后感。歌词所描述的画面便是电影主人公塞尔玛眼里的世界、内心的世界观。而背景音乐的压抑黑暗便是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歌词与歌调的强烈反差对比,便道出了赛尔玛的一生。
赛尔玛出生便患有先天性眼疾,她热爱歌剧,只要给她一点声音,她就可以将自己放置在一场欢快的音乐剧中…工厂的噪音可以、监狱里物品轻微的摩擦声也可以。但…她因为失明,被迫离开了她热爱的音乐剧舞台。
她始终相信,只要她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攒够为她儿子动手术的费用,她的儿子便可以获得永久的光明。可眼看着她马上就要攒够手术费用交付医生时,却被她唯一信任的房东把钱偷了去,她被逼无奈,杀掉了房东拿回自己的钱。
在庭审时,面对死刑,她也依旧相信背叛了她的房东,说到“我答应过他,不说出(他穷困潦倒)的真相。”
当她在监狱里听到好朋友说可以为她争取不死刑的机会时,她哭了,她说“我以为我很坚强,但是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她回到监狱宿舍后,喜极而泣,演起了音乐剧舞蹈。但,当她听到为她辩护的律师说“辩护费用是她儿子的手术费用”时,她张狂了,她拒绝了辩护,选择安安静静的等待死亡。
其原因不过是“我要他看到他的孙子”这么简单,因为这同样也是赛尔玛自己的愿望,可是她已经迟了,没有动手术的可能,她注定看不到自己的孙子,所以她只能把所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押注在她的儿子身上。所以她才会有“必须要她的儿子在13岁一到就动手术”的执念…即便搭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她怕迟啊 她怕她的儿子因为“迟”也会像她一样早早的失明。
在去执行死刑的路上,很害怕死亡的赛尔玛用音乐剧舞蹈来为自己打气,欢快的歌声背后是死亡的降临。曲罢舞完,赛尔玛瘫坐在地上。这也就是为什么《Dancer in thedark》里要写一句“旋转跳跃,跪地卧倒”的歌词。而在之后,被执行死刑的赛尔玛手握儿子的眼镜,静静地唱起没有伴奏的歌曲。这里也可以对应到《Dancer in the dark》曲末为什么要有一段悠长的小提琴独奏。就像我之前说的,“f**k”是喊给现实的,“列车已到站,请乘客下车”是让赛尔玛清醒的…但因赛尔玛已走到人生尽头,不可能再清醒过来,所以报站声才微乎其微,因为无济于事。
如果你去看《黑暗中的舞者》,一定会明白,有些人说的“为什么3分钟以后有一段的没有歌词的旋律”,因为那对应着的,是赛尔玛执行死刑前,所唱的音乐剧。
在这首歌中,所有的节奏都对应着电影的节奏,一切答案都在都在电影中,这首歌,作为影评,是真的绝。我服曾轶可,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