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激情
国外有学者提起过,欧洲经典音乐正在西方没落,却在东方重生。这对我们也许是个好消息。邻国日本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之一了,东京的高水平演出常年不断。反观国内,却可以用“混乱不堪”形容。年初就有媒体报道,一位华人音乐家在柏林讲学,偶然看到学校广告墙上一则小广告:“急需去中国演出的乐队队员,从小提琴到打击乐各声部全要,不用考试,指挥是祖克尼克。”这个所谓的指挥只是学过打击乐,并无指挥背景。再上国内网站一看,竟然翻译为德国××国家管弦乐团,要在北京和上海演出,票价高得堪比世界一流乐团。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演出在国内不算少见,因为老外深知我们的心理,麦当劳能在中国火爆,文化洋快餐一样大有销路。
开篇说了些题外话,下面言归正传。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是爱听britpop或indie music的二十岁年轻人,对正襟危坐的音乐厅不大感冒,也不太在乎它的没落与重生。当然,随着苦恼渐多思绪渐乱,我们也会迷上古典音乐,唱片架上不可缺少那些饱含青春气息的乐章: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或是老柴的《天鹅湖》,等等,以及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嘘声四起:俗~~~~)
好吧,众所周知,古今中外的音乐圈里,贝多芬无疑举世闻名长盛不衰。有谁不知道命运敲门的“梆、梆、梆、梆”声?《杀手莱昂》里的Norman警长,在血洗玛蒂尔达家之前他还不忘感叹:“我喜欢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它使我想起了贝多芬。”不过如同大家一谈起莫扎特立刻会想到他的早慧、玩世不恭乃至“拉屎不带屁”的恶俗,每每提到贝多芬,多数人眼前出现的就是他头发杂乱、脸色铁青、目光冷峻的面容。关于贝多芬的故事,广为人知的就是他一怒之下收回了献给拿破仑的乐曲,或是为盲女弹奏月光曲,亦或是那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若是去周四晚上逸夫楼的交响乐欣赏课,听到的也不过“英雄”、“命运”当中立意深刻、庄严肃穆的几个主题。无怪乎有人把Beethoven译作“悲多愤”(信达雅!),他悲天悯人、与权势与命运抗争的形象早就在人们心中定格。贝多芬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高大全”人物。
可但凡艺术家,都是浪漫多情的。即便被尊为“乐圣”,贝多芬也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同样有七情六欲,他性格中不缺少细腻温柔的一面。翻开任何一本有关贝多芬的传记或回忆录,对他罗曼史的记载都占了很大篇幅。贝多芬相貌平平,且缺乏绅士风度,但凭着自己的真诚和才华,他一样掳掠过众多“贝女郎”芳心,有贵族小姐,有他的学生,还有当时的文艺女青年。他的朋友也回忆说,贝多芬在大街上遇到美女必会行注目礼,甚至戴上眼镜仔细端详。然而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却终身未婚。这与他坚毅的性格不无关系,一定要在婚姻大事上追求完美,不像他老爸那样将就。贝多芬的母亲是个厨子的女儿,而且嫁入贝家前已是个寡妇了。老贝多芬好歹是在侯爵门下搞音乐的,有一定地位,但迫于种种原因,还是接受了这桩婚事。贝多芬要是有他父亲一半的包容,也许早就娶妻生子了。而正牌的王公贵族家,基本都看不上他。加之身患耳疾,更成了制约他婚姻的一大因素。贝多芬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打了一辈子光棍。
