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摇滚舞台最后的皇后
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开玩笑对我们讲,如果想玩儿的好,去和美国人结婚;要想吃得好,跟法国人结婚;要想干点儿大事儿那就去找个德国人;倘若您只想平庸的了此余生,那么就去嫁英国人吧,英国男人都跟你有一样的想法。
老师的警告并未生效。我把我的耳朵死心塌地的嫁给了一个英国男人:Freddie Mercury.
毋庸置疑大不列颠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乐队: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sex pistols,queen…皇后乐队是我不听重金属以后唯一能使我为之一振的金属乐队——实质上我并不赞成queen的音乐是金属乐,尽管很多乐评把林他们定位成华丽金属。我更愿意说他们的东西是歌剧摇滚,除了Freddie在病榻上录制的《Made In Heaven》之外,每一张唱片都堪称一场疯狂的歌剧。但是当你听到近乎完美的和声中掺杂的凶猛的Riff的时候,你又不得不承认Queen是一支金属乐队——当矛盾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时候,矛盾就上升为特质了。
说到Queen,最先想到的还是《A Night At The Opera》和《News Of The World 》。(听说京文要引进《歌剧院之夜》,我立即想到了五道口的打口贩子们手中的价格不菲令我由爱生恨的原盘,京文挺住!)刚写不到这儿,Freddie“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的低声吟唱又在脑中荡漾开来,噢,还是不能不提被无数摇滚青年顶礼膜拜的《Bohemian Rhapsody》。钢琴声悠远的响起,一个手握手枪的男子懦弱而倔强的站在月光下诉说,钢琴声融入吉他solo消失不见,周遭的场景瞬间变幻成奥地利式建筑,聆听者仿佛被掷入维也纳的歌剧院。和声,漂亮的和声。Freddie刀一样的声音切割着时间和空间。“I am just a poor boy, nobody loves me…”紧接着场景第三次变幻,变成了华丽的摇滚舞台,Freddie对声音的掌控超过了我的想象,因为这时已经是我最熟悉的金属唱腔了,高亢而清澈。声音渐渐变成低吟,钢琴再次响起,Freddie疲惫的声音反复的呓语:Nothing really matters,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钢琴声歇止,皇后不再狂想。随着年龄的增大,能震撼自己的东西已然所剩无几(不知该喜该悲),但每每听到这首歌,我依然能感受到心跳的悸动。当Freddie平静的唱“Too late,my time has come”的时候,是否也看见了1991年的11月23号?
噢,我又流俗了,罢了罢了。
有一次在网上看了一篇纪念Freddie的帖子,写的相当不错。作者说他的一个朋友在听完《we will rock you》后神秘的跟他说皇后乐队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大言不惭的在歌里高唱we will we will fuck you呢。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是一个什么都能扭曲什么都能杜撰的年代,更何况该人没准儿只是英语听力太差呢。就像出自同一张专辑的可能也是皇后最广为流传的《We Are The Champions》,很多人不怀好意的指责这只是同性恋的赞歌,不该被作为弘扬体育精神的经典曲目。我不知道这一说法的确凿程度,但当我偶然一次在甲A某联赛的中场听到《we are the champions》的时候,我只感到恶心和想吐。在场上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场外金钱交易黑哨狂吹的球场上,看着众球员手握着手众志成城的坚毅表情,我深深替Queen这些真诚的歌者们惋惜和心疼。
无疑,Freddie Mercury是摇滚界的奇才,可以说任何一张皇后的唱片都可以让收藏者的唱片架熠熠生辉。但是我最敬佩的Freddie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勇敢。当两支新金属互相辱骂对方为同性恋的现在,在这个大多数人依然以“同性恋”作为贬义词的现在,早在20年前Freddie就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皇后乐队因为这位坦诚的主唱广受非议,并且因此被一些极端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国家视为洪水猛兽。就算是在如今这个逐渐完善更加人性的社会,仍然有不少人拿Freddie的性取向说事儿。Freddie永远成不了John Lennon那样的一个为万人信仰的偶像,因为Queen永远只歌颂“小”爱,只会在音乐中高唱简单明了的和社会个体有关的宣言,而永远不可能写出《Imagine》那样的歌曲。