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梅艳芳一同纪念
主角是梅艳芳,陪同出场的有张国荣、谭咏麟、张学友、林忆莲、王菲、刘德华……作为出道20年的纪念专辑,梅艳芳的《With》首先便是星光熠熠的一张专辑。在香港乐坛,一张唱片要汇集这样豪华的阵容,担得起主角的恐怕寥寥无几吧。
然而除去排场,在音乐本身上,《With》亦是实至名归。虽说是纪念专辑,却并没有倚老卖老,摆出前辈高人的姿态,走自己拿捏得炉火纯青的曲风。首先唱片封面即是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艳光四射,内里的十一首歌更是堪称制作精良。婉转的弦乐、优美的钢琴、前卫的电声,汇聚一堂,主流非主流、传统与现代曲风皆能寻得,似乎要告诉歌迷:这不仅是一次艺途总结,更是一个新的突破、新的起点。
开场歌曲《芳华绝代》,歌如其名,与被梅艳芳称为“多年唯一好友、自家人”的张国荣搭档,两位特立独行、几乎是曾经一个时代之象征的巨星,出场即是不凡。大气的弦乐、电子节奏、激越的小提琴配以妖娆霸气的歌词,二人雌雄不分的歌声高傲不失妩媚,大时代的感觉喷泻而出。想不出除了他们,还有谁当得起这样“绝代”的封号。
如果说《芳华绝代》为一场星光盛宴,与张学友合作的《相爱很难》则是一首返璞归真的对唱情歌。简单舒缓的配乐,洗净铅华的声音唱着爱中的进退,标准的“港式情歌”吧,在二人演绎下格外令人动容。与谭咏麟合作的《路人甲乙》是极特别的一首歌,唱的是剧组中群众演员的心情故事。这首干脆连伴奏都省却,为完全的清唱曲目,只加上很多电影情境的同期音效,最后还来一句“怎么连配乐,也没有”,幽默之下十分之寂寥。这样大胆的别出心裁,实在是因为歌者的实力摆在那里。
专辑中出现的四位女歌手则分别为林忆莲、王菲、郑秀文、陈慧琳。同林忆莲合作的《两个女人》实为唱功之对垒,亦是相得益彰。一个纤柔,一个厚重,妻子与情人,两个处于不同角色女人的独白同时道出,哀婉缠绵。与王菲合作的《花生骚》,从标题到讽刺性的歌词皆有点令人费解,编曲光怪陆离,有心要贯彻梅艳芳的前卫姿态与王菲的另类风格。电子节奏衬着梅艳芳低沉干脆的声音,清淡弦乐托起王菲的脱俗高音,两者相继出现,再加上奇奇怪怪的采样,实在是不可错过的一曲。
说来专辑的精良之处,上佳的作词功不可没。大部分歌词由林夕操刀,偏锋的题材,独特的思维,于无数细微处闪现洞察的智慧。很多对唱处是各唱各的词,犹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膜。这样的设计实在不多。
说是纪念,但到底这张专辑还是有些与时光较劲的味道,电子乐的大量运用就凸显了这一点。如压轴曲《芳华绝代乱世佳人》,是《芳华绝代》的电子版。技术处理上是没话说了,堪称绚烂至极,但终究不如专辑中一首简单的都市情歌来得自然动人。
或是想表达:老去的不是人,而是时代。于是老一辈的艺人亦要以新的姿态出现。这倒恰是梅艳芳真性情之体现呢。
《With》里的每一首歌,在与不同歌手的合作中,亦将他们的风格成功移入,整张专辑风格显得十分丰富。而每一支歌都由梅艳芳与一位好友合唱,使得歌声中充满温馨的情谊。在她逝去后,除却怀念,听来仍然是不变的惊艳与感动。
然而除去排场,在音乐本身上,《With》亦是实至名归。虽说是纪念专辑,却并没有倚老卖老,摆出前辈高人的姿态,走自己拿捏得炉火纯青的曲风。首先唱片封面即是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艳光四射,内里的十一首歌更是堪称制作精良。婉转的弦乐、优美的钢琴、前卫的电声,汇聚一堂,主流非主流、传统与现代曲风皆能寻得,似乎要告诉歌迷:这不仅是一次艺途总结,更是一个新的突破、新的起点。
开场歌曲《芳华绝代》,歌如其名,与被梅艳芳称为“多年唯一好友、自家人”的张国荣搭档,两位特立独行、几乎是曾经一个时代之象征的巨星,出场即是不凡。大气的弦乐、电子节奏、激越的小提琴配以妖娆霸气的歌词,二人雌雄不分的歌声高傲不失妩媚,大时代的感觉喷泻而出。想不出除了他们,还有谁当得起这样“绝代”的封号。
如果说《芳华绝代》为一场星光盛宴,与张学友合作的《相爱很难》则是一首返璞归真的对唱情歌。简单舒缓的配乐,洗净铅华的声音唱着爱中的进退,标准的“港式情歌”吧,在二人演绎下格外令人动容。与谭咏麟合作的《路人甲乙》是极特别的一首歌,唱的是剧组中群众演员的心情故事。这首干脆连伴奏都省却,为完全的清唱曲目,只加上很多电影情境的同期音效,最后还来一句“怎么连配乐,也没有”,幽默之下十分之寂寥。这样大胆的别出心裁,实在是因为歌者的实力摆在那里。
专辑中出现的四位女歌手则分别为林忆莲、王菲、郑秀文、陈慧琳。同林忆莲合作的《两个女人》实为唱功之对垒,亦是相得益彰。一个纤柔,一个厚重,妻子与情人,两个处于不同角色女人的独白同时道出,哀婉缠绵。与王菲合作的《花生骚》,从标题到讽刺性的歌词皆有点令人费解,编曲光怪陆离,有心要贯彻梅艳芳的前卫姿态与王菲的另类风格。电子节奏衬着梅艳芳低沉干脆的声音,清淡弦乐托起王菲的脱俗高音,两者相继出现,再加上奇奇怪怪的采样,实在是不可错过的一曲。
说来专辑的精良之处,上佳的作词功不可没。大部分歌词由林夕操刀,偏锋的题材,独特的思维,于无数细微处闪现洞察的智慧。很多对唱处是各唱各的词,犹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膜。这样的设计实在不多。
说是纪念,但到底这张专辑还是有些与时光较劲的味道,电子乐的大量运用就凸显了这一点。如压轴曲《芳华绝代乱世佳人》,是《芳华绝代》的电子版。技术处理上是没话说了,堪称绚烂至极,但终究不如专辑中一首简单的都市情歌来得自然动人。
或是想表达:老去的不是人,而是时代。于是老一辈的艺人亦要以新的姿态出现。这倒恰是梅艳芳真性情之体现呢。
《With》里的每一首歌,在与不同歌手的合作中,亦将他们的风格成功移入,整张专辑风格显得十分丰富。而每一支歌都由梅艳芳与一位好友合唱,使得歌声中充满温馨的情谊。在她逝去后,除却怀念,听来仍然是不变的惊艳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