在那段略带悲剧色彩的罗曼史中,与有贵族背景的特蕾莎小姐订婚,并将这段感情维系了四年,这是贝多芬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恋爱。怎奈他生活作风邋遢、脾气古怪暴躁,放在当今就是个坚定的摇滚愤青,想找一个女“铁托”还成,想娶豪门闺秀肯定没戏。婚是没结成,这四年却成了他感情最稳定、创作热情最高的时期。爱情如此养人,还怕命运多舛?强烈的幸福感让他中断了第五交响曲的创作,转而去记录下那段温馨时光——写下了充满青春气息的第四交响曲。澎湃激昂中带有柔情蜜意,色彩斑斓魅力无穷,“保存了他一生中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罗曼罗兰语)。这就是贝多芬和特蕾莎爱情的结晶,是爱的礼赞。所以,要寻找贝多芬的“青春之歌”,首选当是这部。
贝多芬的感情历程曲折复杂,就不必详述了,毕竟八卦二百年前的艺人不是我们的兴趣。了解贝多芬的最佳途径还是欣赏他的作品。说起伟大的音乐作品,必要谈到与之相对的经典录音。就贝四而言,不得不提起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2004)这位极富个人魅力的伟大指挥。
卡洛斯•克莱伯,乍一看像个拉丁名字,其实他原名叫卡尔•克莱伯。他的父亲艾里希•克莱伯同样是一位著名指挥,因为带有犹太血统,希特勒一上台他就携全家逃到阿根廷避难了。卡尔入乡随俗,就在那里改叫卡洛斯了。二战后回到欧洲,老克莱伯觉得,堂堂音乐家却连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都难以保全,于是不同意儿子再搞音乐,逼他去学了化学。但小克莱伯的音乐天赋无法掩盖,四处拜师学艺,最终还是成了一名指挥大师。
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录音技术飞速进步,音乐界出现了一个录音的黄金时期,大量经典唱片在这段时间诞生。卡拉扬能成为指挥皇帝,也与他当时喜欢尝试各种高科技录音手段是分不开的。但是克莱伯向来不爱录音,所以留下的唱片很少。即便录了,如果他听后不喜欢,还是不允许唱片公司发行。年纪大了以后,他也不再热衷现场演出,能演能不演的一概不演,不得不演的就看心情了,心情不好的话八成会把演出临时取消。卡拉扬去世后,柏林爱乐高价邀请克莱伯出山,这种机会别人求之不得,他却一口回绝。不过也有例外,九七年他就兴致勃勃地指挥了一场并不重要的音乐会,原因是奥迪公司答应以一辆特别定制的A8跑车作为这位车迷指挥家的演出报酬。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这位老顽童的指挥生涯更充满传奇色彩,也引得我辈爱乐者顶礼膜拜。
克莱伯曾说:“我爱阳光和海滩,爱和女孩子谈恋爱。”这倒是有点儿像当年观赏美女的贝多芬。他会因为某位演奏家的高傲而扔下指挥棒,径直离开录音棚;也会因唱片公司违背他意愿出版不完美的唱片而与之分道扬镳。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是和贝多芬相通的。而且,在阿根廷度过的一段少年时光对克莱伯产生了很大影响。南美洲,那是一块多么恣情豪放的大陆,不信就看看学校里新来的委内瑞拉同学。连麦当娜都说过:“我最喜欢和拉丁情人做爱做的事。”南美的生活经历在克莱伯的性格中深深打下烙印,也反映在他潇洒自如而热力四射的指挥风格上。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最富激情的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录音在他的指挥下诞生了:由德国ORFEO公司发行、克莱伯与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在1982年的音乐会实况录音。乐队的演绎浑然天成一泻千里,如布宜诺斯艾利斯明媚的阳光,如拉布拉塔奔流的河水。单说第一乐章,速度之快无出其右,克莱伯在时间上的压缩丝毫未造成细节的丢失,相反,音乐中由暗到明的大幅变化和喷薄而出的情感被发掘得淋漓尽致。克莱伯自己也说,今后怕是再不会有这么精彩的演绎出现了。
这张时长仅三十分钟的CD在亚马逊售价近20美元,贵得有些离谱。考虑到国内各大音像公司的眼光,买引进版也基本没可能了。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虽然高水平演出不多,但只要肯用心,廉价的音像资源还是取之不尽的。我想,大师也会理解我们追求艺术的初衷的。此外,如果你能淘到另一张PHILIPS公司发行、克莱伯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合作的贝多芬四、七交响曲实况DVD,那甭管喜不喜欢都要拿下。原因?这是一次视听的终极体验,你会见到一个“既好听又好看”的克莱伯:高大瘦削,孩童般的活泼可爱以及优雅流畅甚至有些夸张的形体语言。尼采的“酒神精神”,狄厄尼索斯的狂舞,尽在此碟。年过半百的克莱伯,在那半个小时却仿佛回到了二十岁,轻快生动的音乐在他激情澎湃的指挥下高潮迭起。这分明是两位先哲共同献给年轻人的乐章,更是要告诉世人,不必感叹青春已逝激情不在,因为她们一直躲在你心中,等待召唤,从未离开。