我深深的敬佩这位大声说爱的歌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和装腔作势。如果你打开电视,你会看见Elton John大大方方的携男友出席金球奖的颁奖仪式,安吉丽娜·朱丽承认了自己的双性恋倾向还领养了一个孩子,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更应该告诉我们音乐是音乐,爱是爱,音乐和爱都不应该被生活所束缚。我们可以为《蓝宇》里陈捍东和蓝宇的爱情毫不吝啬的用大号手绢抹眼泪儿(顺便一提,个人认为《蓝宇》实在是关锦鹏的败笔,感情被剧情糟蹋得只剩下做爱,还是建议看原著《北京故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这些同性伴侣们多一点尊重呢。为什么我们都要避之唯恐不及呢。面对如此矛盾的人们,我应该说你们的眼泪善良还是矫情呢。
1991年11月23号Freddie因艾滋病离世,在病榻上Queen录制了最后一张唱片《Made In Heaven》,并于1995年发行。事实上九十年代金属乐在摇滚舞台上大势已去,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连音乐也花哨了。不知道从来没用过合成器的Freddie看到现在电子乐大行其道会作何感。2005年Queen的吉他手布莱恩·梅(Brian May)和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重组皇后,携新主唱席卷欧洲乐坛并取得了成功。虽然有媒体指责这只是一场“集体取暖”,但我有幸在互联网上听到的几个演出片断的火热和包容几乎让我落泪——出乎我意料,被Freddie声线娇宠坏耳朵的歌迷们并没有对新主唱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责难,掌声是从头到尾的,响彻全场的,气贯如虹的,真诚的真实的。只是在歌迷要求演绎《Bohemian Rhapsody》时,皇后乐队用银幕上Freddie的录像代替了现场演奏。《Bohemian Rhapsody》是属于Freddie时期的皇后乐队的,事过境迁,只是有一些东西无论是我们还是皇后乐队的成员,永远都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作为芸芸众生中搜肠刮肚企图出头儿的一分子,我只乞求得到Freddie10%的才气,但是我奢望Freddie100%的勇敢。
老师的警告并未生效。我把我的耳朵死心塌地的嫁给了一个英国男人:Freddie Mercury.
毋庸置疑大不列颠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乐队: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sex pistols,queen…皇后乐队是我不听重金属以后唯一能使我为之一振的金属乐队——实质上我并不赞成queen的音乐是金属乐,尽管很多乐评把林他们定位成华丽金属。我更愿意说他们的东西是歌剧摇滚,除了Freddie在病榻上录制的《Made In Heaven》之外,每一张唱片都堪称一场疯狂的歌剧。但是当你听到近乎完美的和声中掺杂的凶猛的Riff的时候,你又不得不承认Queen是一支金属乐队——当矛盾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时候,矛盾就上升为特质了。
说到Queen,最先想到的还是《A Night At The Opera》和《News Of The World 》。(听说京文要引进《歌剧院之夜》,我立即想到了五道口的打口贩子们手中的价格不菲令我由爱生恨的原盘,京文挺住!)刚写不到这儿,Freddie“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的低声吟唱又在脑中荡漾开来,噢,还是不能不提被无数摇滚青年顶礼膜拜的《Bohemian Rhapsody》。钢琴声悠远的响起,一个手握手枪的男子懦弱而倔强的站在月光下诉说,钢琴声融入吉他solo消失不见,周遭的场景瞬间变幻成奥地利式建筑,聆听者仿佛被掷入维也纳的歌剧院。和声,漂亮的和声。Freddie刀一样的声音切割着时间和空间。“I am just a poor boy, nobody loves me…”紧接着场景第三次变幻,变成了华丽的摇滚舞台,Freddie对声音的掌控超过了我的想象,因为这时已经是我最熟悉的金属唱腔了,高亢而清澈。声音渐渐变成低吟,钢琴再次响起,Freddie疲惫的声音反复的呓语:Nothing really matters,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钢琴声歇止,皇后不再狂想。随着年龄的增大,能震撼自己的东西已然所剩无几(不知该喜该悲),但每每听到这首歌,我依然能感受到心跳的悸动。当Freddie平静的唱“Too late,my time has come”的时候,是否也看见了1991年的11月23号?
