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

我在网上定了一张万晓利的CD,附赠一张他和苏阳乐队的现场演唱DVD。CD还没听呢,DVD已经放了无数遍。我有种感觉,就象多年前流行过的电视剧里的一句话,买了盒大宝搭了瓶旁氏,赚大发了。
那是个上午,阳光挺好,把我照醒了。我想,这么好的天气,一定要干点什么庆祝一下。我决定檫地,然后在选择伴奏音乐时犹豫了半天,最后选了张现场的,就是这张。我觉得现场的气氛好,搭配着檫起地来也有劲。
那天上午我的劳动热情无比高涨,差点把房间来了个大扫除,我一边干活一边吼,骑骡子呀么上高山呀,上高山呀吗望平川那,平川里有那个牡丹的花开鲜……
歌里最喜欢的是《凤凰》和《贤良》。
苏阳说,凤凰是取自花儿的调子——
尕妹妹牡丹啊花园里长
二阿哥是空中的凤啊凰
我悬来呢吗悬去的个没望想
吊死到白牡丹的树啊上
那是站在黄土高坡上吼出来的歌,黄土一望无际,山丘绵延无边,心上的姑娘隔的老远,心里留着这么一个望想,一辈子就这么传唱,几百年千年的苍凉。
真TM太失恋了,太绝望了,太死性了,太……一根筋了。
还是唱《贤良》比较好——
石榴子开花么叶叶子黄呀
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哎嗨伊呀伊得儿喂
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那词绝了,听得我云里雾里的一塌糊涂。苏阳说,这个歌是说父母教育孩子的,这个爹娘都教子学些啥呢?女孩子,一学那贤良的王二姐,二学那开磨房的李三娘。这两个人干嘛的?王二姐月光下站街旁,李三娘开的是那红磨房,怎么听都不象好人。男孩子也学两个人,张二哥的本事吗真正地强,满园子的牵牛花都上了二房——满园子的牵牛一软掉在地上;李大爷的学习吗真正地强,上了一个大学吗上中专——中专里学的是蹦碴碴。
妈的笑死个苍蝇。可是别笑,听听那后边的——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啊
我就是地上的拉拉缨
我说要给你新鲜的花儿
你让我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
后来我到处查字典,网上搜,想知道拉拉缨在植物学上是个什么东东。未果。据说,就是当地一种常见的野草。
可是,我看到了新鲜的花儿,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就在苏阳用宁夏方言唱出来的旋律中,那里面有花儿,数歌调,秦腔的魂儿。
苏阳本人年轻时的经历,几乎是贾樟柯《站台》中故事的翻版。苏阳说他”所有的歌传递的都是关于“乡村的瓦解”,和“变了型的家乡的消息。”
“过去我家住的地方,就是一个纯粹的农村。爸妈是化肥厂的,他们在农田边上建工厂,造化肥,生儿育女。后来慢慢有了河南来的钉鞋的小贩,后来有了个小集市,我还在那个集市上卖过香烟、手套,再后来人越来越多,农田不断后退,那儿修成了一条大马路,叫做同心路。”
在刚出版的《贤良》专辑的扉页,苏阳写下了一段叫做《关于歌唱》的文字:“能发出离人群最近的歌声吗?能在生活中歌唱吗?能让眼泪和笑都在歌唱里更直接吗?……”
多少个日子,我开大了音箱,和苏阳一起吼那些或高亢或悲凉的调子。
不管是肥沃或者贫瘠,这都是真实的泥土里长出来的音乐庄稼。让我想想,想想自己,这个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孩子,这个早早离开了乡村的孩子,有多久没去乡村了,没有走在田埂上,看翠绿的稻浪,闻一闻玉米叶子的味道——
贺兰山下一马平川花落花又开
风儿吹过吹黄了树叶吹老了好少年
这条路它望不到边我走不到头
听那大雁唱呀唱着就唱到了西关外
