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们筑成的现代Utopia
当她的美国梦形象从漏洞百出到真正能唤起人们对Golden age的追忆,当她无限重复自己的美学真正的有了实际意义,与其说她有了惊人的进化,不如说,她借时代之风直上青云。
事到如今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觉得Norman Fucking Rockwell!是一张收到过分赞誉的专辑,原因很简单,毫无节制的抒情芭乐充塞在全专从头到尾的各个角落,专题自身自然就失去了一份精简的隽永。与LFL同期只有11首的Melodrama和刚刚释出的只有9首的MAGDALENE这两张同样优秀的专辑一经对比,只会觉得原本的缺陷更加放大。然而在此,我只是想主观地为NFR!稍作辩护。 与其他工于整体性而敢于取舍的独立歌手不同,Lana的作品似乎更像一篇散文——既有随性时刻流泻出的灵气,也有无处下笔时的填充。我还记得Doin'Time以及回炉重造的The Next Best American Record是怎样随意的被加进来,而这两首是整体水平线之下的歌曲。或许就像Lana所言,她和Jack Antonoff一开始并没有想做出一张专辑。这样的随性可能是Lana略显自恋的产物,但她舍弃精致珍贵的时候,一种飘渺虚无的美感却呼之欲出。
于是她总是经过有好有坏的,甚至略显乏味的娓娓道来才托出主旨桥段,就像她最私人的专辑Honeymoon一样(尽管honeymoon的整体性是她的生涯最佳),Lana为highlight的出现同样做了充分的铺垫,同名曲承接Get Free的blue,钢琴炯炯落落,宛如Joni Mitchell再世;Mariners Apartment Complex颇有60s摇滚风骨,并贡献了她对两性关系更加成熟的理解;Venice bitch更不用说,是她美学进一步进化甚至生出意识流意味的曲子。前三首当然是全专最好的曲目,好在高度独立,你不用去陷入Lana在全专苦心孤诣营造的甜蜜又阴郁的氛围,就能获得耳畔的愉悦;更好在,它们本身就奠定了全专的氛围——让被人诟病的填充曲目变得更加勾连。
从Fuck it,i love you到The Next Best American Record.每一首都是碎片,凑在一起更显不知所云——但这并不是Lust For Life时期的分裂还要强行归在Love和Get free之下的杂乱无章的碎片,应该说,NFR!中的碎片,是Lana的有意为之。这里面有海边冲浪的及时行乐,有黄昏中夏日公路上与爱人在汽车里的甜蜜,一边与爱人翩翩起舞一边谱写美国记忆;当然也有盛大派对后的虚无迷狂,与爱人临别的怅惘,这是Lana精心挑选的画面——无论快乐还是忧郁。LFL时期她也有过类似初步的试水,以摆脱大众对她一贯的“丧”的刻板印象,但它们展现的更多是瓶颈期的慌乱与无助,而完全无法与NFR!相提并论——每一种情绪都如此纯粹,都如此令人信服,它们都是Lana,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真实存在的情绪碎片,它们构成每一个人的无数侧面,最终构成了一个个个体。 在the Greatest大展social comments之前,How to Disappear地将时间轴推向现在再到未来,是一种云淡风轻,过尽千帆的美好,却又不动声色地告知了我们,一切情绪碎片,以及掩藏其中的政治失控,文化失语的困境,最终都会以disappear的形式被时间碾为齑粉——一切故事的终局莫不如此。 Now it's been years since I left New York I've got a kid and two cats in the yard The California sun and the movie stars I watch the skies getting light as I write As I think about those years 可The Greatest以及被大家再一次诟病的连续三首芭乐突兀地出现了,尽管Happiness is a butterfly告诉我们幸福是永远抓不住的那只蝴蝶,the greatest以及冗长的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for a woman like me to have - but I have it都是Lana对当下心境近乎悲观的抒写,可我还是觉得这些歌是希望的种子,是我们所有人早已知晓大时代的无能为力,个人生活的无奈潦倒的命数却不甘心的证明,Lana像我们一样更加奋力搅动流深静水,只为搅出一丝滋味,无论苦甜。 于是The Greatest是最画龙点睛的升华。或者说这首能唤起人们无数追忆的歌曲,是NFR!,也是她生涯的水到渠成。国际国内的局势一团乱麻,Oh the lifestream's almost on的文化失落。Lana不是第一次贩卖复古情怀,可没有一首像The Greatest一样成功。按友邻的话讲它是当代亚文化青年的自救指南,在我看来更是劈开时间法则的,于繁华过去与萧条现日之间不断穿梭,却丝毫不提未来的一首“预言之诗”——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未来并没有什么意义去讲。当她的美国梦形象从漏洞百出到真正能唤起人们对Golden age的追忆,当她无限重复自己的美学真正的有了实际意义,与其说她有了惊人的进化,不如说,她借力时代之风直上青云。她的词真的有很大进步吗?对“对恐怖主义、气候变暖、精神领袖的倒塌、网络快餐的讽刺”的逐个爆破,是一针见血还是浮光掠影呢?有人说体会任何作品都讲究适度的自我融入,可我们是不是把我们内心的Nostalgia过多的投诸在她身上了呢?无论是仰望她的粉丝还是高屋建瓴的评论家们,是不是都不自觉地赋予了文本以外过于多的其他意义呢?把她的敏锐溢美至神化还是把她的虚无贬低至一文不值,到底哪种观点更能体现NFR!迷茫怅然的精神内核呢?或许唯有一点是明确的——与她缅怀的那些大师来说,Lana既难将庞大的架构收放自如,也描摹不好人物志,这些都说明现阶段的她难以写出真真正正的超越时代的大作,而只能一边复古拼凑,一边紧贴时代,用拼接碎片的方式组成一部时代印记。我当然希望她能够进化到前者,能和她喜爱的Bob Dylan,Lou Reed,Leonard Cohen等等并肩。可时代在变迁,她现在这样雕琢碎片再拼筑成乌托邦的模式不就是碎片化时代的生动注脚吗?我们又真的可以用过去的标准肆意评判她吗? 听了三个月NFR!后,我决定不再纠结于Lana的具体作品质量,就像我不是因为乐曲的动听才想起The Greatest,而是因为我每当看到当代新闻,内心想起评论者对它“及时退出当代生活”的二次诠释。我更想看到的是,Lana怎么在我们的注视之下,通过搬弄致敬重组,与她所唱的,她缅怀的,她咏叹的瑰丽时光不动声色地融为一体——最近的For Free以及各类翻唱更给人这样的方向感。Utopia的制造者最终也融入自己制造的Utopia之中,不是更让人惊叹吗?我相信她有这样的聪慧和野心,我更相信不断恶化的环境会给她越来越充沛的助力——当她真正暗度成Legend的时候,或许也就是这个世界迎来末日的时候。I guess that I'm burned out after all. If this is it I'm signing off.于是p4k的那一句“The Greatest(以及NFR!)是Lana Del Rey在世界终结时给予众人的拥抱”的评价确也恰如其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