噢,我又流俗了,罢了罢了。
有一次在网上看了一篇纪念Freddie的帖子,写的相当不错。作者说他的一个朋友在听完《we will rock you》后神秘的跟他说皇后乐队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大言不惭的在歌里高唱we will we will fuck you呢。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是一个什么都能扭曲什么都能杜撰的年代,更何况该人没准儿只是英语听力太差呢。就像出自同一张专辑的可能也是皇后最广为流传的《We Are The Champions》,很多人不怀好意的指责这只是同性恋的赞歌,不该被作为弘扬体育精神的经典曲目。我不知道这一说法的确凿程度,但当我偶然一次在甲A某联赛的中场听到《we are the champions》的时候,我只感到恶心和想吐。在场上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场外金钱交易黑哨狂吹的球场上,看着众球员手握着手众志成城的坚毅表情,我深深替Queen这些真诚的歌者们惋惜和心疼。
无疑,Freddie Mercury是摇滚界的奇才,可以说任何一张皇后的唱片都可以让收藏者的唱片架熠熠生辉。但是我最敬佩的Freddie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勇敢。当两支新金属互相辱骂对方为同性恋的现在,在这个大多数人依然以“同性恋”作为贬义词的现在,早在20年前Freddie就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皇后乐队因为这位坦诚的主唱广受非议,并且因此被一些极端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国家视为洪水猛兽。就算是在如今这个逐渐完善更加人性的社会,仍然有不少人拿Freddie的性取向说事儿。Freddie永远成不了John Lennon那样的一个为万人信仰的偶像,因为Queen永远只歌颂“小”爱,只会在音乐中高唱简单明了的和社会个体有关的宣言,而永远不可能写出《Imagine》那样的歌曲。我深深的敬佩这位大声说爱的歌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和装腔作势。如果你打开电视,你会看见Elton John大大方方的携男友出席金球奖的颁奖仪式,安吉丽娜·朱丽承认了自己的双性恋倾向还领养了一个孩子,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更应该告诉我们音乐是音乐,爱是爱,音乐和爱都不应该被生活所束缚。我们可以为《蓝宇》里陈捍东和蓝宇的爱情毫不吝啬的用大号手绢抹眼泪儿(顺便一提,个人认为《蓝宇》实在是关锦鹏的败笔,感情被剧情糟蹋得只剩下做爱,还是建议看原著《北京故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这些同性伴侣们多一点尊重呢。为什么我们都要避之唯恐不及呢。面对如此矛盾的人们,我应该说你们的眼泪善良还是矫情呢。
1991年11月23号Freddie因艾滋病离世,在病榻上Queen录制了最后一张唱片《Made In Heaven》,并于1995年发行。事实上九十年代金属乐在摇滚舞台上大势已去,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连音乐也花哨了。不知道从来没用过合成器的Freddie看到现在电子乐大行其道会作何感。2005年Queen的吉他手布莱恩·梅(Brian May)和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重组皇后,携新主唱席卷欧洲乐坛并取得了成功。虽然有媒体指责这只是一场“集体取暖”,但我有幸在互联网上听到的几个演出片断的火热和包容几乎让我落泪——出乎我意料,被Freddie声线娇宠坏耳朵的歌迷们并没有对新主唱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责难,掌声是从头到尾的,响彻全场的,气贯如虹的,真诚的真实的。只是在歌迷要求演绎《Bohemian Rhapsody》时,皇后乐队用银幕上Freddie的录像代替了现场演奏。《Bohemian Rhapsody》是属于Freddie时期的皇后乐队的,事过境迁,只是有一些东西无论是我们还是皇后乐队的成员,永远都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作为芸芸众生中搜肠刮肚企图出头儿的一分子,我只乞求得到Freddie10%的才气,但是我奢望Freddie100%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