路上的人啊停车问一声你从哪里来
送走了这个送走了那个说死也不分开
你看那流水不回头夕阳下了山
不知道他们都活在哪里可再也不回来
哎嘿呦伊呦咿呀呦……
那是个上午,阳光挺好,把我照醒了。我想,这么好的天气,一定要干点什么庆祝一下。我决定檫地,然后在选择伴奏音乐时犹豫了半天,最后选了张现场的,就是这张。我觉得现场的气氛好,搭配着檫起地来也有劲。
那天上午我的劳动热情无比高涨,差点把房间来了个大扫除,我一边干活一边吼,骑骡子呀么上高山呀,上高山呀吗望平川那,平川里有那个牡丹的花开鲜……
歌里最喜欢的是《凤凰》和《贤良》。
苏阳说,凤凰是取自花儿的调子——
尕妹妹牡丹啊花园里长
二阿哥是空中的凤啊凰
我悬来呢吗悬去的个没望想
吊死到白牡丹的树啊上
那是站在黄土高坡上吼出来的歌,黄土一望无际,山丘绵延无边,心上的姑娘隔的老远,心里留着这么一个望想,一辈子就这么传唱,几百年千年的苍凉。
真TM太失恋了,太绝望了,太死性了,太……一根筋了。
还是唱《贤良》比较好——
石榴子开花么叶叶子黄呀
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哎嗨伊呀伊得儿喂
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那词绝了,听得我云里雾里的一塌糊涂。苏阳说,这个歌是说父母教育孩子的,这个爹娘都教子学些啥呢?女孩子,一学那贤良的王二姐,二学那开磨房的李三娘。这两个人干嘛的?王二姐月光下站街旁,李三娘开的是那红磨房,怎么听都不象好人。男孩子也学两个人,张二哥的本事吗真正地强,满园子的牵牛花都上了二房——满园子的牵牛一软掉在地上;李大爷的学习吗真正地强,上了一个大学吗上中专——中专里学的是蹦碴碴。
妈的笑死个苍蝇。可是别笑,听听那后边的——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啊
我就是地上的拉拉缨
我说要给你新鲜的花儿
你让我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
后来我到处查字典,网上搜,想知道拉拉缨在植物学上是个什么东东。未果。据说,就是当地一种常见的野草。
可是,我看到了新鲜的花儿,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就在苏阳用宁夏方言唱出来的旋律中,那里面有花儿,数歌调,秦腔的魂儿。
苏阳本人年轻时的经历,几乎是贾樟柯《站台》中故事的翻版。苏阳说他”所有的歌传递的都是关于“乡村的瓦解”,和“变了型的家乡的消息。”
“过去我家住的地方,就是一个纯粹的农村。爸妈是化肥厂的,他们在农田边上建工厂,造化肥,生儿育女。后来慢慢有了河南来的钉鞋的小贩,后来有了个小集市,我还在那个集市上卖过香烟、手套,再后来人越来越多,农田不断后退,那儿修成了一条大马路,叫做同心路。”
在刚出版的《贤良》专辑的扉页,苏阳写下了一段叫做《关于歌唱》的文字:“能发出离人群最近的歌声吗?能在生活中歌唱吗?能让眼泪和笑都在歌唱里更直接吗?……”
多少个日子,我开大了音箱,和苏阳一起吼那些或高亢或悲凉的调子。
不管是肥沃或者贫瘠,这都是真实的泥土里长出来的音乐庄稼。让我想想,想想自己,这个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孩子,这个早早离开了乡村的孩子,有多久没去乡村了,没有走在田埂上,看翠绿的稻浪,闻一闻玉米叶子的味道——
贺兰山下一马平川花落花又开
风儿吹过吹黄了树叶吹老了好少年
这条路它望不到边我走不到头
听那大雁唱呀唱着就唱到了西关外
路上的人啊停车问一声你从哪里来
送走了这个送走了那个说死也不分开
你看那流水不回头夕阳下了山
不知道他们都活在哪里可再也不回来
哎嘿呦伊呦咿呀呦……