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惘然到释然

《 Music for Egon Schiele》(1996)不同于95年的《Handwriting》。它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回忆般枯黄轻缓的色彩。大概正是因为在这张专辑中,钢琴起了主导作用,不似首张那样遍布大提琴的沉重。Family Portrait,First Self-Portrait Series,Second Self-Portrait Series,Third Self-Portrait Series,个人认为是这张专辑的几个过渡段。
先由Family Portrait开头,平缓,清淡。开始走入记忆的森林。
来到First Self-Portrait Series,开始推开潜意识深处的大门。钢琴的华丽忧伤,大提琴的低沉隐忍,二者互相缠绕攀升中你的灵魂被带出了躯体。
Second Self-Portrait Series开头部分与First Self-Portrait Series是相同的编曲。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节奏越来越快,进入全张专辑的高潮部分,象征着情绪的愈演愈烈,将感情推升到更高一层的感动。
至Third Self-Portrait Series,一切柳暗花明。节奏从此变得轻快明朗起来,似暴风雨后的愉悦与释然。直至最后,又回归平静。
回忆不也如此。从睹物思人起初的平缓惘然,到步入深处时的激烈黯然,到最后回归现实蓦然回首时的感激与超脱。
学会从沉重往事中自我解脱,汲取美好的营养,转化为现实动力,才是人生的进步。
这张,是我个人偏爱的专辑。
先由Family Portrait开头,平缓,清淡。开始走入记忆的森林。
来到First Self-Portrait Series,开始推开潜意识深处的大门。钢琴的华丽忧伤,大提琴的低沉隐忍,二者互相缠绕攀升中你的灵魂被带出了躯体。
Second Self-Portrait Series开头部分与First Self-Portrait Series是相同的编曲。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节奏越来越快,进入全张专辑的高潮部分,象征着情绪的愈演愈烈,将感情推升到更高一层的感动。
至Third Self-Portrait Series,一切柳暗花明。节奏从此变得轻快明朗起来,似暴风雨后的愉悦与释然。直至最后,又回归平静。
回忆不也如此。从睹物思人起初的平缓惘然,到步入深处时的激烈黯然,到最后回归现实蓦然回首时的感激与超脱。
学会从沉重往事中自我解脱,汲取美好的营养,转化为现实动力,才是人生的进步。
这张,是我个人偏爱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