开篇说了些题外话,下面言归正传。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是爱听britpop或indie music的二十岁年轻人,对正襟危坐的音乐厅不大感冒,也不太在乎它的没落与重生。当然,随着苦恼渐多思绪渐乱,我们也会迷上古典音乐,唱片架上不可缺少那些饱含青春气息的乐章: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或是老柴的《天鹅湖》,等等,以及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嘘声四起:俗~~~~)
好吧,众所周知,古今中外的音乐圈里,贝多芬无疑举世闻名长盛不衰。有谁不知道命运敲门的“梆、梆、梆、梆”声?《杀手莱昂》里的Norman警长,在血洗玛蒂尔达家之前他还不忘感叹:“我喜欢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它使我想起了贝多芬。”不过如同大家一谈起莫扎特立刻会想到他的早慧、玩世不恭乃至“拉屎不带屁”的恶俗,每每提到贝多芬,多数人眼前出现的就是他头发杂乱、脸色铁青、目光冷峻的面容。关于贝多芬的故事,广为人知的就是他一怒之下收回了献给拿破仑的乐曲,或是为盲女弹奏月光曲,亦或是那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若是去周四晚上逸夫楼的交响乐欣赏课,听到的也不过“英雄”、“命运”当中立意深刻、庄严肃穆的几个主题。无怪乎有人把Beethoven译作“悲多愤”(信达雅!),他悲天悯人、与权势与命运抗争的形象早就在人们心中定格。贝多芬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高大全”人物。
可但凡艺术家,都是浪漫多情的。即便被尊为“乐圣”,贝多芬也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同样有七情六欲,他性格中不缺少细腻温柔的一面。翻开任何一本有关贝多芬的传记或回忆录,对他罗曼史的记载都占了很大篇幅。贝多芬相貌平平,且缺乏绅士风度,但凭着自己的真诚和才华,他一样掳掠过众多“贝女郎”芳心,有贵族小姐,有他的学生,还有当时的文艺女青年。他的朋友也回忆说,贝多芬在大街上遇到美女必会行注目礼,甚至戴上眼镜仔细端详。然而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却终身未婚。这与他坚毅的性格不无关系,一定要在婚姻大事上追求完美,不像他老爸那样将就。贝多芬的母亲是个厨子的女儿,而且嫁入贝家前已是个寡妇了。老贝多芬好歹是在侯爵门下搞音乐的,有一定地位,但迫于种种原因,还是接受了这桩婚事。贝多芬要是有他父亲一半的包容,也许早就娶妻生子了。而正牌的王公贵族家,基本都看不上他。加之身患耳疾,更成了制约他婚姻的一大因素。贝多芬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打了一辈子光棍。
在那段略带悲剧色彩的罗曼史中,与有贵族背景的特蕾莎小姐订婚,并将这段感情维系了四年,这是贝多芬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恋爱。怎奈他生活作风邋遢、脾气古怪暴躁,放在当今就是个坚定的摇滚愤青,想找一个女“铁托”还成,想娶豪门闺秀肯定没戏。婚是没结成,这四年却成了他感情最稳定、创作热情最高的时期。爱情如此养人,还怕命运多舛?强烈的幸福感让他中断了第五交响曲的创作,转而去记录下那段温馨时光——写下了充满青春气息的第四交响曲。澎湃激昂中带有柔情蜜意,色彩斑斓魅力无穷,“保存了他一生中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罗曼罗兰语)。这就是贝多芬和特蕾莎爱情的结晶,是爱的礼赞。所以,要寻找贝多芬的“青春之歌”,首选当是这部。
贝多芬的感情历程曲折复杂,就不必详述了,毕竟八卦二百年前的艺人不是我们的兴趣。了解贝多芬的最佳途径还是欣赏他的作品。说起伟大的音乐作品,必要谈到与之相对的经典录音。就贝四而言,不得不提起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2004)这位极富个人魅力的伟大指挥。
卡洛斯•克莱伯,乍一看像个拉丁名字,其实他原名叫卡尔•克莱伯。他的父亲艾里希•克莱伯同样是一位著名指挥,因为带有犹太血统,希特勒一上台他就携全家逃到阿根廷避难了。卡尔入乡随俗,就在那里改叫卡洛斯了。二战后回到欧洲,老克莱伯觉得,堂堂音乐家却连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都难以保全,于是不同意儿子再搞音乐,逼他去学了化学。但小克莱伯的音乐天赋无法掩盖,四处拜师学艺,最终还是成了一名指挥大师。
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录音技术飞速进步,音乐界出现了一个录音的黄金时期,大量经典唱片在这段时间诞生。卡拉扬能成为指挥皇帝,也与他当时喜欢尝试各种高科技录音手段是分不开的。但是克莱伯向来不爱录音,所以留下的唱片很少。即便录了,如果他听后不喜欢,还是不允许唱片公司发行。年纪大了以后,他也不再热衷现场演出,能演能不演的一概不演,不得不演的就看心情了,心情不好的话八成会把演出临时取消。卡拉扬去世后,柏林爱乐高价邀请克莱伯出山,这种机会别人求之不得,他却一口回绝。不过也有例外,九七年他就兴致勃勃地指挥了一场并不重要的音乐会,原因是奥迪公司答应以一辆特别定制的A8跑车作为这位车迷指挥家的演出报酬。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这位老顽童的指挥生涯更充满传奇色彩,也引得我辈爱乐者顶礼膜拜。
克莱伯曾说:“我爱阳光和海滩,爱和女孩子谈恋爱。”这倒是有点儿像当年观赏美女的贝多芬。他会因为某位演奏家的高傲而扔下指挥棒,径直离开录音棚;也会因唱片公司违背他意愿出版不完美的唱片而与之分道扬镳。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是和贝多芬相通的。而且,在阿根廷度过的一段少年时光对克莱伯产生了很大影响。南美洲,那是一块多么恣情豪放的大陆,不信就看看学校里新来的委内瑞拉同学。连麦当娜都说过:“我最喜欢和拉丁情人做爱做的事。”南美的生活经历在克莱伯的性格中深深打下烙印,也反映在他潇洒自如而热力四射的指挥风格上。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最富激情的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录音在他的指挥下诞生了:由德国ORFEO公司发行、克莱伯与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在1982年的音乐会实况录音。乐队的演绎浑然天成一泻千里,如布宜诺斯艾利斯明媚的阳光,如拉布拉塔奔流的河水。单说第一乐章,速度之快无出其右,克莱伯在时间上的压缩丝毫未造成细节的丢失,相反,音乐中由暗到明的大幅变化和喷薄而出的情感被发掘得淋漓尽致。克莱伯自己也说,今后怕是再不会有这么精彩的演绎出现了。
这张时长仅三十分钟的CD在亚马逊售价近20美元,贵得有些离谱。考虑到国内各大音像公司的眼光,买引进版也基本没可能了。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虽然高水平演出不多,但只要肯用心,廉价的音像资源还是取之不尽的。我想,大师也会理解我们追求艺术的初衷的。此外,如果你能淘到另一张PHILIPS公司发行、克莱伯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合作的贝多芬四、七交响曲实况DVD,那甭管喜不喜欢都要拿下。原因?这是一次视听的终极体验,你会见到一个“既好听又好看”的克莱伯:高大瘦削,孩童般的活泼可爱以及优雅流畅甚至有些夸张的形体语言。尼采的“酒神精神”,狄厄尼索斯的狂舞,尽在此碟。年过半百的克莱伯,在那半个小时却仿佛回到了二十岁,轻快生动的音乐在他激情澎湃的指挥下高潮迭起。这分明是两位先哲共同献给年轻人的乐章,更是要告诉世人,不必感叹青春已逝激情不在,因为她们一直躲在你心中,等待召唤,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